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所有资源 > 在线查看完整版题库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在线查看完整版题库

下载打印版题库

适用科目:《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课程号:02902 试卷号:11358

(点击下列按钮即可跳转对应的题型位置)
[单选] 1. 民族理论学科不仅研究和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在认识这些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正确地解决或处理()的问题。
[单选] 2. 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有()个。
[单选] 3. 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
[单选] 4. 我国少数民族居住的边疆地区与()个国家接壤。
[单选] 5. 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
[单选] 6. 民族(),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的特征,变成其他民族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单选] 7. 私有制社会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是()。
[单选] 8.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先后帮助()个没有文字或文字不完备的少数民族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
[单选] 9. 当今世界,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是()。
[单选] 10. 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做好民族工作,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和()的中心环节。
[单选] 11.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单选] 12. 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单选] 13. 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时期。
[单选] 14. 21世纪新阶段我国的民族工作主题是()。
[单选] 15. 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的问题上。
[单选] 16. 民族同化分为强迫同化与()同化。
[单选] 17. 我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指()。
[单选] 18. 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中的总政策是()。
[单选] 19. 1979年以来,国家己组织北京支援内蒙古、河北支援贵州、江苏支援广西和新疆,山东支援青海,天津支援甘肃,上海支援云南和宁夏,全国支援西藏。后又确定在坚持全国支援西藏的同时,四川、浙江、上海、天津四省市重点支援西藏。这一行动叫做()。
[单选] 20. 我国大陆地区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
[单选] 21. 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的关系。
[单选] 22.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
[单选] 23. 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上。
[单选] 24. 我国少数民族沿用至今的传统文字一共()种。
[单选] 25. 从我国民族风俗习惯改革的历史经验和民族风俗习惯的现状来看,民族风俗习惯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因此,改革的途径和方法要具有()。
[单选] 26. 培养和任用足够数量的少数民族干部,是()和实现民族平等的标志。
[单选] 27. 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的关系。
[单选] 28. 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民族与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
[单选] 29. 民族关系的内容或者叫基本特征,是由民族关系的()决定的。
[单选] 30. 民族平等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
[多选] 1. 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多选] 2. 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包括()。
[多选] 3. 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就是任何宗教都要遵循以下行为准则()。
[多选] 4. 少数民族干部是()。
[多选] 5. 决定了加速发展(包括帮助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的因素主要是()。
[多选] 6. 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
[多选] 7. 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
[多选] 8. 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等内部和外部条件。
[多选] 9. 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
[多选] 10. 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即()。
[多选] 11. 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
[多选] 12. 民族理论()。
[多选] 13. 以下属于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内部和外部条件的是()。
[多选] 14. 以下各项中,属于民族问题的共同特征的有()。
[多选] 15. 民族同化的特点有()。
[多选] 16. ()是我国民族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多选] 17.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结构大体有如下类型()。
[多选] 18. 我国各少数民族文化在历史的积淀、传递和演变中()。
[多选] 19. 民族风俗习惯形成的原因包括()。
[多选] 20. 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这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一些鲜明特点。
[多选] 21. 在鉴别民族风俗习惯时应遵循的原则为()。
[多选] 22. 发展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有()。
[多选] 23. 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
[多选] 24. 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括()。
[多选] 25.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
[多选] 26. 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等基本属性。
[多选] 27. 处理好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
[多选] 28. 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
[多选] 29. 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
[多选] 30.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已形成民族语文的协作机构,著名的有()。
[填空] 1. 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填空] 2.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
[填空] 3. 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运动的一个原则。
[填空] 4. 民族()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填空] 5. 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式扶贫。
[填空] 6. 随着()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填空] 7.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国家的发展、对()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填空] 8. 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的状况,即民族问题。
[填空] 9. 迅速大量地培养()专业人才,是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的希望所在。
[填空] 10. 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
[填空] 11. 民族的分类,以()和()为基本依据。
[填空] 12. 民族发展()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填空] 13. 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问题。
[填空] 14. 当今世界,()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填空] 15. 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科学、()、哲学、()、风俗、节目等。
[填空] 16. 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中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宗法制度、()制度、()制度、封建王公制度、血缘家长制度以及()制度等。
[填空] 17. 民族问题()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填空] 18.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
[填空] 19. 民族()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填空] 20. 民族关系既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填空] 21. 民族问题是随着()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填空] 22.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的权利,也包括管理()的权利。
[填空] 23. 少数民族干部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民族工作中,依靠()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填空] 24.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二是自治机关的()。
[填空] 25. 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以及()。
[填空] 26.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相结合的方针。
[填空] 27. 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并存。
[填空] 28. 民族间()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民族矛盾主要集中在()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关系上。
[填空] 29. 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的、()的经济增长方式。
[填空] 30. 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和()。
[辨析] 1. 社会主义社会
[辨析] 2. 社会主义社会已不存在民族间的不平等现象。
[辨析] 3. 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共有12.4亿多人,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3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1.59%;少数民族人口共1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一千万以上的有一个:壮族。
[辨析] 4. 民族融合,是指部分民族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在特定条件下组合成为新的民族的现象。
[辨析] 5.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鼓励各民族加强文化交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不断提高各民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辨析] 6. 少数民族文化素质对我国目前在民族地区实行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是使之在民族地区深化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辨析] 7. 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需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民族地区乡镇企业。
[辨析] 8.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强调的就是一个内容:保障人们信教的自由。
[辨析] 9. 中国的每个公民都有如何认识民族现象、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
[辨析] 10. 宗教信仰是思想领域里的问题。
[辨析] 11. 发展民族经济是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根本途径。
[辨析] 12. 一个民族中,说不上好坏的一般的风俗习惯,对民族社会生活不起明显的促进或阻碍作用,这种情况被称为民族风俗习惯的混合作用。
[辨析] 13. 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个民族的特性进行研究,取得规律性认识和结论。
[辨析] 14. 社会主义时期是民族语言融合的时期。
[辨析] 15. 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
[辨析] 16. 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所创造的一个重要原则。
[辨析] 17. 我们不能把不同民族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一概纳人民族关系之中。
[辨析] 18. 民族的产生和存在与国家的产生和存在有着密切的联系。
[辨析] 19. 关于民族的定义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
[辨析] 20.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
[辨析] 21.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主要靠国家的帮助。
[辨析] 22. 民族平等团结是我们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体系中的总政策。
[辨析] 23. 党和国家采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此宗教宣传可以在社会上、一般学校中进行,无神论的宣传也可以在寺庙、教堂等宗教活动的场所进行。
[辨析] 24. 民族灭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辨析] 25. 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就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辨析] 2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表现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加快发展经济。
[辨析] 2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是: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
[辨析] 28. 散居少数民族是指居住在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
[辨析] 29. 民族分化,是指一个民族的一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它往往是由民族内部的文化差异造成的。
[辨析] 3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只会给民族关系的发展带来促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