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物权法》资源 > 浙江电大网考5711《物权法》电大期末考试在线终结考机考题库

浙江电大网考5711《物权法》电大期末考试在线终结考机考题库2025年春

最近更新:2021-12-12
872

适用科目:《物权法》 课程号:10774 试卷号:55711

总题量(742): 单选(271) 多选(206) 判断(265)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
下载地址
22积分
下载附件

附件已包含答案

使用说明:下载的附件为zip压缩包,需解压,解压后PDF文档,已按题目首字首写字母排版整理,直接打印使用。

(点击下列按钮即可跳转对应的题型位置)
[单选] 1. 周某以公司债券出质,债券上未进行任何记载。周某按约定将债券交付给质权人。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质押合同生效,但不具有对抗效力
[单选] 2. 质权因下列哪种情况而消灭?()质物灭失
[单选] 3. 治安联防队员甲夜间巡逻时抓到可疑分子乙,怀疑其为小偷,即把其叫进室内讯问。乙否认偷了东西,甲便把乙捆起来吊打,强迫其承认。结果,造成乙重伤。,甲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单选] 4. 赵某教唆李某杀死王某,李某接受唆使后于深夜潜入王家,适逢王某外出未归,李某便将熟睡中的王某的妻子强奸后逃离。本案中,赵某的行为()。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单选] 5. 张三将属于李四的房子作为抵押给王五,王五并不知情且该房屋登记在张三名下,抵押登记已经完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王五若没有重大过失,基于善意取得能够取得抵押权
[单选] 6. 张某将自己的货物质押给刘某,刘某疏于管理,任其日晒雨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张某有权要求刘某妥善保管货物,如刘某拒绝,张某可以解除质押关系
[单选] 7. 张某花费6000元从一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并强行与钟某发生了性关系。对张某的行为应()。以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数罪并罚
[单选] 8. 张某和赵某长期一起赌博。某日两人在工地发生争执,张某推了赵某一把,赵某倒地后后脑勺正好碰到石头上,导致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死亡。关于张某的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单选] 9. 张某多次召集他人秘密商量,意图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统一的的多民族的国家和民族团结。但由于其中一人向国家安全机关自首,张某等人未及实施具体的行为,即被抓获。张某等人的行为属于()。分裂国家罪既遂
[单选] 10. 战时战士小刘因贪生怕死,畏惧战斗,当阵地遭敌人攻击时,躲在掩体内不敢积极还击,其行为构成()。违令作战消极罪
[多选] 1. 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罪刑法定化,罪刑实定化,罪刑明确化
[多选] 2. 重婚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无配偶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他人结婚,已有配偶者与未婚的他人结婚的,事实重婚
[多选] 3. 赵某与梁某成立永立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该公司无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权和签约权。2006年4月期间,赵某与梁某擅自招收和通过他人招收赴马来西亚的出国劳务人员,以旅游的名义骗取出境证件,先后多次组织120余人以旅游的形式出境赴马来西亚非法务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赵某与梁某的行为构成骗取出境证件罪,赵某与梁某的行为构成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本案应以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论处
[多选] 4. 张三意欲使李四在跑步时被车撞死,便劝李四清晨在马路上跑步,李四果真在马路上跑步时被车撞死,张三的行为()。不是刑法上的危害行为,与李四的死亡之间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多选] 5. 张三向李四借款,王五与李四约定以自有房屋担保该笔借款。王五仅将房本交给李四,未按约定办理抵押登记。借款到期后张三无力清唱,王五的房屋被法院另行查封。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李四有权要求王五以房屋的价值为限承担担保义务,李四有权要求王五承担赔偿损失
[多选] 6. 张某偷偷给孙某投放一种精神药物,导致孙某失眠、呕吐、腹泻不已。孙某无法查清病因。此时张某电话告知孙某:“药是我下的,想要解药,给3000元!”孙某为了早日康复便给张某3000元。张某的行为触犯()。故意伤害罪,敲诈勒索罪
[多选] 7. 张某拾得王某的一只小羊拒不归还,李某将小羊从张某羊圈中抱走交给王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张某拾得小样后因占有而取得所有权,张某有权要求王某返还占有,张某有权要求李某返还占有,李某侵犯了张某的占有
[多选] 8. 在以下犯罪形态中,行为人实施了数个行为的有()。连续犯,牵连犯
[多选] 9. 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不同,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特殊性体现为()。范围的特定性,内容的法定性
[多选] 10. 于过失犯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只有实际发生危害结果时,才成立过失犯,认识到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但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意志的,成立过失犯,过失犯的刑事责任一般轻于与之对应的故意犯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