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学前儿童心理学基础》资源 > 电大资源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

电大资源网《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

最近更新:2020-04-24
1133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业1(第12章)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 20分)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

4.横向研究: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二、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44 分)

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大)与(年龄偏小)

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5.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6.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

(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11.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1)三、简答题(每小题18 分,共36 分)

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

答:关键期是习性学家洛伦兹1953年提出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得以形成的意思;

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2.横向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答:横向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同一年龄或几个年龄组被试的大量数据,比较节省时间和精力,数据比较有代表性和稳定性。但这种方法由于时间较短,难易寻找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也难以分析出儿童早期经验对当前反应的影响。此外,若研究控制不当,容易造成虚假结果。

纵向法的最大有优点在于可以是研究者随着时间的进程,直接测量个体变化的速率,取得发展的第一手资料。纵向研究对于探索某种心理现象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和发展快慢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种研究耗时费力,对象又是缺乏典型性,且难以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其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