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社会学概论》所有资源 > 国家开放大学11282,27110《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课程号:02354,01315)

国家开放大学11282,27110《社会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课程号:02354,01315)2024年秋

下载打印版题库

适用科目:《社会学概论》 课程号:02354,01315 试卷号:11282,27110

(点击下列按钮即可跳转对应的题型位置)
[单选] 1. 遵循社会既有的规范、经过事先安排而聚集起来的人群是()。
[单选] 2. 最先提出社会整合思想并致力于研究社会整合的是社会学家()。
[单选] 3. 资源缺乏、自然条件恶劣的农村,残病者组成的家庭很可能陷入(长期贫穷)状态。
[单选] 4. 著名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以()概念为基础探讨了现代化的本质。
[单选] 5. 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属于(古典管理理论)。
[单选] 6. 主张人的行为主要源自于外在环境刺激的结果的理论流派是()。
[单选] 7. 中国现代早期著名思想家()所提出的“群学",为中国社会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单选] 8. 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康有为)。
[单选] 9. 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
[单选] 10. 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用行政手段推动的。因此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工作运作模式,称之为
[单选] 11. 中国民间人士发起的环境保护运动属于()。
[单选] 12. 中国对儿童福利方面的立法是
[单选] 13.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
[单选] 14. 制度本身也有一个产生、发展和完善以及不断面临被替代的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
[单选] 15. 政治制度的政府、军队、法庭和监狱等属于()。
[单选] 16. 整合作用是指()
[单选] 17. 在助人过程中,履行保密原则是以遵守()为前提的。
[单选] 18. 在中国学者中,()最早使用“社会学”一词,但他并没有阐述过社会学。
[单选] 19. 在中国现代早期著名思想家中,对社会学贡献最大的是()。
[单选] 20. 在政府的福利政策和公共财政扶持下,在社会资源支持帮助下,依靠社区居民的组织参与,动员社区内在的资源力量,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统称为()。
[单选] 21. 在一种分层结构中,个人的地位是社会预先规定了的,本人不能自由选择,这种分层结构是()。
[单选] 22. 在一个社会的基本分层框架不变的情况下,一些社会成员的阶层地位发生了变化,这属于()。
[单选] 23. 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众,人们生活表现的类型化了的活动形式好特征()
[单选] 24. 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下形成的人们的社会关系,以及与此关系相联系的社会活动的规范体系是()。
[单选] 25. 在小组成熟期,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
[单选] 26.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这一假设属于()
[单选] 27. 在现代化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与现代性因素极为相像,但在实质上却与现代化的要求背道而驰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单选] 28. 在韦伯看来,在所有正式组织中,()组织最为有效,也最适合现代工业社会,是一种理性的社会组织。
[单选] 29. 在韦伯看来,在所有正式组织中,()种理性的社会组织。
[单选] 30. 在社会学奠基时期,孔德、涂尔干的研究传统与韦伯的研究传统开辟出两个相当不同的社会研究路向。一个路向是实证主义方法论,另一个路向是()。
[多选] 1. 尊重案主行使自决权时有一些参考原则,包括下列哪些选项?
[多选] 2. 自然环境是各种自然要素,()植物等复杂的综合体。
[多选] 3.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尤其是1992年实行市场经济走向的改革以来,单位制度发生的重大变化包括()。
[多选] 4. 属于社会资本特征的是()。
[多选] 5. 属于青少年团体活动辅导方法的有()。
[多选] 6. 属于青少年个案辅导方法的有()。
[多选] 7. 中国在贫困救助领域的基本举措包括下列哪些?
[多选] 8.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家庭发生的变迁有()。
[多选] 9. 中国家庭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分为()。
[多选] 10. 中国改革以来社会分层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选] 11. 中国的城乡差异是以下哪三种城乡二元结构叠加的结果?
[多选] 12. 中国当前的城市化仍然面临着()等多重困境,影响了中国城市化的继续推进。
[多选] 13. 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社会分层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选] 14. 制度控制的具体形式主要包括()
[多选] 15. 制度功能从动机与后果的关系来看,可以区分为()。
[多选] 16. 正式控制是使用比较成型、比较正规的规则来约束人们的控制方式包括()
[多选] 17. 在以下()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可以进行家长式干涉。
[多选] 18. 在我国剥削阶级灭亡后,进行阶层分析更能准确地理解()人们之间的关系和矛盾,更能完善地解决有关的社会矛盾。
[多选] 19. 在社会网络研究方面,比较有影响的学者有()。
[多选] 20. 在社会工作方法中,微观社会工作方法包括()?
[多选] 21. 在家庭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22. 在对社会结构的研究上,主要存在的研究视角包括()。
[多选] 23. 再社会化就是在某些重要方面对人的重新社会化,包括以下情形:()
[多选] 24. 与初级社会群体相比较,社会组织特征有()。
[多选] 25. 与初级社会群体相比较,社会组织的特征有()。
[多选] 26. 有计划地社会变迁的客观基础存在于()两个方面?
[多选] 27.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
[多选] 28. 影响家庭变迁的社会因素()
[多选] 29. 应用社会学指将()运用于某一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研究。
[多选] 30. 以下属于正式群体是()。
[简答] 1. 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简答] 2. 中国的单位制度有什么样的独特特征?
[简答] 3. 中国传统婚姻家庭的特征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婚姻家庭制度的进步。
[简答] 4. 中国20世纪50年头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是怎样的?
[简答] 5. 中观层面的社会制度有哪几种含义?
[简答] 6. 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有哪些特点?
[简答] 7. 越轨和犯罪之间是什么关系?
[简答] 8.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是什么?
[简答] 9. 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简答] 10. 引起社会变迁的原因有哪些?
[简答] 11. 引起集体行为的原因是哪些?
[简答] 12. 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与以非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有哪些区别?
[简答] 13. 要成功地实施社会工作,需要经历哪些环节?
[简答] 14. 血缘群体、地缘群体与业缘群体指的是什么?
[简答] 15. 心理分析理论对社会工作有何主要理论贡献?
[简答] 16. 习俗与道德、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简答] 17. 西方社会学产生的背景和科学条件。
[简答] 18.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
[简答] 19. 我国消灭剥削阶级的具体做法。
[简答] 20. 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表现、成因,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及解决的办法。40
[简答] 21.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及改革方向。
[简答] 22. 我国1950年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是怎样的?
[简答] 23. 问题解决模式有哪些基本理论假设?
[简答] 24. 文化丛与文化棋式有何不同?
[简答] 25. 韦伯理论中社会分层的标准有哪些?这些标准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简答] 26. 韦伯的科层制特点及功能分析。
[简答] 27. 为什么在我国要大力发展老人社区照顾?
[简答] 28. 为什么说社会问题阻碍社会发展?
[简答] 29. 为什么说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
[简答] 30. 为什么说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场极其重要的变革?
[论述] 1. 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论述] 2. 小组的发展周期包括哪些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小组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有哪些?
[论述] 3.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
[论述] 4. 谈谈你对中国社会转型中社会结构变迁的理解。
[论述] 5. 试述重要的社会化机构及其作用。
[论述] 6. 试述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迁?
[论述] 7. 试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层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论述] 8. 试述中国的现代化面临哪些问题。
[论述] 9. 试述如何运用系统理论开展家庭社会工作?
[论述] 10. 试述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论述] 11. 试述你对中国社会转型中社会结构变迁的理解。
[论述] 12. 什么是家庭治疗?它的目标和原则是什么?
[论述] 13. 如何理解社会工作中的“助人自助”的特性?
[论述] 14.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
[论述] 15. 如何从“中国经验”的角度来理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点。
[论述] 16. 请举实例说明,谣言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谣言是如何传播开来的?
[论述] 17. 请结合自身体会,谈一谈网络社会有着怎样的内在困境。
[论述] 18. 请结合实例分析当代中因社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
[论述] 19. 请结合案例分析社区工作的实施过程。
[论述] 20. 结合实际分析我国社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论述] 21. 结合实际分析说明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社会行政体制。
[判断] 1. 尊重案主的自决权就是要充分满足案主的一切要求,让案主自己决定一切。
[判断] 2. 最著名的睦邻设施是巴耐特于1884年在伦敦建立的汤恩比馆和亚当斯于1888年在芝加哥建立的霍儿馆。
[判断] 3. 最早的原始人有家庭没有婚姻制度。
[判断] 4. 组织目标是社会组织内部分工合作的基础。
[判断] 5. 助人过程是一个对称的互动过程,双方在信息占有、互动效果等方面都是对称的。
[判断] 6. 重新教育的过程。
[判断] 7. 制度是抽象的,是看得见的、摸得着的。
[判断] 8. 制度控制与组织控制的控制范围是相同的。
[判断] 9. 制度本身也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判断] 10. 直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个案工作一直被认为是唯一的社会工作方法。
[判断] 11. 针对问题儿童的社会工作主要包括预防和矫治两类。
[判断] 12. 增权理论关注于人的基本价值的实现。
[判断] 13. 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在本质上反对将社会工作人员当作施恩者和解放者的角色。
[判断] 14. 在中国第一个讲解社会学的是严复。
[判断] 15. 在性质上,督导双方的关系是自愿和同等地位的工作关系。
[判断] 16. 在社会心理学家看来,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就是社会性。
[判断] 17. 在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中,支持者是社会工作者的首要角色。
[判断] 18. 在群体生活和人的社会活动中,行为规范是无处不在的,这也是人类群体的生物性的证明。
[判断] 19.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得以缩小。
[判断] 20.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规范不可避免地要打上阶级的烙印。
[判断] 21. 在个案工作中,专业关系的建立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判断] 22. 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和有效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应该允许社会成员有更大的社会活动空间。
[判断] 23. 在短期内,制度的兴起和替代是经常性的。
[判断] 24. 在初级群体中某个成员的空缺,可以随意按程序再挑选一个人来顶替,人员是可以不断变更的。
[判断] 25. 在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中,孔德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一术语。
[判断] 26. 与案主建立朋友关系,有利于社会工作者提供助人服务。
[判断] 27. 由于社会工作主要是一种操作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它不一定需要理论的指导。
[判断] 28. 已成为世界社会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判断] 29. 依附理论作为发展中国家社会学研究的一项成果,已成为世界社会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判断] 30. 一个人在一生中职业或社会地位的变化称为代际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