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文论专题》所有资源 > 在线查看完整版题库

文论专题在线查看完整版题库

下载打印版题库

适用科目:《文论专题》 课程号:01544 试卷号:11250

(点击下列按钮即可跳转对应的题型位置)
[单选] 1. 为强调“大美”之自然、本真、天放的独特察性,庄子从比较的角度说到“三籁”之声。其中除了“地籁”、“人籁”还有()。
[单选] 2. 李渔主张戏曲创作要“结构第一”,他提出的开场要提示全剧,“大收煞”即全剧终场要有()。
[单选] 3. 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在本质上、在深层的主题意蕴上,是艺术家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欲望的表达。
[单选] 4. 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工国维的()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单选] 5. 孔子的文艺观是他的“()”思想在文艺方而的鲜明体现。
[单选] 6. 创作论是叶雯《原诗》的理论核心,诗歌创作论大体包括创作主体论、创作对象论和创作方法论。下面()属于主体论范畴。
[单选] 7. 创作论是叶燮《原诗》的理论核心,诗歌创作论大体包括创作主体论、创i炸对象论粗创作方法论。下面()属于创作方法论范畴。
[单选] 8. 在《美学》中,黑格尔将()艺术看作是属于诗的门类下“戏剧体诗”的一个具体类别。“戏剧体诗”除了悲剧之外还有正剧和喜剧,()被看作是时间上最早出现的剧种。
[单选] 9. 克罗齐对直觉的特质所做的概括是:“直觉的知识就是()的知识。”
[单选] 10. 在克罗齐看来,人的心智活动有四种不同类型:()、概念的、经济的和道德的。
[单选] 11. 黑格尔的《美学》是对其“绝对理念”运动到“精神阶段”早期的表现形态的论述。在他看来,“()”(艺术)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初级形式,“善,’(宗教)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中期情状,而“真”(哲学)则是“绝对理念”自我认识的最后完成。
[单选] 12. 王国维美学观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强调美的超功利性,(),宣扬美对生活苦难的解脱性。
[单选] 13. 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上《史记》、《杜工部集》、()、《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
[单选] 14. 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
[单选] 15. 接受美学研究的重点是既往理论所忽视的或不重视的()与作品的关系。
[单选] 16. 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的一种“放大”研究。
[单选] 17. 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琳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说著名
[单选] 18. 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琳有“余味”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说著名。
[单选] 19. 司空图的“韵味说”,提出了一系列卓越的创见,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譬如苏轼的,’()”说就是例证。
[单选] 20. 已经用到,在那里是指()。
[单选] 21. 叶鳖所所指诗人辨别事物“理、事、情“的能力,以及对世界事物是非美丑的识别能力,是“才胆识力“中的()。
[单选] 22. 叶鳖所所指诗人辨别事物“理、事、情“的能力,以及对世界事物是非美丑的识别能力,是“才胆识力“中的()。
[单选] 23. 泰纳对于艺术的研究,试图借助于()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发掘和梳理艺术史料,来揭示决定和支配艺术创造及艺术运动的终极根源。
[单选] 24. 孔子“兴观群怨”中的“观”是就文艺的()作用而言的。
[单选] 25. C.经用到,在那里是指()。
[单选] 26. 弗洛伊德关于艺术的基本看法,也就是对艺术本质的认识,用一句话概括,艺术是艺术家未满足的欲望的()实现。
[单选] 27. “兴观群怨”说作为孔子“诗教”文艺观的代表,呈现出两个相互联系的特点:一是特别看重文艺的社会作用,强调文艺的教化功能;二是这种对文艺教化功能的强调始终建立在遵循文艺的审美规律基础之上,尤其突出艺术的()情感特征。
[单选] 28. 司空图的诗论,特别是《二十四诗品》明显带有()色彩,其思想构成了《二十四诗品》以及司空图整个诗论的主要思想源头。
[单选] 29. 如果我们将()的美学理论看作一个逻辑体系,那么作为其出发点、本体或内核的东西,就是一个简单的定义:“直觉即表现即艺术”。
[单选] 30. 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z意识、前意识、()。
[简答] 1. 理解叶燮的“才胆识力”说,谈谈你对几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简答] 2. 简要榻括金圣叹小说理论中关于人物论的主要思想。
[简答] 3. 怎样理解孔子“兴观群怨“说中的“兴“的含义,它与其他三个层面“观群怨“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简要说明。
[简答] 4. 司空图关于诗歌“韵味”的审美内涵具体表现为“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结合下面提供的王维诗歌的片段,简单阐释司空图的“韵味”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汛》)。
[简答] 5. 简要描述泰纳关于文学三组原素的一般内容。
[简答] 6. 简要说明亚里士多德悲剧定义中关于“完整”的解释。
[简答] 7. 韦勒克、沃伦认为日常语言相对于文学语言来说没有质的差异,但是在量的方面却显现出区别,请简要说明。
[简答] 8. 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这样描述到:作为一个整体,诗艺的产生似乎有两个原因,都与人的天性有关。首先,从孩提时候起人就有摹仿的本能。人和动物的一个区别就在于人最善摹仿,并通过摹仿获得了最初的知识。其次,每个人都能从摹仿的成果中得到快感。可资证明的是,尽管我们在生活中讨庆看到某些实物,比如最讨人嫌的动物形体和尸体,但当我们观看此类物体的极其逼真的艺术再现时,却会产生-种快感。这是因为求知不仅于哲学家,而且对一般人来说都是一件最快乐的事,尽管后者领略此类感觉的能力差一些。因此,人们乐于观看艺术形象,因为通过对作品
[简答] 9. 简要概括金圣叹小说理论关于人物论的主要思想。
[简答] 10. 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哪些“层面?请予以说明。
[简答] 11. 韦勒克·沃伦认为日常语言相对于文学语言来说没有质的差异,但是在量的方面却显现出区别,请简要说明。
[简答] 12. 简要说明刘勰的“通变“说对文章写作有哪些启迪?
[简答] 13. 简要说明刘勰关于文学的发展的几点理论主张。
[简答] 14. “通变”说对文章写作有哪些启迪?
[简答] 15. 怎样看待刘勰关于文学的发展问题?
[简答] 16. 怎样理解庄子的得意忘言?
[简答] 17. 庄子“言不尽意”说到《易传•系辞》、魏晋玄学,由陆机到刘勰、钟嵘,再由司空图到严羽、王士禛,最后到王国维,这一条线索基本是循庄子“言不尽意”说的美学、文论史影响来勾勒的。你怎样看待“言不尽意”?
[简答] 18. 简单说明正变论产生历史背景。
[简答] 19. 韦勒克、沃伦关于评价文学的具体标准有那些内容?
[简答] 20. 简要说明李渔“浅处见才”通俗戏曲观表现在哪些方面?
[简答] 21. 怎样看待刘腮关于文学的发展问题?请简要说明。
[简答] 22. 怎样看待刘勰关于文学的发展问题?请简要说明。
[简答] 23. 简述布瓦洛的诗学原则。
[简答] 24. 简要说明庄子是怎样看待“言”和“意”的关系的。
[简答] 25. 简要说明司空图“韵味”说的内涵。
[简答] 26. 从“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简单理解文学发展的社会动因。
[简答] 27. 简要说明亚里士多德的文艺价值观。
[简答] 28. 简单地说,布瓦洛的“自然”指什么?
[简答] 29. 简要说明泰纳关于科学与艺术对真理的不同认识。
[简答] 30. 你怎样看待“言不尽意”?
[论述] 1. 结合文学的通俗化问题,谈谈李渔的“浅处见才“说给我们的理论启示。
[论述] 2. 谈谈对伊瑟尔关于阅读过程的描述与阐释的理解。
[论述] 3. 金圣叹提出史传和小说在本质特性上有着不同,一个是“以文运事”,
[论述] 4. 教材中关于“本文和读者进行交流活动之基本结构的‘空白”,
[论述] 5. 从下面三段王国维的相关著述,简单分析境界说的理论内涵。
[论述] 6. 谈谈孔子的“兴观群怨“说的基本内涵。
[论述] 7. 与以往的文学理论相比,伊瑟尔的审美反应理论,其创建性和启示意义表现在哪里?
[论述] 8. 怎样从孔子“兴观群怨“说看文艺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论述] 9. 瓦洛所说的“自然“是指什么?怎样看待和认识这些“自然“?
[论述] 10. 请阐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对文艺研究的意义。
[论述] 11. 结合《水浒传》,理解金圣叹的小说“因文生事”说。
[论述] 12. 简单分析王国维境界说的理论内涵。
[论述] 13. 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关于文艺所具有的价值?
[论述] 14. 韦勒克、沃伦认为科学语言与文学语言有哪些区别?
[论述] 15. 布瓦洛所说的“自然”是指什么?怎样看待和认识这些“自然“?
[论述] 16. 孔子的“兴观群怨”说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如何理解文艺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论述] 17. 以古典诗词为例,阐释司空图“韵味”说。
[论述] 18. 叶燮“才胆识力”说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其中“识”与严羽的“识”有何异同?
[论述] 19. 你怎样理解金圣叹的人物性格理论?
[论述] 20. 李渔戏曲理论“浅处见才”说,谈文学的通俗化问题。
[论述] 21. 中国古典意境理论大体经历了怎样一个发展历程?
[论述] 22. 简释黑格尔的悲剧冲突理论。
[论述] 23. 关于文学的发展,泰纳的哪方面认识或理论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请加以说明。
[论述] 24. 列表说明严羽“妙悟”说与克罗齐“直觉”说的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
[论述] 25. 请结合文学作品,谈谈韦勒克、沃伦的文学构成理论。
[论述] 26.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对于“游移视点”、“建立连惯性”、“卷入事件”、“建构意象”中某一个阅读行为的认识。
[论述] 27. 金圣叹提出史传和小说在本质特性上有着不同,一个是“以文运事”,一个是“因文生事”。
[论述] 28. 怎样看待精神分析说对文艺研究的意义?
[论述] 29. 教材十八讲内容所涉及中国文论家、西方文论家的代表人物都是谁?
[论述] 30. 中国文论和西方文论涉及的主要理论观点各举例八种;
[判断] 1. 本能在弗洛伊德既然是人的肉体和精神之一切活动的本体性存在,那么毫无疑问,它必然也是文艺创作活动的最后根源和本质所在。
[判断] 2. 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论语》中。
[判断] 3. “境界”的本质其实就是中国传统诗学所一贯强调的一个核心话题:情景相生及情景交融。
[判断] 4. 接受美学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首先在联邦德国的康斯坦茨崛起、后在欧美迅速扩大影响的一个美学流派。
[判断] 5. 庄子是“道不可言”的首提者,也最直接、明了。
[判断] 6. “兴观群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共同规律,就是在孔子那里主要是针对“用诗”,即发挥文艺社会作用而提出的“兴观群怨”,在后世都逐渐与“作诗”结合起来,使“兴观群怨”不仅成为对文艺社会作用的一种自觉认识,而且成为对文艺创作的一种明确要求。
[判断] 7. “兴观群怨”之“群”,是孔子以“诗教”为特色的文艺观的一个鲜明体现。首先,它鲜明体现了孔子“诗教”的目的在于“仁”。“群”就是人与人相亲相爱,和谐相处。其次,孔子之所以强调“诗可以群”,是因为看到了文艺在使人“群”方面具有独特的审美感染作用。
[判断] 8. 布瓦洛所指的“自然”,不是指客观现实或自然事物,而是指“常情常理”,也就是现实生活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习惯性的东西,也可称作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理性。
[判断] 9. 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有时也称作无意识、下意识)。
[判断] 10. 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比如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以及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等。
[判断] 11. 《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
[判断] 12. 《原诗》问世,是针对此前诗坛的两股思潮而言的。一是明代前、后七子提出的“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义;二是其后公安派和竟陵派提出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个性化创作主张。
[判断] 13. 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并使这一特征在事物中“支配一切”,这就是泰纳对艺术的本质和目的的认识。
[判断] 14. 弗洛伊德提出了在他看来是可靠而有效地弄清艺术家的意图的批评方法──心理分析法。运用心理分析的批评方法,就是通过“解释作品”来揭示艺术家的意图。
[判断] 15. 司空图的诗论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古典意境理论的发展和深化上面。
[判断] 16. 《诗学》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而全面地探讨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的专著。
[判断] 17. 后世文论家在“兴观群怨”说基本精神的影响下,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有关文艺社会作用的命题,比如司马迁的“不平则鸣”说、韩愈的“发愤著书”说等。
[判断] 18. 在庄子看来从微观角度而言人们的思想无法完整地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所以“言不尽意”。
[判断] 19. 泰纳谈道,一个艺术家的生平通常可以分做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青年期与成熟期”,亦为“真情实感的时期”。“第二个时期是墨守成法与衰落的时期”。
[判断] 20. 本能在弗洛伊德既然是人的肉体和精神之一切活动的本体性存在,那么毫无疑问,它必然也是文艺创作活动的最后根源和本质所在。
[判断] 21. 李渔主张戏曲创作要“结构第一”。这里所说的“结构”与现代意义上的“结构”是一样的。
[判断] 22. 弗洛伊德关于艺术的基本看法,也就是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可用一句话作概括表述:艺术是艺术家未满足的欲望的幻想性实现。
[判断] 23. 司空图的诗境特征论就是我们通常简单称谓的“韵味”说,其对后世的影响最大。
[判断] 24. 叶燮的“才胆识力”说,第一次在文论史上较为全面地探讨了诗歌创作主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智积累的特性。所谓“力”即指创作主体运用形象概括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的功力和笔力,以及独树一帜、立一家之言的气魄。
[判断] 25. 《诗的艺术》这部诗体文艺理论著述共一千一百行,分为四章,其中第三章论悲剧、喜剧和长篇叙事诗等主要诗体,在此提出了著名的“三一律”戏剧创作法则。
[判断] 26. 泰纳认为构成艺术品“原素”的,在“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
[判断] 27. 俄国形式主义声称,文学作品是无关于社会、作家乃至于读者的独立自足体,认为文学的“文学性”或“艺术性”仅仅在于它的形式,在于它的语言的审美化、陌生化编排组织。
[判断] 28. 从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日常语言的基本区别中,韦勒克、沃伦指出,可以将“虚构性”、“创造性”、“想象性”看作是“文学的突出特征”。
[判断] 29. 通过对《史记》和《水浒传》两个代表性文本的比较,金圣叹提出了史传和小说在本质特性上的根本不同,即一个是“以文运事”,一个是“因文生事”。
[判断] 30. 《诗的艺术》讨论文艺问题,始终把持和遵循着一个在布瓦洛以及一切理性主义者看来是至高无上的真理标准和实践原则,那就是“理性”。
[填空] 1. ()是叶變诗歌创作方法论的核心,强调创作必需掌握依乎“自然”的“理、事、情”。
[填空] 2. ()说是王国维文艺美学理论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部分,集中体现于《人间词话》中。
[填空] 3. “()”说是孔子关于文艺的社会作用的著名论述,对后世文论的发展影响巨大。
[填空] 4. “()”说是王国维文艺美学理论中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部分,集中体现于《人间词话》中。
[填空] 5. 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
[填空] 6. 博学多才,著述丰厚,在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等诸多学科领域都有卓越的建树,现存著作主要有《逻辑学》、《修辞学》、《形而上学》、《自然科学》、《伦理学》、《政治学》、《诗学》等,是西方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被恩格斯誉为古代“最博学的人”是()。
[填空] 7. 从戏曲自身特点出发,李渔主张戏曲创作要“结构第一”。这里所说的“结构”与现代意义上的“结构”有所不同,涵义要宽,其实即戏曲创作前的总体构想,具体表现为剧本的全局性架构,大体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艺术构思”。关于结构他有四点主张:一是“()”,二是“()”,三是“()”,四是“密针线”。
[填空] 8. 布瓦洛的《诗的艺术》第三章论悲剧、喜剧和长篇叙事诗等主要诗体,在此提出了著名的()
[填空] 9. 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
[填空] 10. 从求美与求真、求善、求利具有根本性区别的认识出发,提出审美活动是超功利、非认识、无目的而合主观目的性、且具有像知识判断一样的普遍有效性的理论的是()。
[填空] 11. 从文学语言与科学语言、日常语言的基本区别中,韦勒克、沃伦将“()”、“创造性”、“想象性”看作是“文学的突出特征”。
[填空] 12. 小说完全拥有了现代品质,应该属于()时代。
[填空] 13. 《诗学》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而全面地探讨美学和文艺理论问题的专著。俄国民主主义文学批评家、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诗学》是第一部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之至前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鲁迅先生则曾将《诗学》与刘勰的《()》相提并论。()
[填空] 14. 《文心雕龙》风格论集中于《体性》篇。依刘勰之意,作家的创作个性包括有才、气、学、()等四个方面的因素。
[填空] 15. 沃尔夫冈&伊瑟尔是接受美学(或审美反应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与姚斯一道曾被人誉为接受美学的()。
[填空] 16. 通过艺术形象的譬喻,引发人的联想,并进而使人领会到某种类似的,深微曲隐的思想感情,从而在精神上受到感染和熏陶,这是()。
[填空] 17. 泰纳是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艺理论家。他出身于律师家庭,自幼表现出长于理性思维的禀赋,老师曾预言他是“为思想而生活()
[填空] 18. 李渔主张戏曲创作要“结构第一”,他提出的开场要提示全剧,“小收煞”即上半部结尾要有(),“大收煞”即全剧终场要有“团圆之趣”。
[填空] 19. 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填空] 20. 为强调“大美”之自然、本真、天放的独特禀性,庄子从比较的角度说到“三籁”之声。其中除了“地籁”、“人籁”还有()。
[填空] 21. 如果我们将()的美学理论看作一个逻辑体系,那么作为其出发点、本体或内核的东西,就是一个简单的定义:“直觉即表现即艺术”。
[填空] 22. 李渔主张戏曲创作要“结构第一”,他提出的开场要提示全剧,“大收煞”即全剧终场要有()。
[填空] 23. 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说的提法,钟嵘则是以“滋味”说著名。
[填空] 24. 创作论是叶燮《原诗》的理论核心,诗歌创作论大体包括创作主体论、创作对象论和创作方法论。下面()属于创作方法论范畴。
[填空] 25. 李渔论及戏曲时说到:“‘机趣’”二字,填词家必不可少。机者,传奇之精神;趣者,传奇之风致。少此二物,则如泥人土马,有生形而无生气。”(《重机趣》)。这里“机趣”所指的是()。
[填空] 26. 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水浒传》、《西厢记》合称为“六子才书”并予以评点、批改,其中尤以《水浒传》、《西厢记》之评点为著名,他的文学理论思想主要就体现在这()和()上。()
[填空] 27. 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
[填空] 28. 《沧浪诗话》最大特色便是以()喻诗。
[填空] 29. 在司空图之前,陆机、刘勰有“()”说的提法,钟嵘更是以“()”说著名。到了司空图这里,他首先继承了前人的理论成果,包括近代王昌龄的“意境”说以及皎然的“取境”说等,在深入总结古典诗歌创作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他对诗歌的“味”作了缜密的研究,谓“文之雅,而诗之难尤难。古今之喻多矣,而愚以为辨于味,而后可以言诗也”(《与李生论诗书》)。他认为“味&rdquo
[填空] 30. 创作论是叶燮《原诗》的理论核心,诗歌创作论大体包括创作主体论、创作对象论和创作方法论。下面()属于主体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