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
赚积分
充值
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古代汉语(2)》所有资源
>
国家开放大学22391《古代汉语(2)》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课程号:00528)
国家开放大学22391《古代汉语(2)》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课程号:00528)2024年秋
下载打印版题库
适用科目:《古代汉语(2)》 课程号:00528 试卷号:22391
(点击下列按钮即可跳转对应的题型位置)
单选(161)
多选(66)
简答(21)
填空(105)
文言(30)
黑体(101)
词语(24)
加上(9)
标出(5)
[单选]
1. 属于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有()。
[单选]
2. 至()代,词的创作达到了鼎盛时期
[单选]
3. 郑玄的《三礼注》包括()。
[单选]
4. 在人称代词中,表示对称的是()。
[单选]
5. 以下属于排律对仗要求的是()。
[单选]
6. 以下取自地名的词牌名是()
[单选]
7. 以下词句出现一字豆的有()。
[单选]
8. 写词时依据的乐谱,称为()。
[单选]
9. 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聊斋志异·促织》)该句中“若”的词性和含义是()
[单选]
10.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单选]
11.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单选]
12. 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单选]
13.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单选]
14.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单选]
15. 下面关于古文今译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单选]
16. 下面关于“赋”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单选]
17. 下面关于“赋”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单选]
18. 下列属于句尾语气助词的一项是()
[单选]
19. 下列属于感叹句尾语气助词的有()。
[单选]
20. 下列属于“末”的本义用法的是“搴芙蓉兮木末”(
[单选]
21. 下列属于“历()足历王庭。(《报任安书》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隆中对》)。
[单选]
22. 下列学者中不属于注释家的是()
[单选]
23. 下列学者中,不属于汉代学者的是()
[单选]
24. 下列习惯句式中,表示反洁语气的是()。
[单选]
25.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单选]
2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
2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
2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
29.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单选]
30.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加载更多
[多选]
1. 属于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有()。
[多选]
2. 属于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有()。
[多选]
3. 郑玄注的“三礼”包括()。
[多选]
4. 郑玄的(三礼注》包括()。
[多选]
5. 在连词表示的联合关系中,可将联合关系再细分为()。
[多选]
6. 以下词句出现一字豆的有()。
[多选]
7. 以下词句出现一字豆的有()
[多选]
8. 一字豆是把声调为去声的动词或虚词放在三字句或四字句前面,形成词的特殊句法。以下词句出现一字豆现象的有()。
[多选]
9. 邢禺做注解的典籍包括()
[多选]
10. 下面翻译错误的有()。
[多选]
11. 下面翻译错误的有()
[多选]
12. 下列属于句首语气助词的是()
[多选]
13. 下列属于感叹句尾语气助词的有()。
[多选]
14. 下列属于《十三经注疏》的是()。
[多选]
15. 下列属于“历(歴)”的本义用法的是()。
[多选]
16. 下列属于“历(歷)“的本义用法的是()
[多选]
17. 下列属于“历(歴)”的引申义用法的是()。
[多选]
18. 下列选项中存在承前省略现象的是()。
[多选]
19. 下列习惯句式中,可以用来表达反问语气的是()
[多选]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毛遂比至楚”中,“比”指“等到”
[多选]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2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2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27. 下列哪些注解类典籍是在魏晋时期完成的?()
[多选]
28. 下列例句中的“唯,'(惟、维),用作语气助词的有()。
[多选]
29. 下列例句中的“夫”,被用作语气助词的有()
[多选]
30. 下列句子中,属于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有()。
加载更多
[简答]
1. 什么是句读?句读与今天所说的标点有什么不同?
[简答]
2. 什么叫词调、词牌、词谱?
[简答]
3. 请谈谈作为研究者,为什么要对古书注解采取分析批判的态度?
[简答]
4. 请说明古代汉语代词“者”的用法。
[简答]
5. 请举例说明古汉语中“诸”字常用的用法。
[简答]
6. 请举例说明古代汉语“所”字词组常见的几种类型。
[简答]
7. 举例说明何谓“顺接”和“逆接”?
[简答]
8. 举例说明固定结构…….款与……”的用法
[简答]
9. 举例说明“然”字的语法功能有哪些?
[简答]
10. 举例分析标点古文的原则。
[简答]
11. 近体诗与古体诗在押韵上有哪些不同要求?
[简答]
12. 简要说明词与近体诗在用韵、平仄、对仗三个方面的区别。
[简答]
13. 汉代以后注解古书出现了哪些分支?试举例说明。
[简答]
14. 古书注解的体例主要有哪几类?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简答]
15. 古书注解的基本体例有几种?试举例说明。
[简答]
16. 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几种?
[简答]
17. 古今汉语的介词在用法上有哪些不同?请举例说明。
[简答]
18. 古代文体按照语言形式来分,可以分为哪几类?请举例。
[简答]
19. 古代汉语的副词分为哪几类?常用的有哪些?试举例说明。
[简答]
20. 古代汉语成分省略现象中,主语省略包括哪些情况?举例说明。
[简答]
21. 根据语气助词所表达的语气不同,可以将它们分为几类?
加载更多
[填空]
1. 作为系统而全面论述文体的著述是()撰写的()。
[填空]
2. 尊重学生的()地位,重视学生()的教育,现在越来越成为中外教育人士的普遍共识和实践信条。
[填空]
3. 奏议这种文体先秦就已经出现,起初叫作()。后来根据内容又可分为四种,即()、()、()、()。此外还有()、()和(),是奏议的附类
[填空]
4. 属于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有(孟尝君曾待客,夜食。(《史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论》)盘庚不为怨者,改其度。()。
[填空]
5. 郑玄的《三礼注》包括()。
[填空]
6. 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岳阳楼记》属于()类;《欧阳生哀辞》属于()类。
[填空]
7. 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前赤壁赋》属于()类;《汉书。艺文志序》属于()类;《醉翁亭记》属于()类。
[填空]
8. 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过秦论》属于()类;《论积贮疏》属于()类;《陋室铭》属于()类。
[填空]
9. 在姚鼐划分的文体分类中《段太尉逸事状》属于()类;《柳子厚墓志铭》属于()类。
[填空]
10. 在姚鼎划分的文体分类中《岳阳楼记》属于()类;《欧阳生哀辞》属于()类。
[填空]
11. 在姚鼎划分的文体分类中《段太尉逸事状》属于()类;《柳子厚墓志铭》属于()类。
[填空]
12. 在人称代词中,表示对称的是第二人称()。
[填空]
13. 以下词句出现一字豆的有()。
[填空]
14. 序跋和赠序是两类不同的文体。书序放在书前的叫(),放在书后的叫(),又叫()。赠序是由古代()演变来的,到()代才正式形成一种文体。
[填空]
15.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填空]
16. 下面关于“赋”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填空]
17. 下列属于感叹句尾语气助词的有()。
[填空]
18. 下列属于“末”的本义用法的是“搴芙蓉兮木末”()。
[填空]
19. 下列属于“历(歴尸的本义用法的是骈赋是由古赋发展而来的毛遂按剑历阶而上。《毛遂自荐》)足历王庭。(《报任安书》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
[填空]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填空]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空]
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空]
2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空]
24. 下列例句中,加点连词表示递进关系的一项是(公语之故,耳告之悔。()。
[填空]
25. 下列加点连词“而”表示两种行为关系,译为“然后”的一项是(潭西二十五步,当湍叩浚者为鱼梁。()。
[填空]
26. 下列关于“按“的说法正确的是成语“按图索骥”中的“按”指()。
[填空]
27. 下列各句中的“以“,其词性不是介词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郑伯克段于鄢》)先生伏蹶就地,匍匐以进。()。
[填空]
28. 下列各句中的“以“,其词性不是介词的是()。
[填空]
29. 下列各句中的“乃”词,其词性为副词的是(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廷(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填空]
30. 下列词是第二人称代词(尔若乃D汝())。
加载更多
[文言文翻译]
1.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藉,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柳子厚墓志铭》节选)
[文言文翻译]
2. 子贡问政。
[文言文翻译]
3.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
[文言文翻译]
4. 仲尼居,曾子侍。
[文言文翻译]
5.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文言文翻译]
6.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敏则治臣之罪,以肯先帝之灵。若无当德之言,则車攸之、祎、允等之竣,以豎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弩噸I善道,攀緝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剛零,不知所言。
[文言文翻译]
7.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
[文言文翻译]
8. 噫!以兹丘之胜(1),致(2)之沣、镐、鄠、杜,则贵(3)游之士争买者,日(4)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5)州也,农夫、渔夫过而陋(6)之。贾(7)四百,连岁(8)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9)乎?书(10)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选自《钴鉧潭西小丘记》)
[文言文翻译]
9.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鄢、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
[文言文翻译]
10. 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
[文言文翻译]
11.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文言文翻译]
12. 颜 渊 季 路 侍
[文言文翻译]
13.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文言文翻译]
14.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注:加点的重点字词每个1分,共10分;其他语句翻译占10分。
[文言文翻译]
15. 县大夫问政龙门子曰民病久
[文言文翻译]
16. 所 谓 诚 其 意 者 毋 自 欺 也
[文言文翻译]
17. 世之有饥糠,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早,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魄之?兵早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酒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注:加点的重点字词每个1分,共10分:其他语句翻译占10分。
[文言文翻译]
18. 人有福则宫贵至,畜贵至则衣食美,
[文言文翻译]
19.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文言文翻译]
20.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文言文翻译]
21.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
[文言文翻译]
22. 孟 子 日 人 皆 有 不 忍 人 之 心
[文言文翻译]
23. 龙门子论政
[文言文翻译]
24.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
[文言文翻译]
25. 今之君子则不攀,其毒人也谬。其待己也枣。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文言文翻译]
26. 桓公读书于堂上。
[文言文翻译]
27. 公 父 文 伯
[文言文翻译]
28. 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例
[文言文翻译]
29. 陈 灵 公 与 孔 宁 仪 行 父 通 于 夏 姬
[文言文翻译]
30.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人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加载更多
[黑体字意思]
1. 遵,部人,性谨慎,学问不厌。
[黑体字意思]
2. 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
[黑体字意思]
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黑体字意思]
4. 子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黑体字意思]
5.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黑体字意思]
6. 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黑体字意思]
7. 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
[黑体字意思]
8. 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
[黑体字意思]
9. 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
[黑体字意思]
10.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
[黑体字意思]
11.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黑体字意思]
12. 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侧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
[黑体字意思]
13.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龙天下之大贼也。
[黑体字意思]
14.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黑体字意思]
15.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黑体字意思]
16. 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黑体字意思]
17. 以大杖击二十,垂死,@来庭中。
[黑体字意思]
18. 宜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向其病。
[黑体字意思]
19. 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黑体字意思]
20. 巡引六将于前,责以大义斩之,士心益劝。
[黑体字意思]
21. 巡引六将于前,贵以大义斩之,士心益劝。
[黑体字意思]
22. 宣子由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
[黑体字意思]
23. 宣子田子首山。
[黑体字意思]
24. 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
[黑体字意思]
25. 行立有节概,重然诺。
[黑体字意思]
26. 项羽乃疑范曾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黑体字意思]
27. 项羽乃疑范曾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黑体字意思]
28. 相守四十余日,朝廷声问不通。
[黑体字意思]
29. 相如奉璧奏秦王。
[黑体字意思]
30. 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
加载更多
[词语用法]
1. 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
[词语用法]
2. 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词语用法]
3.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
[词语用法]
4. 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词语用法]
5. 一营大噪,尽甲。
[词语用法]
6.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词语用法]
7.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
[词语用法]
8. 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
[词语用法]
9. 太尉笑且人,曰:“杀一老卒,何甲也?”
[词语用法]
10.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词语用法]
11. 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
[词语用法]
12. 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
[词语用法]
13. 秦数败赵军。
[词语用法]
14.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
[词语用法]
15. 柳子载肉于俎,崇酒于觞,追而送之江之浒。
[词语用法]
16.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凛凛也。窃为陛下惜之。
[词语用法]
17. 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察察也。窃为陛下惜之。
[词语用法]
18.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
[词语用法]
19. 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
[词语用法]
20. 今敺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词语用法]
21.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徙而免之。
[词语用法]
22.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词语用法]
23. 怀敌抚远,何招而不至?
[词语用法]
24. 倍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加载更多
[加上标点符号]
1. 子 曰 德 之 不 修 学 之 不 讲 闻 义 不 能 徙 不 善 不 能 改 是 吾 忧 也
[加上标点符号]
2. 一 年 之 计 莫 如 树 谷 十 年 之 计 莫 如 树 林 终 身 之 计 莫 如 树 人一 树 一 获 者 人 也 一 树 十 获 者 木 也 一 树 百 获 者 人 也(《管子•权修》)
[加上标点符号]
3. 项 籍 少 时 学 书 不 成 去 学 剑 又 不 成
[加上标点符号]
4. 世 儒 学 者 好 信 师 而 是 古 以 为 贤 圣 所 言 皆 无 非 专 讲 精 习 不 知 难 问
[加上标点符号]
5. 使 圣 人 预 知 微 能 使 良 医 得 蚤 人 事 则 疾 可 已 身 可 活 也 人 之所 病 病 疾 多 而 医 之 所 病 病 道 少(《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加上标点符号]
6. 齐 宣 王 问 曰 汤 放 桀 武 王 伐 纣 有 诸 孟 子 对 曰 于 传 有 之 曰 臣 弑 其 君 可 乎 曰 贼 仁 者 谓 之 贼 贼 义 者 之 残 残 贼 之 人 谓 之 一 夫 闻 诛 一 夫 纣 矣 未 闻 弑 君 也
[加上标点符号]
7. 夫 功 者 难 成 而 易 败 时 者 难 得 而 易 失 也 时 乎 时 不 再 来 愿 足 下 详 察 之
[加上标点符号]
8. 风 漂 物 者 也 风 之 所 漂 不 避 贵 贱 美 恶 雨 濡 物 者 也 雨 之 所 堕 不 避 小 大 强 弱 风 雨 而 无 私 所 行 无 常 乡 人 虽 遇 漂 濡 而 莫 之 怨 也 故 曰 风 雨 无 乡 而 怨 怒 不 及 也(《管子•形势解》)
[加上标点符号]
9. 陈 亢 问 于 伯 鱼 ① 曰 子 亦 有 异 闻 乎 对 曰 未 也 尝 独 立 鲤 趋 而过 庭 学 诗 乎 对 曰 未 也 不 学 诗 无 以 言 鲤 退 而 学 诗 他 日 又 独 立 鲤 趋 而 过 庭 曰 学 礼 乎 对 曰 未 也 不 学 礼 无 以 立 鲤 退 而 学 礼 闻 斯 二 者 陈 亢 退 而 喜 曰 问 得 三 闻 诗 闻 礼 又 闻 君 子 之 远 其 子 也(《论语•季氏》)
加载更多
[标出平仄]
1. 无题
[标出平仄]
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标出平仄]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标出平仄]
4. 赋得古原草送别
[标出平仄]
5. 春望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