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政府经济学》资源 > 电大资源网《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答案

电大资源网《政府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答案2025年春

最近更新:2020-04-26
1315

 【政治经济学】形考作业二:

(第二章至第四章)

一、填空题:

1、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称为(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之比称为(利润率),全社会的剩余价值总额与社会总资本之比称为(平均利润率)。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

3、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4、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形式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5、(用公式表示)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m)=IIc)。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是(I(v+v+m/x)=II(c+c))。

6、垄断价格就是(成本价格)与垄断利润之和。

7、利息率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取决于(利润率),二是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

8、资本主义地租有(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形式。

9、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目标有两个:一是(直接支持私人垄断资本)、二是(调节整个社会经济)。

10、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中心是调节(货币供应量)。

二、名词解释:

1.超级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2.生产价格:是成本价格与平均利润之和。

3.资源配置:是指经济资源在地区、部门和各个方面的分配。

4.跨国公司: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从事大规模的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性垄断大公司

5.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公开买卖票据、有价证券和政府债券。

三、单项选择题:

(1)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D)

A.它能生产出劳动产品B.它能生产出供自身消费的产品

C.它能转移和保持自身的价值D.它能创造出高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B

A.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

B.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C.生产价值的价值形成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D.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和具体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

(3)某企业工作日为12小时,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现在工作日长度不变,而将必要劳动时间从6小时缩短到3小时,那么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就会(D

A.从100%增加到150%B.从100%增加到200%

C.从100%增加到250%D.从100%增加到300%

(4)资本主义企业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力是(C

A.追求绝对剩余价值B.追求相对剩余价值

C.追求超额剩余价值D.追求使用价值

(5)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基本实现条件是(C

AIc+v+m=(v+v+m/x)+(v+v+m/x)

B(c+v+m)=(c+c)+(c+c)

CI[v+v+(m/x)]=(c+c)

D[v+v+m/x]=(c+c)

(6)一般地说,剩余价值率总是(C

A.等于利润率B.小于利润率

C.大于利润率D.与利润率按相反方向变化

(7)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B

A.部门内各企业竞争的结果

B.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各部门资本有机构成趋于一致的结果

D.部门剩余价值率趋于一致的结果

(8)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的市场价格(B)。

A.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B.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C.围绕着垄断价格上下波动D.围绕着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9)由于对同一块土地连续增加投资,新投资的生产率高于劣等地的生产率而产生的超额利润称为(D

A.绝对地租B.垄断地租C.级差地租ID.级差地租

(10)资本主义国有经济成分的性质是(B

A.公有制经济成分B垄断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C.公私合营性质的经济成分D.全民所有制的经济成分

四、多项选择

1、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ACDE

A.商品价值下降B.劳动力价值上升

C.劳动力价值下降D.必要劳动时间缩短

E.相对剩余价值增加

2、影响资本积累数量的因素包括(ABDE

A.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B.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

C.竞争的激烈程度D.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增大

E.预付资本量的大小

3、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形成后(BCD

A.所有部门和部门内部各企业的资本家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

B.生产商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企业能获得超额利润

C.个别资本家既能获得平均利润也可能获得超额利润

D.资本有机构成高的先进企业能获得超额利润

E.不同部门资本家间的竞争使所有企业的利润平均化

4、引起股市波动的因素主要有(ABCDE

A.股票收益B.银行利率C.通货膨胀率D.汇率变动

E.国内国际局势

5、以下属于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是(CDE

A.中央银行在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所B.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C.提高再贴现率D.中央银行在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

E.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五、判断: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是指它一方面是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价值增值过程。(对)

2.资本集中会引起社会资本的增大。(错)

3.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与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根据是相同的。(错)

4.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能否正常进行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对)

5.利润平均化是由部门内的竞争引起的。(错)

6.市场机制的作用实质就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对)

7.从垄断价格的形式过程来看,它是由垄断组织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人为地制定出来的。这就意味着垄断资本家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错)

8.资产阶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中是可有可无的。(错)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保证垄断资本不断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对)

10.金融寡头是垄断组织的指挥者和操纵者,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实际统治者。(对)

六、问答题:

1、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是如何实现的?

答: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过程有三方面:

1I(C+C)在第I部类内部交换。

2IIV+V+m/x)在第II部类内部交换。

3IV+V+m/x)与II(C+C)在两大部类之间交换完成。通过上述三方面社会总产品得以实现。

 

2、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有哪些?它们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各自所处的地位和起的作用是什么?

答:(1)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主体有:资本主义企业、资本家阶级、雇佣劳动者阶级、中间阶级、资产阶级政府。

(2)地位与作用:A资本主义企业是资本主义社会分工体系下资本家从事生产、贸易、金融、交通运输等经济活动的单位,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中最基本的经济组织。B资本家阶级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集团和利益代表。C雇佣劳动者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劳动者,随着社会进步、产业结构的变化,这个阶级的内部结构也在变化。D中间阶级是作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在激烈的竞争中,中间阶级会不断的发生分化。E资产阶级政府,是以总资本家的身份干预和调整社会经济活动,并且这种干预越来越经常化,资产阶级政府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主体之一。

 

3.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市场经济模式有什么特征?

答:(1)国家干预下的垄断竞争模式,是在垄断竞争市场经济模式的基础上,加上政府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全面干预经济。

(2)特征:在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是垄断资本集团,保留了垄断竞争模式的全部特征;对市场经济运行进行全面干预的是总资本家的资产阶级国家;出现了不以赢利为主要目标,而以支持私人垄断资本和以调节经济运行为己任的国有经济成分;在国家与市场的关系上,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国家干预以不妨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为限。

六、论述题:

1.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对于当今的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应引起什么思考?

答:(1)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3)以上两种生产方法对于当今企业有两点启示:

A对于单个企业来说,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B对于全社会来说,由于各个企业纷纷改进技术,结果使社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所以,这种情况会促进每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

 

2当代资本主义国家是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和调节经济的?这些调节手段对我们有借鉴作用吗?

.答: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1)当经济过热(即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在财政政策方面就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在货币政策方面,就是中央银行收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具体说来,第一,卖出有价证券。第二提高准备金率。第三提高再贴现率。第四通过选择性信用管制,缩小商业银行信贷规模。

2)当经济不景气(即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则与上述做法相反。

3)这些调节手段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非常有借鉴作用的。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