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教学设计》所有资源 > 国家开放大学11169,11881《教学设计》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课程号:00910)

国家开放大学11169,11881《教学设计》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课程号:00910)2025年春

下载打印版题库

适用科目:《教学设计》 课程号:00910 试卷号:11169,11881

(点击下列按钮即可跳转对应的题型位置)
[单选] 1. 作为一种特殊的育人环境,它是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和培养人、造就人的社会需要来组织和安排设计的,是各种有形的“硬环境”和无形的“软环境”的综合的是指()。
[单选] 2. 最好将认知理解为个体层次和社会层次之间的动态互动。如果只关注一个层次,并假设其它的都是常态或可以预期的,至少是部分地误解了情境。这是()。
[单选] 3.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用的教学方法没有的是()。
[单选] 4. 在一定理论和经验模式的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情境、教学活动程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合理和优化地处理教与学的各因素关系而采取的工作方式是指()。
[单选] 5. 在某种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智力和体力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一定的了解,判断它们是否具有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使教学活动适合学生的需要和背景的评价方式是指()。
[单选] 6. 在教学设计模式发展的第三阶段,对其起主导作用的是()。
[单选] 7. 在教学设计模式发展的第二阶段,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单选] 8. 在教学活动设计中,对于像“有一些问题并不只有一个答案;虽然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但包含有较难的概念,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考察;或是当情感目标的社会性目标特别重要时”的情况,最好采用()设计。
[单选] 9. 在教学活动后,为把握活动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例如学期末或学年末各科学科的考核、考试等的评价方式是指()。
[单选] 10. 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行为领域包括()5个层次的目标。
[单选] 11. 在霍恩斯坦的教学目标分类学框架中,教学目标被分为()领域。
[单选] 12. 在当代心理学家凯斯提出的与儿童认知加工有效性相关的变化机制中,将个体的心里区域分成储存空间和操作空间。前者是指()。
[单选] 13. 在布卢姆等人看来,教学目标的分类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教育评价、为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变化做出假设、为课程编制服务的一种()。
[单选] 14. 由学习者所在的组织机构内部,将学习者的现状与已经确定的教学目标进行比较,找出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从而鉴别出学习需要的一种方法是指()。
[单选] 15. 用于到现场,获得第一手材料,如亲临教学设计是用现场,通过有目的的观察,了解教学方案的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对观察情况做适当的记录()。
[单选] 16. 以文件夹的形式收藏每一个学生具有的代表性的学习成果和反思报告,可以用来监督学生经常检查他们所完成的工作是指()。
[单选] 17. 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教材内容为主要认识对象,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是指()。
[单选] 18.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和形式进行的学习称为()。
[单选] 19. 依据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关系的描述,则()。
[单选] 20. 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及其综合结果作出科学判定,或给以价值判断,旨在为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提供可靠依据,使教学按照一定的方向和水平,有序的达到既定的目标的是指()。
[单选] 21. 依据教材中的观点,下述选项中正确的是()。
[单选] 22. 依据教材中的观点,教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比较明确的()特点。
[单选] 23. 依据教材中的观点,教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具有比较明确的()特点。
[单选] 24. 一位心理学家认为,在学习者尚未表现出足够的学习动机的情况之下,没有必要推迟学习活动,对于那些学习动机不强的学习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他们尝到学习的甜头,而这有可能产生学习的动机。这位学者是()。
[单选] 25. 一位心理学家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这位学者是()。
[单选] 26. 一个典型的以“教”为中心,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模式是()。
[单选] 27. 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取向适合于作为()的教学目标来使用。特别是作为终极性目标来使用。而如果是上的教学目标,则不适合于采取这种取向。
[单选] 28. 学校教学系统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包括()等四个方面。
[单选] 29. 学习者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功能的形成及其方式随年龄和经验增长而发生变化,它设计人在直觉、记忆、思维、语言等种种功能中的发展变化是指()。
[单选] 30. 新课程标准中的将教学目标划分为: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第二类,();第三类,情感、态度、价值观。
[多选] 1. 注意有以下几种特性()。
[多选] 2. 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实用的教学方法有()。
[多选] 3. 在实施档案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应遵循以下原则,除了()项之外。
[多选] 4. 在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中,()方法适宜于收集情感目标的学习成绩资料。
[多选] 5. 运用多媒体教学设计的步骤有()。
[多选] 6. 影响教师教学艺术发展的外在因素有()。
[多选] 7.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设计研究中容易出现的倾向有
[多选] 8.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要求有()。
[多选] 9. 学习者学习需要的基本方法()。
[多选] 10. 学习结果的评价的方式有()。
[多选] 11. 选择媒体的依据一般有()。
[多选] 12. 选择教学媒体的经验方法主要有()。
[多选] 13. 下列属于教学设计工作一般步骤的是
[多选] 14. 我国新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划分为()。
[多选] 15. 完成教学实施之后,进行教学反思时,不属于对教学资源反思的
[多选] 16. 设计学习活动的不同的观点有()。
[多选] 17.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包括()。
[多选] 18. 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认为可以将知识分为行为水平和内容类型两个维度,其中内容维度包括
[多选] 19.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有()。
[多选] 20. 课外活动的设计的主要原则有()。
[多选] 21. 课堂物质教学环境中,应该怎样设计()。
[多选] 22. 课堂教学用具设计包括()。
[多选] 23. 教学中如何进行档案评价()。
[多选] 24. 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有()。
[多选] 25. 教学设计中选择和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时,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多选] 26. 教学设计者协调与他人关系的能力包括()。
[多选] 27. 教学设计的一般任务是()。
[多选] 28. 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通常包括步骤有()。
[多选] 29.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包括
[多选] 30. 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包括()。
[简答] 1. 中小学常规教学过程的设计包括哪6个环节?
[简答] 2. 在教学设计中选择运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时,有哪些要求?
[简答] 3. 学校教学活动有哪些重要意义?
[简答] 4. 学习需要分析的目的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简答] 5. 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有哪些?
[简答] 6. 行为目标的表述一般要包含哪四个要素?
[简答] 7. 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
[简答] 8.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简答] 9. 现代教学媒体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运用形式?
[简答] 10. 为使课堂教学活动与档案评价挂钩,教师可以采用那些方法?
[简答] 11. 试用设计成果和收集资料有哪些基本步骤?
[简答] 12. 试述多元智能的内容和多元智能评价的五条指导原则?
[简答] 13. 史密斯一雷根教学设计模式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简答] 14. 什么是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
[简答] 15. 设计课堂问答活动有哪些要求?
[简答] 16. 情境性学习方式有哪些特点?
[简答] 17. 普遍性目标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简答] 18. 梅里尔的部分呈现教学设计模式包括哪些内容?
[简答] 19. 李秉德教授把教学方法分为哪5类?
[简答] 20. 课外活动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简答] 21. 课堂自习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简答] 22. 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需要分析的过程包括哪4个基本步骤?
[简答] 23. 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共同特征要素包括哪些?
[简答] 24. 教学情境设计的一般方式有哪几种?
[简答] 25. 教学目标的主要功能包括哪几方面?
[简答] 26. 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有哪些?
[简答] 27. 教学媒体的性质是什么?
[简答] 28. 教学媒体的教学特性有哪些?
[简答] 29. 简述总结性评价是什么?
[简答] 30. 简述制约教师教学艺术发展的内在因素。
[判断] 1. 总结性评价就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或集合中建立基准,然后把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来判断群体中每个成员的相对优劣。
[判断] 2. 主题活动是培养学生互相关心、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等素质的重要途径。
[判断] 3. 中小学常规教学过程设计一般包括六个基本环节。
[判断] 4. 智能是可以发展的,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智能会继续发展。
[判断] 5. 诊断性评价也成为教学前评价或前置评价。一般是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智力和体力,以及情感等状况进行“摸底”,通过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准备状况,判断他们是否具有实现新的教学目标所必需的基本条件,我教学决策提供依据,使教学活动适合学生的需要和背景。
[判断] 6.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散文和小说题材的文章最好能通过活动影像的媒体来讲解,使学生身临其境,加深对人物情节和主题思想的理解是教学媒体中的内容符合原则。
[判断] 7. 在网络教学的设计模式中,个别辅导式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学习者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要比教师单纯教授知识更有效。
[判断] 8. 在教学设计模式发展的第三阶段,对其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
[判断] 9. 在教学设计模式发展的第二阶段,对其产生重要影响的是美学。
[判断] 10.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设计模式中,训练与实习型模式利用学生的竞争获胜心理,激发并不断地强化他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热情。
[判断] 11. 应避免将课外活动作为学科教学的补充形式。
[判断] 12. 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能够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基本上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
[判断] 13. 学校要以学生的一般学习成绩为依据去决定学生能否参加课外小组活动。
[判断] 14. 学习者需要分析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内部参照分析法;二是外部参照分析法。
[判断] 15. 学习需要分析的第一步是整理和分析数据。
[判断] 16. 学习活动方式是学生成绩的主要决定因素。
[判断] 17. 学习动机越强越能推动学习活动。
[判断] 18. 学生需要分析的核心是确定学习者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判断] 19. 选择评价方式,可以采取多种评价的方式,例如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判断] 20. 选择教学媒体的依据的是教学活动内容。
[判断] 21. 虚拟现实是由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而人为生成的一种交互式人工环境。
[判断] 2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任何行为都是由特定环境(或情境)决定的,都是在“刺激-反应”的条件反射中形成的。
[判断] 23. 辛普森的运动技能目标分类体系中,动作技能的目标分为七个层次:知觉;定势;指导下的反应;机制;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
[判断] 24. 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人的认知结构由元成分、操作成分和信息获得成分;3种成分组成,这3种成分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推动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
[判断] 25.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并不是由于认知结构本身的变化所引起的,而是通过原有认知结构的功能的不断激活、工作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以及认知结构间各元素相互作用的熟练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实现的。
[判断] 26. 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在国际上具有极为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一理论至今仍然对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判断] 27. 协作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相比,不利于促进学习者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习者健康情感的形成。
[判断] 28. 小组讨论是为了适合个别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学习进度而设计的教学方法。
[判断] 29.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逻辑抽象,思维不发达,可以较多的使用图片,视频等直观媒体。
[判断] 30. 相对评价就是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或集合之外,把群体中的每一成员的某种指标逐一与基准进行对照,从而判断其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