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中医药学概论》所有资源 > 在线查看完整版题库

中医药学概论在线查看完整版题库

下载打印版题库

适用科目:《中医药学概论》 课程号:02565 试卷号:22623

(点击下列按钮即可跳转对应的题型位置)
[单选] 1. 喜则()。
[单选] 2. 四神丸主治()。
[单选] 3. 以胃脘,胁肋胀痛或窜痛,暖气吞酸为辨证要点,证属()。
[单选] 4. 具有补血调经功效,适用于营血虚滞的代表方是()。
[单选] 5. 清热剂的适用范围是()。
[单选] 6. 具有回阳救逆功效的方剂是()。
[单选] 7. 奇恒之腑不包括()。
[单选] 8. 宜后下的药物是()。
[单选] 9. 反应药物作用部位、范围的性能是()。
[单选] 10. 理中丸的组成是()。
[单选] 11. 大出血时突然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甚至晕厥,辨证为()。
[单选] 12. 与痰饮形成关系较小的内脏是()。
[单选] 13. 下列不属于正气的范围是()。
[单选] 14. 下列属于正治法则的是()。
[单选] 15. 菊花的功效是()。
[单选] 16. 牡蛎散的功效是()。
[单选] 17. 以心悸失眠,腰膝痠软,遗精多梦与阴虚见症为辨证要点,证属()。
[单选] 18. 升降浮沉是指()。
[单选] 19. 以心悸证忡,浮肿尿少与虚寒见症为辨证要点,证属()。
[单选] 20. 下列不属于小柴胡汤的组成的是()。
[单选] 21. 具有健脾益气功效,尤其适用手脾胃气虚证的方剂是()。
[单选] 22. 水谷之海是指()。
[单选] 23. 表证寒热的特点是()。
[单选] 24. 肝火犯胃,治宜选用()。
[单选] 25. 症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宜首选()。
[单选] 26. 下列症状不属于实证的表现是()。
[单选] 27. 称为全身根本的脏是()。
[单选] 28. 与骨对应的脏是()。
[单选] 29. 称为“后天之本”的是()。
[单选] 30. 津液的排泄障碍涉及的主要脏有()。
[简答] 1. 举例说明中药炮制的目的。
[简答] 2. 如何理解整体观念?
[简答] 3. 比较心阳虚、脾阳虚和肾阳虚三证。
[简答] 4. 简述升降浮沉的意义。
[简答] 5. 简述方剂中的“汗法”。
[简答] 6. 如何理解三因制宜?
[简答] 7. 简述望神的概念及意义。
[简答] 8. 简述药物配伍关系中“七情”的含义。
[简答] 9. 简述方剂中“清法”的含义
[简答] 10. 如何理解阴阳对立制约,举例说明。
[简答] 11. 简述少神、失神、假神的表现及意义。
[简答] 12. 如何理解阴阳消长平衡,举例说明。
[简答] 13. 如何理解君、臣、佐、使?
[简答] 14. 何为望诊?望诊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简答] 15. 简述生脉饮的药物组成、组方功效及主治病症。
[简答] 16. 简述假神的定义及临床意义。
[简答] 17. 分析常色和病色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简答] 18. 简述中药炮制的目的
[简答] 19. 简述药物归经的意义
[简答] 20. 简述寒证、热证的鉴别要点。
[简答] 21. 简述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简答] 22. 简述舌诊的原理。
[简答] 23. 简述中药汤剂的制作方法。
[简答] 24. 简述表证与里证的鉴别要点。
[简答] 25. 简述植物药采收的一般原则。
[简答] 26. 简述中药不同剂型的服用方法
[简答] 27. 举例说明阴阳对立制约。
[简答] 28. 如何理解望神及其重要意义。
[简答] 29. 举例说明,中药五味的具体作用。
[简答] 30. 举例说明,药物归经的意义。
[判断] 1. 浙贝母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判断] 2.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的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修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判断] 3. 湿性趋上。
[判断] 4. 河南的黄连,广东的党参自古以来都被称为道地药材。
[判断] 5. 薏苡仁具有健脾的功效。
[判断] 6. 中药的归经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
[判断] 7. 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致病邪气的总称。
[判断] 8.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甜五种药味。
[判断] 9. 清热方易伤阳败胃,故不宜过量久服。
[判断] 10. 津液是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器官组织的体液及其正常以及异常的分泌物。
[判断] 11.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脏腑或经络的选择性作用。
[判断] 12. 痰随气而升降,祛痰方中常配伍理气药物,以助化痰。
[判断] 13. 唐代由官府颁布的《新修本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性本草。该书首创药图,并以图经加以说明。
[判断] 14.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
[判断] 15. 金元时期出现了著名的四大医学流派的学术争鸣,医史上称为“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攻下派,李东垣——补土派,朱丹溪——养阴派。
[判断] 16.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
[判断] 17. 浮脉:轻取即得,重按反弱,主表证。
[判断] 18. 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判断] 19. 使君子具有杀虫消积的功效。
[判断] 20. 解表药大多味辛、质轻,药性升浮,主散,有发汗、透邪功能,部分药有透疹、平喘、明目和利咽等功能。
[判断] 21. 化湿药味多辛、苦,性偏温燥,主归脾胃二经,能醒脾化湿,健脾和胃,适用于湿阻中焦(脾胃)证。
[判断] 22. 和法指通过和解与调和,从而改善或消除半表半里、寒热往来、脏腑失和、气血紊乱等病证的一种治疗方法。
[判断] 23. 方剂从属于治法,治法是制方的理论依据。
[判断] 24. 辨证,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
[判断] 25. 反佐药,即降低或消除君臣药的毒性、烈性的药物。
[判断] 26. 《黄帝内经》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
[判断] 27. “十九畏”中丁香畏郁金,硫黄畏朴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