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区域经济学》所有资源 > 国家开放大学《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区域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2024年秋

下载打印版题库

适用科目:《区域经济学》 课程号:99999

(点击下列按钮即可跳转对应的题型位置)
[单选] 1. 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是()。
[单选] 2. 知识经济的核心在于()。
[单选] 3. 在全国经济或者区域经济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增长快.发展质量较高的地区,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发展的主要地区,通常其人均GDP要大大高于全国人均水平。这样的区域被称为()。
[单选] 4. 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一书中提出了()。
[单选] 5. 萧条区是指曾经是发达区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陷入经济危机之中的区域,其通病是:()。
[单选] 6. 下面()项不属于人口移动的规律性。
[单选] 7.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单选] 8. 任何区域的发展都存在着次序,区域发展由自给自足经济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工业化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这是()的理论。
[单选] 9. 区域经济学形成于()。
[单选] 10.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为人们所忽视的经济空间秩序,研究稀有资源的地理分布的科学”。这是()的观点。
[单选] 11. 区域经济发展病的主要症状有:长期经济发展缓慢,长期高失业率,生活水平低,大量人口外迁。经济结构落后是()区域的通病。
[单选] 12. 纳克斯认为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的根本是()。
[单选] 13. 目前,尚无划分工业化阶段的统一标准,工业化进展程度的百分比为()为工业化的第一阶段。
[单选] 14. 目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核心地区。
[单选] 15. 经济结构臃肿.紊乱是()区域的通病。
[单选] 16. 经济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单选] 17. 衡量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最终标准是()。
[单选] 18. 衡量城市化的静态指标是()。
[单选] 19. 关于我国城市化道路选择问题,理论界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下面()不是代表性的观点。
[单选] 20.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
[单选] 21. 对于()国家来说,现代工业总是先集中在少数区域,而余下的空间成为区域上不发达的边缘,空间组织上表现为“二元结构”。
[单选] 22. 对任何一个大国而言,减少贸易利益冲突的根本途径是()。
[单选] 23. 地域生产综合体可分为大经济区综合体,中等范围地域综合体,小范围地域综合体。这是按()标志分类。
[单选] 24. 地域生产综合体按()标志,可分为汽车工业制造型,石油化工型.钢铁冶炼型等。
[单选] 25. 地域生产综合体按()标志,可分为汽车工业制造型,石油化工型.钢铁冶炼型等。
[单选] 26. 不同层次的城市功能不同,但所有的城市都有一些共有的功能,下面()不是城市的共有功能。
[单选] 27. 把整个产业划分为消费资料产业.资本资料产业.其他产业是()的产业分类法。
[单选] 28. ()指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消耗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强度。
[单选] 29. ()以制度因素来标志和命名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即传统经济阶段,工业化初期段,全面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
[单选] 30. ()通过对已往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经验进行总结,以主导产业部门综合体系.制度结构.人类的目标追求等为标准,把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增长划分为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起飞等六个阶段。
[多选] 1. 重点产业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多选] 2. 中科院“高技术开发区研究”课题组对世界各国的高技术开发区作了归纳分类,认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要形式有:()。
[多选] 3. 造成区域企业竞争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多选] 4. 影响集聚规模的因素,主要有:()。
[多选] 5. 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因素等。下面哪些因素属于社会经济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多选] 6. 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城市产业结构的特征?()。
[多选] 7. 确定区域发展战略时,必须考虑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有:()。
[多选] 8. 区域劳动力的质量取决于:()。
[多选] 9. 区域经济中心具有的特征是:()。
[多选] 10. 经济区域划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一般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
[多选] 11. 经济腹地,即经济中心影响和辐射所及的地域范围,具有三个重要的经济特征,即:()。
[多选] 12. 尽管不同层次的城市功能不同,但所有的城市都有的功能有:()。
[多选] 13. 国土资源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
[多选] 14. 国土资源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有:()。
[多选] 15. 根据产业对区位因素要求的指向性不同,可将产业分为:()。
[多选] 16.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管理模式主要有:()。
[多选] 17. 地域生产综合体按专业化方向为标志分类,可分为:()。
[多选] 18. 产业的集聚规模在一定范围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影响地区产业集聚规模的因素主要有:()。
[判断] 1. 自然因素只对农业和矿业布局有影响,对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布局没有影响。
[判断] 2. 在我国原东中西三带的划分中,西部不含海南。
[判断] 3. 意大利的新型工业化地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意大利工业小区发展模式。
[判断] 4. 一个区域是否形成了主导产业,一个简要地衡量指标就是产业专门化率或区位商。
[判断] 5. 一个地区的支柱产业就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
[判断] 6. 一般来说,制造业的区域分工比较明显,旅游业的区域分工不明显。
[判断] 7. 一般来说,对外经济联系较多的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
[判断] 8. 现代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
[判断] 9. 市场开放程度不影响区域分工。
[判断] 10. 人口流动是决定区域分工的动力性基础。
[判断] 11. 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判断] 12. 区域规划的主体包括政府和企业两大类,其中政府是第一主体,企业是第二主体。
[判断] 13. 区域发展是一个主观的过程,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开发过程的主观行为。
[判断] 14. 区位地租是仅仅由于土地的位置差异而出现的超额利润。
[判断] 15. 目前中国政府在积极倡导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对口扶贫工作,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之间形成的辐射是摊饼式辐射。
[判断] 16. 理论上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合理规模,但实践上很难确定最佳城市规模的数量界限。
[判断] 17. 科技型的经济特区其功能在于让外商在区内免税进行商品转运、仓储、分装和贸易。
[判断] 18.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区域是一个具有整体利益的综合体,区域的竞争是在区际收支平衡的基础上的竞争,因而受到竞争法则的支配。
[判断] 19. 解放以来,我国一直是通过计划机制调整区域产业结构。
[判断] 20. 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判断] 21. 工业型经济特区的功能在于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与技术在区内投资设厂,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从国内外采购原材料进行生产,产品全部或大部分出口到国外市场。
[判断] 22. 发挥区域优势的关键在于建立能够充分体现区域优势的区域产业结构。
[判断] 23. 从原则上讲,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建立一个部门齐全的产业体系是领导者的最优抉择。
[判断] 24. 城市是由于社会分工出现非农产业活动而产生、发展的。
[判断] 25. 比较利益学说的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比较成本学说。
[判断] 26. 保税区是国境以外,关境以内的一个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