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教育法学》所有资源 > 国家开放大学11152,1883《教育法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课程号:00915)

国家开放大学11152,1883《教育法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课程号:00915)2025年春

下载打印版题库

适用科目:《教育法学》 课程号:00915 试卷号:11152,1883

(点击下列按钮即可跳转对应的题型位置)
[单选] 1.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立法程序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通过、法律的公布。
[单选] 2. 中等教育是在初等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实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
[单选] 3. 职业学校教育与()并举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单选] 4. 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需要的专门知识和()的教育。
[单选] 5. 在教育行政机关所享有的权利中,()是指教育行政主体对违反教育法律规范的被管理者给予制裁的权利。
[单选] 6. 在教育行政机关所享有的权利中,()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在紧急状况下采取措施,防止危害教育事务的结果发生或者扩大的权利。
[单选] 7. 学制系统内的教育机构对完成学制系统内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的受教育者所颁发的文凭,称为()证书。
[单选] 8. 学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各阶段教育为主的()机构。
[单选] 9. 学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各阶段教育为主的()。
[单选] 10. 学校可以为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
[单选] 11. 学校捐赠活动应坚持“自愿”和()的基本原则。
[单选] 12. 学习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法治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学习方法,被称为()
[单选] 13. 学位是指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教育机构授予受教育者个人,表明其所达到相应的专业水平的一种终身的()。
[单选] 14. 学位是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教育机构授予个人的一种终身的()。
[单选] 15. 学位是国家或国家授权的教育机构授予个人的一种终身的(),表明学位获得者所达到的学术或专业技术水平。
[单选] 16. 学生学习行为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之一。
[单选] 17. 学生申诉方式属于()方式。
[单选] 18. 学生的隐私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
[单选] 19. 学生的法律地位是指学生以其权利能力和()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取得的一种主体资格。
[单选] 20. 行政复议可以解释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机关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单选] 21. 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下列哪一部?()。
[单选] 2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
[单选] 23. 下列学习教育法学的基本方法中,是指在分析的基础上,将同一事物或不同事物的某些方面、某些要素或某些侧面加以比较,确定其相同点、不同点和相互的关系或联系,从而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运行规律的学习方法。
[单选] 24. 下列学习教育法学的基本方法中,()是指学习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法治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学习方法。
[单选] 25. 下列行政责任类型中,()不属于行政处分。
[单选] 26. 下列行为中,()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称的“严重不良行为”。
[单选] 27. 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单选] 28. 下列各项中,属于教育法律的是()。
[单选] 29. 下列各项中,因行为或与行为相关的事件对他人的权利造成损害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被称为()责任原则。
[单选] 30. 下列各项中,()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多选] 1. 与社会保险不同,商业保险的基本特点为()。
[多选] 2. 由于制定机关不同,教育法的生效领域也不同。由(),适用于全国范围。但其中明确规定了生效范围的,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生效。
[多选] 3. 以下行为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称的“严重不良行为”。
[多选] 4. 以下行为中,()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称的“严重不良行为”。
[多选] 5. 以下各项中,()属于教育法的渊源。
[多选] 6. 依据现行教育法调整对象的不同,可将教育法体系划分为:()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法、教师法、经费投入法等主要方面。
[多选] 7. 一般而言,人身权包括()、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等多项具体权利。
[多选] 8. 学校在组织捐赠活动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多选] 9. 学校商业保险的基本特点为()。
[多选] 10. 学校教育制度,通常称为学制,或称为学校系统,是指一个国家学校教育的体系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及相互关系的总和。
[多选] 11. 学校对学生的纪律处分可有()等形式。
[多选] 12. 学习教育法学是()的需要。
[多选] 13. 学习教育法学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等。
[多选] 14. 学习教育法学的基本方法包括
[多选] 15. 学生申诉制度具有以下特征()。
[多选] 16. 学生申诉制度的特征主要有()。
[多选] 17. 学生申诉制度的程序主要包括()等环节.
[多选] 18. 学生纪律处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程序正当原则、()。
[多选] 19. 学生的法律地位是指学生以其()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取得的一种主体资格。
[多选] 20. 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作为两种不同的行政救济制度,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选] 21. 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作为两种不同的行政救济制度,其区别主要表现在()。
[多选] 22. 现实生活中,对未成年学生人身权的保护主要集中在对其()的保护等方面。
[多选] 23. 下列机关中,()具有制定教育规章的权限。
[多选] 24. 下列机关中,()具有制定规章的权限。
[多选] 25. 下列各项中,属于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是()。
[多选] 26. 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的设立学校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多选] 27. 下列各项中,学校的()保险属于学校的商业保险范围。
[多选] 28. 下列各项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的学生应履行的义务。
[多选] 29. 下列各项中,()属于学校的商业保险。
[多选] 30. 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
[简答] 1. 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简答] 2. 学校捐赠中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简答] 3. 未成年学生犯罪的成因主要有哪些?
[简答] 4. 如何理解学校的法人地位。
[简答] 5. 如何理解学生“获得公正评价和证书的权利”。
[简答] 6. 如何理解学生“获得公正评价和证书的权利“。
[简答] 7. 如何理解教育行政执法的责权统一原则?
[简答] 8. 如何理解教育法的含义。
[简答] 9. 如何理解家庭教育的义务?
[简答] 10. 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的学生“获得公正评价”和相应证书的权利。
[简答] 11. 教育行政复议的特点有哪些?
[简答] 12. 教育法律义务及其表现形式是什么?
[简答] 13. 简要说明教育行政机关的义务。
[简答] 14. 简要说明教育行政机关的权利
[简答] 15. 简述与教师有关的法律责任。
[简答] 16. 简述义务教育中国家的义务。
[简答] 17. 简述义务教育制度的基本特征。
[简答] 18. 简述学校与学生的教育法律关系。
[简答] 19. 简述学校设立的基本条件。
[简答] 20. 简述学校捐赠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简答] 21. 简述学校捐赠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简答] 22. 简述学校教育权的含义和内容。
[简答] 23. 简述学习教育法学的意义。
[简答] 24. 简述学生申诉制度的含义和程序。
[简答] 25. 简述行政诉讼与行政复议的主要区别。
[简答] 26. 简述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和内容。
[简答] 27. 简述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结构。
[简答] 28. 简述社会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职责和义务。
[简答] 29. 简述社会的教育权利。
[简答] 30. 简述设立学校的基本条件。
[论述] 1. 在义务教育制制度实施过程中,学校应履行哪些义务?
[论述] 2. 应如何认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
[论述] 3. 试述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论述] 4. 试述公民受教育权的发展特点。
[论述] 5. 试举例说明学校为什么不得开除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未成年学生?
[论述] 6. 试结合实际说明学生伤害事故的含义及防范措施。
[论述] 7. 请结合实际说明依法治教的现实意义
[论述] 8. 请结合实际说明学校应如何依法保证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
[论述] 9. 请结合实际说明你对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论述] 10. 请结合实际说明教育法律关系的含义及其特征。
[论述] 11. 请结合实际,说明你对国家教育考试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论述] 12. 请分析应如何加强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保障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论述] 13. 请对未成年学生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进行分析。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是其所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
[论述] 14. 请对未成年学生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进行分析。
[论述] 15. 举例说明学校为什么不得开除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未成年学生?
[论述] 16. 结合实际谈谈依法治教的现实意义。
[论述] 17.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育终身性原则的认识和理解。
[论述] 18. 结合实际说明学校应如何依法保证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
[论述] 19. 结合实际说明你对“教育法律权利和义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论述] 20. 结合实际。说明学校不能随意开除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未成年学生。
[论述] 21. 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学生享有权利的认识。
[论述] 22. 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权利的理解和认识。
[论述] 23. 结合实际,谈谈学生申诉制度的现实意义。
[论述] 24.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育平等性原则的理解和认识。
[论述] 25.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育公共性原则的理解和认识。
[论述] 26.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师专业化的含义与实施的理解和认识。
[论述] 27.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师享有“管理学生权”的理解和认识。
[论述] 28.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教师申诉制度的理解和认识。
[论述] 29.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所规定的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的理解和认识。
[论述] 30.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学校应当履行义务的认识。
[判断] 1. 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判断] 2. 政府规章是指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发布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文件。
[判断] 3. 在教育法制监督中,人民政协监督属于国家监督。
[判断] 4. 在公立学校中,国家是学校财产的唯一的和统→的所有人。
[判断] 5. 依法治教是指教育部门依照国家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来管理教育事业。
[判断] 6. 依法治教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依法对教育行使的领导和管理的权力。
[判断] 7. 要成为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则需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判断] 8. 学校在组织捐赠活动中,应坚持“自愿”、“量力”的基本原则。
[判断] 9. 学校可以为学生参加意外伤害保险担任代理。
[判断] 10. 学校教育权属于国家教育权的范畴,学校教育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不得放弃和转让。
[判断] 11. 学校教育权是指国家赋予学校为实现其办学宗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
[判断] 12. 学校教育权是指国家赋予学校为实现其办学宗旨,独立自主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或资格。其在一定情况下是可以放弃和转让的。
[判断] 13. 学校不能对违纪学生进行罚款。
[判断] 14. 学校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判断] 15. 学校保险属商业保险性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的有关规定,保险双方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签订保险合同。
[判断] 16. 学位证书是学制系统内的教育机构对完成学制系统内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的受教育者所颁发的文凭。
[判断] 17. 学生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注册和参加考试的受教育者。
[判断] 18. 学生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注册和参加考试的受教育者。
[判断] 19. 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教师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
[判断] 20. 学生申诉制度的特点是:法律性、特定性、诉讼性。
[判断] 21. 学生的隐私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判断] 22. 学生的隐私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判断] 23. 学生的肖像权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
[判断] 24. 学生的荣誉属于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
[判断] 25. 相邻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人,在对不动产行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时,相互之间应当给予便利或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判断] 26. 狭义的法律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判断] 27. 无论是教育权主体,还是受教育权主体,在享有法定权利的同时,均应履行法定义务。。
[判断] 28. 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部门规章。
[判断] 29. 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判断] 30. 未成年人“打架斗殴、辱骂他人”的行为,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称的“严重不良行为”。
[案例分析] 1. 肇事司机失误造成学生死亡的事故
[案例分析] 2. 一学校发放毕业证书收费案
[案例分析] 3. 一学校"劝退"20余名中专生
[案例分析] 4. 学校为啥拒收学生
[案例分析] 5. 学校停电造成学生拥挤死伤案
[案例分析] 6. 学校操场围墙倒塌砸伤学生,谁担责?
[案例分析] 7. 学校变成停车场小学生被撞身亡案
[案例分析] 8. 学生因教师不让参加考试而自杀案
[案例分析] 9. 学生未交集资款,学校拒绝其入学案
[案例分析] 10. 学生被老师殴打罚站回家后喝下农药
[案例分析] 11. 学生被教师赶出教室案
[案例分析] 12. 校长儿子办婚礼13所学校停课一天
[案例分析] 13. 小学生鼓乐队被“出租”了
[案例分析] 14. 童童因背不出课文遭老师殴打住院案
[案例分析] 15. 四川高考作弊案14人获刑
[案例分析] 16. 师生课上起争执学生放学后殴打教师案
[案例分析] 17. 上海“毒校服”作孽发人深省
[案例分析] 18. 陕西11名学生煤气中毒致死案
[案例分析] 19. 女中学生状告班主任侵权案
[案例分析] 20. 南昌高考替考事件
[案例分析] 21. 某中学要求新生自带床板上学
[案例分析] 22. 某中学生打伤教师事件
[案例分析] 23. 某学校按成绩分班“差生班“有学生课堂炒菜
[案例分析] 24. 某小学总务处主任一年贪污学生餐费131万
[案例分析] 25. 某小学给差生戴绿领巾称激励其上进
[案例分析] 26. 某小学不接收适龄孩子就近入学
[案例分析] 27. 某厂欲为其新产品在省里获奖而召开庆祝会,为增添喜庆气氛,
[案例分析] 28. 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系农村初二年级学生。
[案例分析] 29. 教学楼立柱倒塌砸死学生柱中没有见到钢筋
[案例分析] 30. 教室天花板脱落砸伤一女生
[填空] 1.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的教育立法程序可分为法律方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通过、法律的分布。
[填空] 2. 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填空] 3. 责原则。根据各国立法现实状况,一般采取归责原则有过错责任原则、严格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
[填空] 4. 在教育法制监督中,国家监督可分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和()的监督。
[填空] 5. 依法治教是指国家机关以及有关机构依照国家关于教育的()来管理教育事业。
[填空] 6. 依法治教是指()及其有关机构依照国家关于教育的法律法规来管理教育事业。
[填空] 7. 学校在组织捐赠活动中,应坚持“自愿”、“()”的基本原则。
[填空] 8. 学校人身保险属商业保险性质,根据《保险法》的有关规定,保险双方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信等基本原则签订保险合同。
[填空] 9. 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填空] 10. 学校教育权是指国家赋予学校为实现其办学宗旨()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权利。
[填空] 11. 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其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机构,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并以此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所取得的主体资格。
[填空] 12. 学校“必须有()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是《教育法》中所规定的设立学校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填空] 13. 学生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注册并由其记录学业档案的受教育者。
[填空] 14. 学生申诉制度是指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教师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依法向()提出申诉,请求处理的制度。
[填空] 15. 学生申诉制度的程序包括()、申诉受理、中诉处理三个环节。
[填空] 16. 学生的法律地位是指学生以其权利能力和()能力在具体法律关系中取得的一 种主体资格。
[填空] 17. 我国教育法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教育法的基本理论,二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三是法律责任与救济。
[填空] 18. 我国教育法的渊源主要包括: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
[填空] 19. 我国教师资格的取得要件为:①国籍要求;②思想道德要求;③()要求;④学历要求或资格考试要求。
[填空] 20.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人员。“
[填空] 21.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人员。”
[填空] 22. 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填空] 23. 我国《教育法》中对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作出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养成良好品德的义务;努力学习的义务;遵守学校管理制度的义务。
[填空] 24. 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人员”。
[填空] 25. 我国()证书包括学历证书和非学历证书两大方面。
[填空] 26. 我国()证书包括学历证书和非学历证书两大方面。
[填空] 27. 受教育权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公民在受教育方面可以作为或不作为,或要求他人为其受教育权而作为或不作为的能力或资格。
[填空] 28. 申诉制度可以分为两种。其中,诉讼上的申诉制度是指当事人或其他公民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重新处理的申诉。
[填空] 29. 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之外的社会组织、团体和文化部门对学生直接和间接地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包括大众传媒教育、校外教育和()教育。
[填空] 30. 社会教育是指()之外的社会组织、团体和文化部门对学生直接和间接地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包括大众传媒教育、校外教育和社区教育。
[辨析] 1. 中小学教师资格一旦取得,将一直保持不变。
[辨析] 2. 学校不能对违纪学生进行罚款。
[辨析] 3. 学校不得以学生学习成绩不佳或违纪为由,劝退或开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
[辨析] 4. 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辨析] 5. 某校规定:“学生入校后严禁携带、使用手机,若发现,一律没收并公开销毁。”
[辨析] 6. 某校初三模拟考试,一些成绩差的孩子被学校劝退。
[辨析] 7. 某小学一年级学生因未按时完成作文,被教师罚其利用周六周日两天时间抄完十篇课文。
[辨析] 8. 某小学班主任将本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和班级排名发到家长微信群里,以示提醒。
[辨析] 9. 某教师罚违纪的小学一年级学生围操场跑20圈,是否违法?
[辨析] 10. 某初二学生的家长让孩子辍学在家包揽家务。
[辨析] 11. 教育行政机关可责令违规招生的学校停止招生。
[辨析] 12. 教育民事法律责任具有补偿性。
[辨析] 13. 教师申诉制度的特点之一是其具有诉讼性。
[辨析] 14. 对那些严重违反学校管理制度、屡教不改的初中生,学校有权予以开除。
[辨析] 15. 当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时,可以依法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辨析] 16. 初中学生的家长是不可以私自查看子女手机上的内容的。
[辨析]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人学资格被顶替权利受到侵害的,可以请求恢复其入学资格”的规定,属于义务性规范。
[辨析]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入学资格被顶替权利受到侵害的,可以请求恢复其入学资格”的规定,属于义务性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