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
赚积分
充值
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所有资源
>
国家开放大学1139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课程号:04681)
国家开放大学11394《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课程号:04681)2024年秋
下载打印版题库
适用科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号:04681 试卷号:11394
(点击下列按钮即可跳转对应的题型位置)
单选(301)
多选(126)
论述(17)
判断(191)
实践(1)
[单选]
1. 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单选]
2. 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农民起义特色的文件是()。
[单选]
3. 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到(),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单选]
4.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单选]
5. 中华民国元年是()。
[单选]
6.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其阶级基础是中国的()。
[单选]
7. 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胜利( )。
[单选]
8.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是()。
[单选]
9.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
[单选]
10. 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总部设在()。
[单选]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单选]
12. 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正式开赴朝鲜前线是在()。
[单选]
13. 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的主要战略基地是()。
[单选]
14.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单选]
15.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单选]
16.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起点是()。
[单选]
17. 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
[单选]
18.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是()。
[单选]
19.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单选]
20. 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单选]
21.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单选]
22.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是()。
[单选]
23. 中国共产党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的会议是()。
[单选]
24.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为中华民族的()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单选]
25. 中国共产党经过慎重研究,决定请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的()来担任起义总指挥。
[单选]
26. 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单选]
27. 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是党领导了()。
[单选]
28.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单选]
29.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部署。
[单选]
30.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
加载更多
[多选]
1.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为()。
[多选]
2.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是()。
[多选]
3.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军事侵略和不平等条约对中国进行政治控制,表现在()。
[多选]
4. 属太平天国政权提出的社会发展方案是()。
[多选]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多选]
6.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其骨干力量是()。
[多选]
7. 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原因()。
[多选]
8. 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包括()。
[多选]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是()。
[多选]
10. 中国进入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是在()。
[多选]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活动有()。
[多选]
12.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是()。
[多选]
13. 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多选]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包括()。
[多选]
15. 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中国()。
[多选]
16.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代表大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
[多选]
1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
[多选]
18. 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来源是
[多选]
19. 中国革命要推翻的三座大山是()。
[多选]
20.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的特征是()。
[多选]
2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功绩是()。
[多选]
22. 中共十三大正式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是()。
[多选]
23. 中共十三大认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含义是()。
[多选]
24. 中共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的含义是()。
[多选]
25. 中共二大宣言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其基本内容是()。
[多选]
26. 中共八大正确地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多选]
27. 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即是()。
[多选]
28. 中共“二大”制定的当前阶段的民主革命纲领包括()。
[多选]
29. 整风运动的目的,正如毛泽东后来所说,是想造成一个()的政治局面。
[多选]
30. 在战略防御阶段,中国丢失国土面积之大、速度之快的原因有()。
加载更多
[论述]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论述]
2. 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特别注重从思想上建党,
[论述]
3.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但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这是由当时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决定的,试述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
[论述]
4. 中国共产党多次经历严重的困厄,却能够一次次转危为安,化危为机,愈挫愈勇,不断壮大和成熟,谱写革命的新辉煌。请谈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论述]
5.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在一次次求索和开拓中完成各种艰巨任务,关键就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试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论述]
6. 这是怎样的一天?为什么在党史和新中国史上如此重要?
[论述]
7. 一般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开展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却将重心放到农村。历史证明这条道路是成功的,其依据何在?
[论述]
8. 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是二十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论述]
9. 为什么说“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
[论述]
10. 为什么说“民权主义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
[论述]
11. 通过学习落后挨打的屈辱史,请分析总结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到底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论述]
12. 试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论述]
13. 那么,先进的中国人在众多的主义之中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论述]
14. 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了催人奋进的革命精神、红色精神、时代精神。
[论述]
15.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请结合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谈谈五四运动爆发的条件、原因是什么?你对五四运动的历史地位如何评价?如何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
[论述]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减贫方案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
[论述]
1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加载更多
[判断]
1.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这是我们党和革命事业转危为安、不断打开新局面最重要的保证。
[判断]
2. 自延安收复战开始,革命战争在历史上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
[判断]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判断]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在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判断]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判断]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扭转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
[判断]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判断]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判断]
9. 中国最早接受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进分子是毛泽东。
[判断]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而来的。
[判断]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判断]
12. 中国是在没有实现工业化的情况下进入社会主义的。
[判断]
13. 中国农民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判断]
14. 中国共党党史上著名的“五大书记”是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彭德怀。
[判断]
15.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三中全会制定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判断]
16.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决定党的路线、通过新党章、选举新的中央委员会这三个历史性任务。
[判断]
17.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判断]
18.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总书记是李大钊。
[判断]
19.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判断]
20. 中国的外交部署是,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判断]
21. 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是近代中国发展的最大障碍。
[判断]
22.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判断]
2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
[判断]
24.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被称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
[判断]
25. 只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党的领导一项,那就等于坚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
[判断]
26. 这场战争的结果,日俄双方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俄国将在东北取得的旅大租借地、长春到旅顺间的铁路以及与上述租借地、铁路相关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判断]
27.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判断]
28.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已经不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判断]
29. 在取得抗美援朝胜利的同时,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于在1957年底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的大部分指标,取得了工业建设的一大奇迹。
[判断]
30. 在秋收起义中,为了稳住官兵的情绪、刹住失败主义的歪风邪气,毛泽东开展了“三湾改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这其中,通过将党支部建在连上,实行党指挥枪,确立了党军队的绝领导。
加载更多
[实践题]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报告(字数:430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