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学平时作业4
第十四章——第二十章
一、作业要求:
1、用钢笔或圆珠笔手写,不得是电子文稿或复写、复印稿。
2、根据教学点的要求按时交作业。凡未按期完成上交平时作业者,不得参加终结性考核(期末考核)。
3、本作业作为形成性考核的内容之一,计算在形成性考核成绩之内。
二、作业内容
(一) 名词解释:
1、 政务
答:所谓政务,是指行政管理中涉及全局性、长远性的高层次公务活动,如行政决策、
行政指挥、行政监督、行政立法等。
2、 事务
答:所谓事务,是指行政管理中除政务以外的、具体的、一般的日常公务活动,如办文、办会、值班、接待、印信管理等。
3、 值班工作制度
答:值班工作制度是指值班人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保证工作树立进行和圆满完成值班任务的措施和保障。值班工作的主要制度有以下几个方面:
(1)岗位责任制度;(2)请示报告制度;(3)交接班制度;(4)保密制度。
4、 党政秘书工作(广义)
答:党政秘书工作(广义)是指党的机关、政府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的秘书工作。包括中国共产党各级领导机关的秘书工作和国家机关中的秘书工作。
5、 私人秘书
答:是指私营企业、民办机构、个人或家庭所雇佣,提供秘书性服务的社会职业人。
(二)选择题:
1、一级组织的印章须经过 C 批准后方可启用。
A、本单位党委 B、本单位行政 C、上级主管机关 D、无需批准
2、对于值班期间所发生的重要情况和所获得的重要信息,秘书人员要 B 。
A、及时登记 B、及时报告 C、事后报告 D、自行处置
3、以下哪个不属于党政秘书工作: D 。
A、人大机关 B、司法机关 C、政协机关 D、国有大型企业机关
4、企业秘书按主要职能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主要协助企业领导者处理日常事务的工作人员是 C 。
A、参谋型秘书 B、秀才型秘书 C、办事型秘书 D、公关型秘书
5、涉外秘书需要了解中外思维方式、价值观的差异,外国企业首脑看待下属,因民族不同而各异,如 B 要求下属绝对服从。
A、美国人 B、德国人 C、日本人 D、英国人
6、以下哪种提法不准确: D
A、私人秘书是指为私营企业所雇佣,提供秘书性服务的社会职业人员。
B、私人秘书是指为民办企业所雇佣,提供秘书性服务的社会职业人员。
C、私人秘书是指为个人或家庭所雇佣,提供秘书性服务的社会职业人员。
D、私人秘书是指为个别高级别党政官员提供秘书性服务的社会职业人员。
(三)简答题
1、简述事务处理的基本特点。
答:基本特点如下:
(一)广泛性:秘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服务性工作,而事务处理则是一种更为广泛更
为直接的服务。
(二)重复性:秘书事务有着明显的反复出现反复办理的单调重复性特点。
(三)智能性:秘书事务处理不同于一般后勤总务工作,它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
2、简述涉外秘书工作的特点。
答:涉外秘书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包括国家机中的涉外秘书工作;狭义的
是包括我国境内具有外资成分或外籍人员管理的机构、实体、组织内的秘书工作,
或以外境人员为服务对象的 秘书工作。
特点:1、跨国性;2、商务性;3、单一性;4、双语言;5、女性化。
(四)论述题:
1、领导者事务活动安排的原则是什么?
答:(一)统筹兼顾,有急有缓;所谓统筹兼顾,就是安排领导者事务活动,要从全局出
发,统一筹划,兼顾领导者的实际情况,做到公平合理。
注意以下几点:
1.以分管领导为主,其他领导者适当分担。
2.布局合理,兼顾领导者的特点。所谓有急有缓,就是根据领导者事务活动的情况,确定安排的先后顺序,以保证领导者活动的高效率,避免误时、误事。总之,秘书和秘书人员在安排领导活动时,要分清轻重缓急,排出先后次序,以确保领导者活动的高效率。.
(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对完成中心工作有直接联系或关系重大的事务性活动,
要先安排,加大力度。与中心工作关系不大或毫无关系的活动,可以后安排或
不予安排,以利于领导者集中精力抓大事。
(三)力戒排场,求真务实:秘书机构在安排领导者活动时要力戒排场,求真务实,
下大力气精简领导者不必要的事务性活动。
2、谈谈你对党政秘书人员的素质要求的理解。
答:1、政治可靠,所谓政治可靠主要是指党政秘书人员要同党和政府保持一致。党政秘书人员的党性如何,政治观念如何,不仅关系到党和政府机关日常工作的有效运转,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2、作风优良,所谓作风优良主要是指党政秘书人员必须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
作风,以实际行动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
3、纪律严明,所谓纪律严明主要是指党政秘书人员具有高度的纪律观念,自觉遵守的纪律、工作纪律和保密纪律。
4、 知识广博,所谓知识广博是指党政秘书人员应该建立通才性的知识结构,具备较宽的知识面。
5、业务熟练,所谓业务娴熟是指党政秘书人员必须具备顺利完成秘书工作任务的能力。党政秘书人员应具备以下几种业务能力:
一是调查研究能力;
二是综合分析能力;
三是文化水平;
四是协调能力;
五是办事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