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所有资源 > 国家开放大学11309,10882《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课程号:02515)

国家开放大学11309,10882《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课程号:02515)2024年秋

下载打印版题库

适用科目:《中国现代文学专题》 课程号:02515 试卷号:11309,10882

(点击下列按钮即可跳转对应的题型位置)
[单选] 1. 作家以自己爷爷、红军时期中共特科成员项与年的生命历程为素材,具有鲜明纪实色彩的作品是()。
[单选] 2. 最能体现“马原体”特征的作品是()。
[单选] 3. 最能代表吴伯箫散文成就的是散文集()。
[单选] 4. 最能代表贾平凹散文成就的是地域风情散文,尤其是与小说同名的()。
[单选] 5. 著名随笔《三八节有感》的作者是()。
[单选] 6. 著名诗歌《爱的供状》100首记叙了诗人“一段绵延了三十二年的恋爱史”。其作者是()。
[单选] 7. 属于秧歌剧的作品是()。
[单选] 8. 属于“左联”作家的是()。
[单选] 9. 主人公以弱国子民的心态,在赴死之前发出“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之呼吁的是郁达夫的小说().
[单选] 10. 中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的翻译,最早的应是1909年周氏兄弟在东京出版的()。
[单选] 11.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部个人诗集是)。
[单选] 12.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
[单选] 13.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开山之作是1894年正式出版的长篇言情小说()。
[单选] 14. 中国诗歌会的主要诗人有蒲风、王亚平、温流和()等。
[单选] 15. 中国话剧正式拉开序幕的标志是1906年成立的社团()。
[单选] 16. 张天翼小说的代表作是描写两代不同特点奴才的()。
[单选] 17. 张洁的关于女性身体和心灵的史诗是写于20世纪末的长卷小说()。
[单选] 18. 张恨水在40年代写了不少社会讽刺小说,代表作品有《八十一梦》和()。
[单选] 19. 张恨水小说中被认为与《红楼梦》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是()。
[单选] 20. 张恨水的成名之作是()。
[单选] 21. 展现了“台湾各阶层同胞的‘乡愁’以及‘无根的一代’、‘流浪的中国人’的飘泊之苦和失根之痛”的《台北人》的作者是()。
[单选] 22. 曾以《骆驼祥子》《月芽儿》《四世同堂》等小说闻名于世的戏剧家是()。
[单选] 23. 曾化名“佟硕之”写作《金庸梁羽生合论》一文的武侠小说家是()。
[单选] 24. 造成祥子的悲剧的客观原因是()。
[单选] 25. 早年以诗名世,中年以梵语文学和印度文化研究驰誉海内外,晚年又以学术文化随笔赢得广大读者的景仰,既精通梵语、巴利语、英语、法语、德语等多种外国语言文字,又涉及学术研究诸多领域,学贯东西,兼知古今,以博通专精著称,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佛学、美学、比较文学、翻译等方面均有建树的老生代散文家是()。
[单选] 26. 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
[单选] 2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使用“幽默”一词的人是()。
[单选] 28.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先后主编或创办过《申报自由谈》《半月》《紫罗兰》《紫兰花片》《乐观》等大型杂志和个人刊物的著名编辑是()。
[单选] 29. 在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曾获得广泛赞誉,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备受推崇,只有一篇小说除外。这篇小说是()。
[单选] 30. 在三四十年代的诗歌创作中,代表了“左翼”诗歌潮流新发展的是()。
[多选] 1. 左翼文学的后起之秀主要有()等。
[多选] 2. 最能代表吴伯箫散文成就的一组回忆延安生活的作品是()等。
[多选] 3. 自1957年下半年开始,许多作家都转向了历史题材,创作有()。
[多选] 4. 注重历史内容与人性探幽的创作倾向,反映先锋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从形式向故事回归的代表主要有苏童的()等。
[多选] 5. 属于无产阶级戏剧运动的是()。
[多选] 6. 周作人著名的“三礼赞”是指()。
[多选] 7. 周作人前期散文中有一部分属于新文学理论建设的文章,如()等。
[多选] 8. 周瘦鹃的散文格调高雅,语言充满着诗意。1949年以后,他在养花种草之余结集出版了散文集等。()等。
[多选] 9. 周瘦鹃的“离别模式”的代表作品是()。
[多选] 10. 中国现代戏剧的三大奠基人通常是拾()。
[多选] 11.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代女性文学作家主要有庐隐、石评梅、冯沅君和()等。
[多选] 12. 中国武侠小说的四大流派是以李寿民《蜀山剑侠传》等为代表的“剑仙派”和()等。
[多选] 13. 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第一个高潮期中涌现出的表现农业合作化的话剧主要有()等。
[多选] 14. 中国当代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的经典作品主要有赵树理、孙犁、周立波的()等。
[多选] 15. 赵树理的成就最值得称道,他的()等,都在当时的解放区广为流传,真正做到了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多选] 16. 张资平的早期小说,多从日本留学时期接触的年轻女性的心理写起,主要有()等。
[多选] 17. 张洁探讨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处境以及尴尬的心理体验和人生感悟的作品主要有《爱,是不能忘记的》和()等。
[多选] 18. 张洁的散文题材丰富,视域广阔,主要有()等。
[多选] 19. 张恨水是中国文学史上写抗战小说最多的作家。他写了数十部抗战小说,其代表作品有《弯弓集》《前线的安徽,安徽的前线》()等。
[多选] 20. 张恨水的社会言情小说主要有()等
[多选] 21. 张恨水的“社会言情小说”主要有()等。
[多选] 22. 张大春的主要作品有()等。
[多选] 23. 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征是()。
[多选] 24. 张爱玲的创作特点是()。
[多选] 25. 张爱玲的“上海传奇”系列小说主要有《封锁》和()等。
[多选] 26. 在臧克家的诗歌创作历程中,写就了一系列关注现实生活、体现大时代精神的“泥土的歌”,如《炭鬼》《神女》《歇午工》()等。
[多选] 27. 在新秧歌运动中涌现的秧歌剧主要有()等。
[多选] 28. 在新时期的文坛上,聚集着一批德高望重的老作家,其中,艺术家兼作家主要有吴冠中和()等。
[多选] 29. 在现代诗派的聚合、流变过程中的三个非常重要诗人是()。
[多选] 30. 在铁凝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玫瑰门》中,三位重要的女性是()等。
[简答] 1. 左翼创作的转变,为什么说“大致可以以1933年为分割”?
[简答] 2. 赵树理对中国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叙述技巧、表现手法进行了扬弃和改造,创造了一种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简答] 3. 张天翼、沙汀、艾芜等左联新秀在哪些方面注意吸取了初期左翼创作的经验和教训?
[简答] 4. 臧克家在诗歌理想和艺术上,与新月诗派、现代派和中国诗歌会诗人有什么不同?
[简答] 5. 在三、四十年代中国剧坛上,夏衍是一位具有朴素、洗练、深沉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剧作家。请简要说明夏衍剧作的契诃夫意味。
[简答] 6. 在漫长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广大、最普通的农民形象一直付之阙如。
[简答] 7. 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这两部小说中,鲁迅是如何把自己一分为二,用“我”的目光审视另一个自我的?
[简答] 8. 以《雷雨》《日出》《北京人》为例,简要说明曹禺在戏剧结构和戏剧风格上的变化。
[简答] 9. 叶紫与30年代其他农村题材作家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简答] 10. 徐志摩诗歌追求的理想是什么?请举例说明他是如何表现对理想的追求的。
[简答] 11. 徐志摩的诗歌在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几类?这几类诗歌创作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
[简答] 12. 新文学初期的小说为什么多是问题小说?
[简答] 13. 现代通俗文学的发展大致上可分“晚清文学时期”、“鸳鸯蝴蝶派时期”、“市场化时期”和“新生代时期”四个阶段。请简要说明这四个阶段的大致时间和主要特点。
[简答] 14. 闻一多在《诗镌》第七期上发表了诗论《诗的格律》,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请简要说明闻一多“三美”主张的主要内容。
[简答] 15. 闻一多提出的“三美”主张是“早期新月诗派”的重要理论纲领。请简要说明“三美”主张的主要内容。
[简答] 16. 闻一多诗歌艺术特点
[简答] 17. 文学革命具有哪些历史意义?
[简答] 18. 文学革命的意义
[简答] 19. 为什么说殷夫是三十年代最重要的政治抒情诗人?
[简答] 20. 为什么说现代文学发生期是从1917年到1920年?
[简答] 21. 为什么说吴荪甫是我国三十年代初期民族资本家的典型?意义是什么?
[简答] 22. 为什么说《潘先生在难中》是叶绍钧小说的代表作?
[简答] 23. 为什么说“乡土文学”作家,“无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鲁迅的影响”?
[简答] 24.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什么?
[简答] 25. 田汉早期的剧作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简答] 26. 孙犁小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简答] 27. 试说明胡适、周作人新文学观的异同。
[简答] 28. 莎菲形象的“现代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简答] 29. 请以冰心、许地山、王统照小说为例,简要说明文学研究会作家小说创作的变化过程。
[简答] 30. 请举例说明朱自清散文的主要风格特点。
[判断] 1.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作家之一。
[判断] 2. 朱自清等人组织了“五四”文学革命中的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
[判断] 3. 周作人在《新潮》发表的《人的文学》一文,在当时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判断] 4.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分为三部。
[判断] 5. 郑振铎、沈雁冰、许地山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判断] 6. 真实性是夏衍现实主义戏剧艺术的基本特征。
[判断] 7. 赵树理的小说注意故事性,环环相扣,有头有尾。
[判断] 8. 赵树理的小说又称“问题小说”。
[判断] 9. 张恨水的《八十一梦》是对社会剖析和世情讽刺。
[判断] 10. 张爱玲小说的题材被称为“传奇”题材。
[判断] 11. 张爱玲的小说具有强烈的悲剧意识。
[判断] 12. 张爱玲的小说被称为“学人小说”。
[判断] 13. 在诗歌形式上,《女神》是自由体诗的一个高峰,为诗歌的革新和创造树立了榜样。
[判断] 14. 在郭沫若《晨安》《光海》等诗中,大自然被充分的人化了。
[判断] 15. 在创作方法上,文学研究会强调现实主义。
[判断] 16. 袁水拍的《马凡陀的山歌》属于政治讽刺诗。
[判断] 17. 郁达夫以及创造社的同人都是以内心情感的表现作为主要的写作方法。
[判断] 18. 语丝社的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判断] 19. 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形成于解放区。
[判断] 20. 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陈瘦竹的《春雷》沙汀的《淘金记》都属于抗战题材的小说。
[判断] 21. 许地山后期小说改变了早期小说的浪漫倾向,走上了切实的现实主义道路。
[判断] 22. 夏衍的《香稻米》描写“谷贱伤民”“丰收成灾”。
[判断] 23. 戏剧界所说的“南田北熊”中的“熊”指的是熊佛西。
[判断] 24. 奚大是小说《山雨》中的人物形象,他是个安分、憨直的小商人。
[判断] 25. 五四新文学中以农民、平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了旧文学主人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判断] 26. 五四时期,刘半农、钱玄同在《新青年》上演了“双簧信”以支持陈独秀“文学革命”的主张。
[判断] 27. 闻一多提出诗歌的“三美”理论是在《诗的格律》一文中。
[判断] 28. 闻一多被朱自清誉为“五四”时期“惟一的爱国诗人”。
[判断] 29. 提出诗仅仅是“个人灵感的记录”,是“一种抒情的推敲,字句的玩意儿”的诗人是冯至。
[判断] 30. 水族系列小说的作者是张爱玲。
[填空] 1. 作家()一在小说中塑造了水生嫂、吴召儿、秀梅等可敬可爱、光辉照人的女性形象。
[填空] 2. 作家()的第一部小说集《南行记》,描写了作者早年漂泊于云南边境和缅甸时的所见所闻,塑造了各种流民形象,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填空] 3. 左翼小说的最高成就是以茅盾的《》代表的“社会剖析小说”。
[填空] 4. 左翼文学、()文学和海派(新感觉派)文学各具特点,也各自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在30年代的文坛上形成了三足鼎立局面。
[填空] 5. 最能代表贾平凹散文成就的是《无味巷》《黄土高原》《入川小记》等地域风情散文,尤其是与小说同名的《》。
[填空] 6. 最能代表()散文成就的是散文集《北极星》中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歌声》《窑洞风景》等一组回忆延安生活的作品。
[填空] 7. 宗璞的《我是谁》,戴厚英的《人啊,人》,()的《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有存在主题的书写。
[填空] 8. 宗白华写作小诗的直接渊源是()的影响。
[填空] 9. 自五四时期开始,现代白话散文被正式赋予抒情或写景的文学意蕴,是叙事与抒情的美文,成为与小说、诗歌、()并驾齐驱的一种文学体裁。
[填空] 10. 自五四时期开始,现代白话散文被正式赋予“抒情或写景”的文学意蕴,是“叙事与抒情”的美文,成为与小说、()、戏剧并驾齐驱的一种文学体裁。
[填空] 11. 着力于乡土文学创作,却走若诗意化道路的是(),小说代表作有《竹林的故事》《桥》》桃园》。
[填空] 12. 周作人在为文学社团()起草的宣言中说:“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者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强调文学要“为人生”,要有益于世道人心.
[填空] 13. 周作人在为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起草的宣言中说:“将文艺当作高兴时的游戏,或者失意时的消遣的时候,现在已经过去了。我们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强调文学要“()”,要有益于世道人心。
[填空] 14. 周作人散文写作的中期,标志性文章是发表于()年的《闭户读书论》。
[填空] 15. 周作人的短论《美文》,阐明了文艺性散文的文类品格,是新文学初期散文理论的重要标志。
[填空] 16. 周作人的《》语言质朴洗炼,对话富有戏剧性,被胡适评为“新诗中第一首杰作“。
[填空] 17. 周扬称赞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语》和《李家庄的变迁)是“三輛农村中发生的伟大变革的庄严美妙的图画”。
[填空] 18. 周瘦鹃最有名的诗歌是《爱的供状》100首,记叙了他“一段绵延了32年的恋爱史”。
[填空] 19. 周瘦鹃最有名的诗歌是()100首,记叙了他“一段绵延了32年的恋爱史”。
[填空] 20. 周立波的《》和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同被称为“土改小说”代表作。
[填空] 21. 中篇小说《海滨故人》是()的代表作,写露沙等五个女大学生,到海滨度假时有过的一段快乐时光。
[填空] 22. 中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的翻译,最早的应是1909年周氏兄弟在东京出版的()的小集。
[填空] 23.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这个概念的出现,开始于30年代关于“京派”和“海派”的著名论争,并与()直接相关。
[填空] 24.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30年代”并不是指历史学意义上的1930年至1939年,而是特指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即()年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至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之前的十年。
[填空] 25. 中国话剧正式拉开序幕的标志是1906年成立的社团()。
[填空] 26. 真正代表左翼小说最高成就的是以()《子夜》为标志的“社会剖析小说”。
[填空] 27. 哲地位,这位诗人是()。
[填空] 28. 赵树理的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二诸葛、三仙姑等蒙昧落后的老一代农民形象。
[填空] 29. 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马烽的《一架弹花机》()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填空] 30. 张恨水小说中被认为与《红楼梦》有诸多相似之处的是()。
[材料分析题] 1. 在同时代作家们争先表现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出走”时,鲁迅先生带着新文化运动退潮后的困惑和凄迷,率先对曾经勇猛抗争的知识分子进行了冷峻的剖析和反思。请结合具体的知识分子形象,分析鲁迅先生诗如何审视知识分子的心灵的。
[材料分析题] 2. 在鲁迅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冷峻彻骨的自审。比如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这两部小说中,鲁迅都是把自己一分为二,用“我”的目光审视另一个自我。请问,你是如何看待和理解鲁迅这种自审的?
[材料分析题] 3.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学评论者分析阿Q与革命的关系时,常将重点放在他身上所体现的革命的积极性上,然而鲁迅先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并非如此直观和简单。请结合作品中的具体内容,分析阿Q身上潜藏的对革命和社会的危害。
[材料分析题] 4. 郁达夫的《沉沦》发表后,被守旧者视为“海淫”“放荡”,甚至被认为是“蒙着新文艺外衣的肉麻猥裘的小说”,但是在当时却得到青年一代的热读和追随。请结合作品中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材料分析题] 5. 下列分别是戴望舒的诗歌《雨巷》《我底记忆》的节选,请结合文本,分析这两首诗歌在格律、意象、抒情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并谈谈你更喜欢哪一首以及理由。
[材料分析题] 6. 吴荪甫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家的典型。
[材料分析题] 7. 沈从文在小说创作中,对都市中的现代文明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批判,精心建造了一个美好的湘西世界,在小说的抒情诗手法和田园诗风格方面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因而成为了京派的领袖人物。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的看法和认识。
[材料分析题] 8. 沈从文竭力维护文学的纯粹性和严肃性,坚决反对文学的党派性和商业性,是现代文人传统理想的代表者。
[材料分析题] 9. 沈从文的小说大体上分为“都市”和“湘西”两大题材。请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沈从文是如何通过“城乡的对照”来表现其文学理想的。
[材料分析题] 10. 如果说《蚀》《虹》和《三人行》等都具有初期左翼创作浪漫谛克的某些特点,那么,1933年前夕完成的《林家铺子》《春蚕》和《子夜》等却表现出鲜明而冷峻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林家铺子》描述了“一二八”战争前后上海附近小市镇上林家的小百货店从兴隆到倒闭的全过程,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清晰分析。
[材料分析题] 11. 人们通常将欧阳予倩、田汉和洪深称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三大奠基人。欧阳予倩毕生致力于新兴话剧运动的倡导和表演,被称作是“春柳社的台柱,民众剧社的主干,戏剧协社的灵魂,南国社的导师”,为中国话剧的奠基和推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材料分析题] 12. 你怎么看鲁迅《狂人曰记》中的文言“小序“?
[材料分析题] 13. 茅盾的“《蚀》三部曲”,描写一批时代新女性在大革命中的曲折过程,体现了作者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中国革命复杂性的独特认识,是茅盾写得最率真自然的小说,也首开“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先河的小说。
[材料分析题] 14. 抗战开始后,艾青怀着“成为真的代表中国人民的呼声”的雄心壮志,投身到了伟大的民族解放的时代洪流之中,开始了漫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材料分析题] 15. 京派小说与京味小说有无区别?为什么?
[材料分析题] 16. 蒋光慈既是最早提倡并创作革命文学的作家,也是初期左翼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
[材料分析题] 17. 分析潘先生的形象
[材料分析题] 18. 当同时代的作家们在争先表现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和“出走”时,鲁迅先生带着新文化运动退潮后的困惑和凄迷,率先对曾经勇猛抗争的知识分子进行了冷峻的剖析和反思。
[材料分析题] 19. 阿Q这样的乡村流氓无产者对革命的危害性,在鲁迅笔下只是一种潜藏的威胁,却被他不幸而言中。
[材料分析题] 20. 《雨巷》大约完成于1927年夏天,最初发表于1928年8月出版的《小说月报》19卷8号。
[材料分析题] 21. 《秋河》《茫茫夜》《秋柳》和《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沉沦》中所描写的“偷窥”“手淫”“宿娼”等“大逆不道”的行为之外,又加入了同性恋、虐恋和乱伦的因素,对于病态心理的描写似乎成为了郁达夫小说的重要特征。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材料分析题] 22. 《雷雨》中的人物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永久生命力的形象。其关键就在于作者不是平面、概念地塑造形象,而是强调人物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周朴园的形象,正是通过他对蘩漪、侍萍、大海、周萍的态度的不同侧面得以表现的。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周朴园形象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材料分析题] 23. 《雷雨》中的蘩漪是全剧冲突的制造者和推进者。她聪明、美丽,有自由追求和爱情(情欲)自主的强烈愿望,她的性格中,
[材料分析题] 24. 《雷雨》中,曹禺没有平面、概念地来塑造人物形象,而是强调人物的矛盾性和复杂性。请结合周朴园对待往日恋人和现任妻子的态度,分析这一人物形象的复杂性。
[材料分析题] 25. 《雷雨》中,30年前,侍萍是无锡周家侍女梅妈的女儿,与周家少爷周朴园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两个儿子周萍和大海。周家为给少爷迎娶有钱人家的小姐,在侍萍生下大海三天后,大年三十,将其母子二人赶走。
[材料分析题] 26. 《雷雨》有着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但也被认为“太像戏了”,人工痕迹较浓。请结合作品,谈谈你对《雷雨》戏剧结构和戏剧风格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27.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率先觉醒的时代新人,但是,在作品白话正文前的文言小引中,鲁迅为什么却要讲他病愈后“赴某地候补”?
[材料分析题] 28. 《故事新编》中的《补天》《理水》《非攻》,把炼石补天的女娲、治理水患的大禹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墨子,能够直面灾难、进而以实干态度和奉献精神克服灾难的伟大精神,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重建;
[材料分析题] 29. 《沉沦》叙述一个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在忧郁苦闷中的堕落和自戕。
[材料分析题] 30. 《边城》在哪些方面表现了田园牧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