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资源 > 电大资源网2250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国家开放大学期末考试题库(1057)【期末纸考+一平台机考】

电大资源网22508《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国家开放大学期末考试题库(1057)【期末纸考+一平台机考】2024年秋

最近更新:2024-12-31
4498

适用科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指导》 课程号:04862,01747 试卷号:22508

总题量(1057): 单选(179) 多选(100) 简答(116) 论述(6) 名词解释(7) 判断(511) 案例分析(20) 填空(89) 实践题(29)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
下载地址1
39积分
下载附件

附件已包含答案

使用说明:下载的附件为zip压缩包,需解压,解压后PDF文档,已按题目首字首写字母排版整理,直接打印使用。

(点击下列按钮即可跳转对应的题型位置)
[单选] 1. 作品取样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和其同事借鉴表现性评价理论,为3岁到小学5年级儿童研究的成就评估工具。
[单选] 2. 组织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时应当遵循让儿童积极活动的原则、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原则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以及()。
[单选] 3. 主题中的()往往具有两方面的教育价值:一是该活动本身具有教育的作用,可以锻炼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形成稳定的常规;二是与主题内容和目标相结合,在完成生活环节的同时,也承担着主题中的教育作用。
[单选] 4. 重视()的主题设计往往根据内容逻辑,设计好相关的板块,形成相应的小主题,在小主题下根据学习活动、区域活动、生活活动等板块设计,包括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五大领域在内的活动。
[单选] 5. 中班儿童和大班儿童在谈话活动中的最明显的区别是()。
[单选] 6. 在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为幼儿经验的表现提供场景,让幼儿通过操作、实践等方式产生与主题相关的思考和探究问题,激发幼儿对主题相关内容的兴趣,为主题中其他类型活动提供经验基础。
[单选] 7. 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帮助儿童更好地运用语言获得新的经验,这种语言教育属于()。
[单选] 8. 在阅读的过程中,幼儿会因为自己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不同而偏爱图画书中的某一页,这类页面就是()。
[单选] 9. 在语言学习模式中,强调儿童所处的语言环境和交住背景对儿童语言发展的作用的是()。
[单选] 10. 在幼儿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有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模仿能力、情感动机和()。
[判断] 1. 组合关系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判断] 2. 自然观察法是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观察,适用于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研究。
[判断] 3. 专业观察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的一种活动,是观察者运用感觉器官能动地对自然或社会现象进行感知和描述,从而获得有关的事实资料。
[判断] 4. 专门性语言教育是指遵循语言教育规律来组织的学习活动。
[判断] 5. 专门性语言教育的“有计划”集中体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判断] 6. 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以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要特别关注活动质量的提升。
[判断] 7. 注意听并能听得懂是进行谈话的第一步,也是确保谈话能够顺利进行的保证,倾听习惯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倾听的主动性、倾听的行为和回应行为。
[判断] 8. 主题活动中的语言学习内容分布在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和生活各环节中,在主题活动开展和主题活动总结阶段,教师需要进一步了解幼儿对哪个情境的内容更感兴趣,对哪个情境的内容不感兴趣。
[判断] 9. 主题的总结与梳理旨在帮助幼儿回顾主题学习的过程、内容和学习收获,同时也是帮助幼儿教师了解主题活动之后幼儿在在各领域中的学习状态、经验发展水平。
[判断] 10. 重视预设和强调生成两种课程理念的取向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分,而是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案例分析] 1. 在教3~6岁幼儿理解“透明”的词义,就可让幼儿对比观察茶水在玻璃杯中与在瓷杯中,隔杯可见与不可见的现象,从而使其区别透明与不透明,较好地掌握“透明”的词义。
[案例分析] 2. 在给1.5~2岁的儿童讲完龟兔赛跑的故事后,可以问婴儿:“谁赢了?谁输了?”
[案例分析] 3. 幼儿朗读《大卡车》:“大卡车,运货忙,嘀嘀嘀嘀喇叭响,运来一车大苹果,我请大家尝一尝。”
[案例分析] 4. 同样是说与春天有关的内容,在谈话活动中儿童可以随便地谈论“我看到小草发芽了,才露出一点点绿的颜色,嫩嫩的,有一点好闻”。而在讲述活动时,儿童则要根据图片内容说:“春天来丁,冰雪融化了。小草透出了一点点绿色,柳树发出了新芽。春风轻轻地吹过……”
[案例分析] 5. 开学不久,小班王老师就发现,李虎小朋友经常说脏话。
[案例分析] 6. 教师向幼儿呈现一张图片,图片中一只小兔在焦急地奔跑,教师问:“它为什么这么慌张呢?”
[案例分析] 7. 教师向幼儿呈现一张图片,图片中一只小兔在焦急地奔跑,
[案例分析] 8. 故事拓展在《歌声与微笑》的音乐声中离场,带领孩子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案例分析] 9. 儿童的语言从何而来?事件1:小班的浠浠适应能力很强,模仿能力也很强。
[案例分析] 10. [分析题]中班《流星花》活动实录
[实践题] 1. 材料:《洋葱头找朋友》
[实践题] 2. 材料2:孤独的小熊小熊长着圆圆的鼻子,脖子上系着红领结,帅极了。他每天都昂着头,板着脸,很神气的样子。只是,脸上从来没有一点笑。妈妈问他:“小熊,你为什么不笑呀?”小熊说:“我是最漂亮的小熊,……大家笑得好开心。这一回,小熊再也不感到孤独了。 答: 【活动目标】: 1、体验小熊孤独和快乐的情绪,知道微笑在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并发现几种友好交往的方法。 2、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口语表达能力。3、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微笑面对别人。 【活动准备】:PPT,小镜子,动画资料,照相机,活动前准备好关于幼儿生活中的
[实践题] 3. 材料1:中班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材料2.妈妈的最爱)
[实践题] 4. 材料1:中班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材料2. 小鸟的歌在高高的树顶上)
[实践题] 5. 材料1:中班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材料2. 盼盼的树朋友盼盼和树木是好朋友)
[实践题] 6. 材料1:中班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材料2. 孤独的小熊小熊长着圆圆的鼻子)
[实践题] 7. 材料1:中班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材料2. 爱唱歌的大恐龙有一栋很大很大的楼房)
[实践题] 8. 材料1:中班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材料2:小熊冒泡泡)
[实践题] 9. 材料1:中班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材料2:乌龟怪脾气)
[实践题] 10. 材料1:中班儿童语言教育目标(材料2: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