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人体生理学》资源 > 电大资源网《人体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答案

电大资源网《人体生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答案

最近更新:2020-04-21
743

 【人体生理学】形考作业二:

 

责任教师   

一、名词解释:

本题主要考查对人体生理学中的基本的概念,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掌握,对以后的临床课程学习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

1.主动转运:是指通过细胞某种耗能的过程,将某种物质分子逆浓度梯度或电一化学梯度转移的过程。

2.细胞复极化:细胞去极化后向原来的极化状态恢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

3.容受性舒张:当咀嚼吞咽时,食物刺激口腔、咽和食道,可反射性地引起胃体和胃底肌肉的舒张,称为容受性舒张。

4.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键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受牵拉的同一块肌肉发生收缩)称为肌紧张。

5.靶细胞:能与某种激素(或神经递质)起特异性反应的细胞。

注意:名词解释要求准确描述其概念,常见的病因,以及特点。

 

二、问答题:

1.何谓心动周期?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活动的顺序是怎样的?

心率加快时,对心动周期有何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心动周期的概念,以及心脏在一个心动周期内是如何工作的,心率加快对其有什么影响。

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正常成年人心率约为75次/分,因此每个心动周期为0.8秒。当心房收缩时,心室是处于舒张状态。在心房进入舒张期后,心室即进入收缩,称为心室收缩期。随后即进入心室舒张期。在心室舒张期前一段时间,心房已处于舒张状态,故心房与心室有一段共同舒张的时间称为全心舒张期。心动周期时间的长短随心率的快慢而缩短或延长。当心事加快时,心动周期持续时间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均相应缩短,但舒张期缩短的比例较大。因此,心率增快时,心肌工作的时间相对延长,休息时间缩短,这对不停地搏动的心脏和心室的充盈是不利的。

注意:每一次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均有其收缩和舒张的时期。但两者在活动的时间顺序上有先后的差别。心房收缩在心室收缩之前。

 

2.试述正常心脏兴奋传导的途径及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心脏兴奋传导的途径,以及传到有什么特点。

正常心脏兴奋由窦房结产生后,一方面经过心房肌传导至左右心房,另一方面则通过由心房肌构成的优势传导通路传给房室交界,再经房室束及其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至左、有心室。

各段兴奋传导的特点是:(1)心房肌的传导速度较慢,而优势传导通路较快,因此窦房结的兴奋可经此通路同时到达左、右心房,使之同步收缩。(2)房室交界传导速度较低,因此兴奋在这里产生延搁,称为房室延搁。这样可使心房、心室依次兴奋收缩和舒张,发挥心房的初级泵和心室的主力泵作用,使心房、心室能有顺序地完成向动脉射血的功能。(3)浦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很快,约为4米/秒,比心室肌快(1米/秒)。这样可使兴奋快速到达左、右两心室,并使两心室同步收缩,增加收缩力,保证完成向动脉射血的功能。

注意:掌握正常心脏兴奋传导的途径及特点,对于了解异常心脏的起搏和传到特点有很大帮助,也有助于我们的治疗。

 

3.影响动脉血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每搏输出量: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每搏输出量增加,收缩压上升较舒张压明显,脉压加大。反之,每搏输出量减少,主要使收缩减小,脉压减小。

(2)心率:心率增加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心率减慢时,舒张压降低大于收缩压降低,脉压增大。

(3)外周阻力:外周阻加大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的降低大于收缩压的降低,脉压加大。

(4)大动脉弹性:大动脉管的弹性贮器作用主要起缓冲血压的作用。当大动脉硬变时,其缓冲作用减弱,收缩压会升高,但舒张压降低,脉压明显增大。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当血管系统容积不变,血量减少时(失血),则体循环平均压下降,动脉血压下降。反之,血量不变而血管系统容积加大时,动脉血压夜壶下降。

注意:临床上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更加复杂,往往几个因素一起作用,因此要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4.何谓中心静脉压?中心静脉压的高低反映什么问题?

本题主要考查中心静脉压,以及中心静脉压在临床上的意义。

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内大静脉或右心房内的血压。正常值变动在0.391.18kPa(412cmH2O)。中心静脉压主要反映回心血量及心脏射血功能间的关系,也反映容量血管的张力程度和全身血量的变动。当心脏射血功能良好,静脉回流量正常时,中心静脉压则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当心脏射血功能减弱和静脉回流量增多时,血液将堆积在大静脉和右心房中,中心静脉即升高。当中心静脉压超过1.57kPa(16cmH20)以上时,提示心脏不能及时将回流血液向动脉射出,输液可能过多,若需要继续输掖就要慎重或暂停。

注意:中心静脉压除了反映心脏射血功能及静脉回流血量之外,还可用作输血和输液的参考指标。

 

5.心脏受什么神经支配?有何生理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心脏接受心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支配,及其有何表现。

心交感神经来自脊髓胸段(T1T5)侧角神经元,在星状神经节或颈神经节更换神经元后,节后纤维分别支配心脏的窦房结、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和心房、心室肌。心交感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并和心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心率加快,兴奋传导加快,心房和心室肌收缩力量加强。心迷走神经的节前纤维起始于延髓的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终止于心脏并更换节后神经纤维,支配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区和心室内传导系统。迷走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上的M受体相结合,使心率减慢,兴奋传导速度降低、心缩力减弱。

注意:心脏是受双重神经支配,当机体需要心脏射血增多时,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占主要作用。

 

6.何谓呼吸?呼吸的过程及生理意义是什么?

本题主要考查呼吸的概念,以及呼吸每个过程的生理意义。

机体与环境之间所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呼吸的全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外呼吸:它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肺与外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肺通气;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组织换气):是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呼吸的生理意义在于:维持内环境中O2CO2含量的相对稳定,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注意:呼吸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机体的缺氧,或出现CO2储留,不能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7.肺通气的动力是什么?它要克服哪些阻力才能实现肺通气?

本题主要考查肺通气的动力有哪些,以及肺通气的阻力有哪些。

气体的流动有赖于压力差的推动,是气流的动力。因此,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肺内压低于大气压;气体入肺,即吸气;肺内压高于大气压,气体出肺,即呼气。肺内压的这种变化有赖于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的扩大和缩小,肺的张缩,所以,呼吸运动或呼吸肌舒缩是肺通气的原动力。肺通气的阻力可以分为弹性阻力和非弹性阻力。

 

 

注意:弹性阻力包括肺和胸廓的弹性阻力,非弹性阻力包括气道阻力和组织的粘滞阻力。平静呼吸时以弹性阻力为主。

 

8.试述红细胞在运输O2CO2过程中的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红细胞在运输O2CO2过程中有哪些作用。

O2在血液中运输:物理溶解仅占血液中O2总量的15%。O2的化学结合占运输总量的985%。氧合血红蛋白(Hb O2)是化学结合的主要形式。O2既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也能迅速与血红蛋白解离,这一过程是可逆的,结合和解离取决于O2 分压,这样O2在肺组织内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在其它组织内,O2易与血红蛋白解离。

CO2的运输主要是以碳酸氢盐的形式,但可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氨基血红蛋白,这个反应无需酶的参加,而且是可逆的。反应的主要调节因素是Hb含氧量,氧合血红蛋白的酸性高,难与CO2直接结合;而脱氧血红蛋白的酸性低,容易与CO2直接结合。以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运输的CO2仅占血中CO2总量的7%,但在排出的CO2总量中由氨基甲酸血红蛋白释放出来的CO2却占20%~30%,说明这种形式运输的效率很高。

注意:由于红细胞对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不同,在临床上的意义也不一样,通常临床上RBC对氧的运输更为重要。

 

9.试述低氧对呼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本题主要考查低氧对呼吸的影响,以及它的作用机制。

吸人气PO2降低时,呼吸加深加快。但一般在动脉血PO2下降到l06kPa(80mmHg)以下时,肺通气量才观察到增加,因此,动脉血PO2对正常呼吸的调节作用不大。在病理情况下肺换气受到严重障碍而导致动脉血低O2CO2滞留时,长期CO2潴留,使中枢化学感受器对CO2刺激作用发生适应,这时低O2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成为驱动呼吸的主要刺激。但低O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而这种抑制作用常被来自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兴奋作用所掩盖。

注意:低O2对呼吸的影响,取决于低O2的程度。轻度低O2时,外固化学感受器兴奋活动占优势,呼吸运动加强;严重低O2时,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反射活动已不足以克服低O2对呼吸中枢的抑制作用,终将导致呼吸障碍。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
《人体生理学》其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