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医护心理学》资源 > 电大资源网《医护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答案

电大资源网《医护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答案

最近更新:2020-04-16
535

 

【医护心理学】形考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本题主要考查对医护心理学中的基本的概念,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掌握,对以后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1、意识:是当前注意到的感知外界的各种刺激心理活动。它是遵循现实原则来行事的,即合乎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的各种观念才能进入意识界。

2、心理护理:是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方法,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改变护理对象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康复或保持健康的护理过程。

3、发散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

4、失认症:是一类神经心理障碍,患者的意识清楚,感觉系统与感觉功能正常,但却不能通过该感觉系统识别或再认物体,对该物体不能形成正常知觉。

5、联觉:是指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是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表现。

注意:名词解释要求准确描述其概念,常见的病因,以及特点。

 

二、简答题:

1.说明人格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人格形成的标志,主要从两个方面阐释:

1)自我意识的确立:自我意识也叫自我概念,足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包括自我评价、归属感(角色认同)、形象感等。自我意识的确立有一个发展过程,是在与自然和社会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自我常常借助于他人的眼睛为镜子,以别人的评价作为间接依据来形成对自己的认识。

2)社会化:指个体的观念及行为被纳入到社会规范中的过程。换言之,是使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个体成为社会中的一个成员,按照社会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角色行为的过程。

注意:自我意识形成后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改造和完善。没有社会化这个阶段,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人格。

 

2.说明心理健康的标准。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充分的适应能力;2)充分了解白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恰当的估计;3)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和谐;6)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8)适度的情绪发泄与控制;9)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个性;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个人基本需求能恰当满足。

注意:我国的心理学家还从适应能力、耐受力、控制力、意识水平、社会交往能力、康复力、愉快胜于痛苦的道德感等方面阐述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其中,有5条标准值得重视,这就是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人际和谐、社会适应、人格完整。

 

3.说明心理应激对人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适度的心理应激对人的健康和功能活动有促进作用,这类应激被称为良性应激。心理应激对健康的积极影响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1)适度的心理应激是促进入的成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成长和发展涉及人的身、心和社会功能的成长和发展。

2)适度的心理应激是维持入正常心理和生理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人离不开刺激,适当的刺激和心理应急有助于维持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

注意:遗传和环境是影响成长和发展的两大重要方面,人从小到大经历的各种心理应激可看做是一种环境因素。人离不开刺激,特别是社会的刺激。

 

4.如何应用社会适应标准判断心理是否存在障碍?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如何应用社会适应标准判断心理是否存在障碍。

首先,人的心理障碍可以有多种表现,严重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其次,对于心理障碍的认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心理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个体自身因素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个体对心理障碍的判断)。此外,由于不同的理论学派对于心理障碍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很难形成统一的认识,判断标准也不尽相同。由于没有单一有效的判断标准,目前临床一般采用多种判断标准综合应用,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判断个体心理是否出现或存在异常。目前影响较大的有内省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以及时间标准等。

 

5.阐释心身疾病的界定条件。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心身疾病的界定条件,美国精神疾病专家把心身疾病叫做心理因素影响的躯体疾病,有以下条件界定:

1)患者具有环境刺激导致的心理因素,这种心理因素在时间上与其躯体疾病的发生或加剧有联系,

2)患者躯体上可以检查出器质性的病变或具有已知的病理生理过程,如呕吐、偏头痛等。

3)疾病的开始不是由区体的病变引起的,但是,其症状往往以某种躯体症状和体征表现出来。

注意:国内外学者对于心身疾病的见解,结合我们自己的临床经验,我们认为: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作为重要原因参与发病的躯体疾病。广义的心身疾病包括那些具有明显躯体症状的器官性神经症或心理生理障碍。

 

6.标准化心理测验的要求是什么?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为达到标准化心理测验的这项要求,使用者在应用心理测验的过程中,要做到:

1)标准化工具:即选择公认的标准化心理测验。

2)标准化指导语:指导语也是测验情境之一,不同的指导语会直接影响测试回答问题的态度和方式。

3)标准施测方法:这包括标准时限和固定的测验顺序。

4)固定施测条件

5)标准记分方法:记分时要完全按照测验使用手册的要求和标准答案,有时可以使用机器记分以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6)代表性常模。

注意:标准化过程中,要采取种种措施,控制无关变量,使所欲测量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成为测验情境中惟一的自变量。

 

三、论述题:

1.阐释人格形成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从遗传潜能、共同经验、独特的经验三个方面来阐释人格的形成。

1)遗传潜能:遗传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气质类型较多地决定于素质。但是单纯的遗传因素仅预示着一种潜能,后天的学习、经验以及发展条件等是潜能得以显现的必要条件。

2)共同经验:所谓共同经验指不同个体处于相同的文化背景中所接受的某些共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

3)独特的经验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经验也不一样。

注意:人格的形成是多方而因素所决定的。重视这些因素,对于认识、把握人格具有重要价值。

 

2.请举出一个详细的案例,说明进行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心理卫生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心理卫生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专家和各阶层人士的关注,心理卫生的意义在以下几方面越来越显现出来。

1)有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展,将使人们更好地适以社会,从而减少心理疾病的发生,有助于心理疾病的防治。

2)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的发展: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其学习成绩优于心理不健康者;其工作效率高于心理不健康者;更为重要的是,心理健康的人更能耐受挫折和逆境,更容易稳妥地渡过社会变故和灾难。

3)有助于推动精神文明的建设:心理卫生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精神文明的基石。没有心理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就不会有真正的精神文明。

注意:结合自身工作环境,举例说明心理卫生的重要性。

 

3.给出急性心理应激反应有哪些反应类型。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的反应类型。

1)急性焦虑反应是急性心理应激下的人最多见的综合征,其应激源常常难以清楚地加以识别,病人担心会出现严重后果,怀疑自己忠了重病,这又会引起继发生情绪反应;从而可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惊恐状态。

2)血管迷走反应多见于突发性事件(如事故、伤害)、剧烈疼痛和严重的情绪紊乱之后,有时可导致意识丧失。许多症状和体征同心输出量的急剧下降、血压降低和脑血流减少有直接关系。

注意:过度换气综合征也可引起眩晕和昏厥,由于过度通气造成CO2的丢失,导致呼吸性碱中毒;PCO2的急剧下降又会造成脑动脉收缩和脑血流量的减少;如果碱中毒严重,也会造成血钙降低,从而产生手足抽搐的症状和体征。

 

4.心理障碍的各种判断标准各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如何正确判断心理障碍是否存在?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心理障碍的各种判断标准,以及如何正确判断心理障碍。

人 的心理障碍可以有多种表现,严重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对心理障碍的认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此外,由于不同的理论学派对于心理障碍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很难形 成统一的认识,判断标准也不尽相同。由于没有单一有效的判断标准,目前临床一般采用多种判断标准综合应用,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来判断个体心理是否出现或 存在异常。目前影响较大的有内省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以及时间标准,

具体的优缺点参看教材。

注意:以上每条标准都有其根据,对于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都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又各有缺陷和不足,不能单独应用以解决全部问题,因此临床应用时应当相互参考,根据多重标准进行综合判断。尤其是当个体的心理状况处于正常和异常的临界状态时,更要认真分析、综合判断。

 

5.阐释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冠心病患者的心理社会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许多突然的生活事件可以产生焦虑、恐惧、愤怒、内疚和沮丧等负性情绪,如:丧失亲人。

2)战争灾难可以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3)职业的变动和职业的性质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

注意: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社会心理因素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对于冠心病的患者不能单纯靠生物医学治疗来处理,应当把社会因素考虑进去。

 

6.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心理评估的目的不同,其具体程序也不尽相同,主要有以下方法:

1)调查法:优点是使用方便,基本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结合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内容广眨而全面,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不足之处在于调查材料的真实性容易受到被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

2)观察法:优点是使用方便,得到的材料比较真实而客观,且观察结果可以为以后的研究指明方向。不足之处在于观察得到的只是外显行为,观察结果的有效性还取决于观察者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另外带有一定的偶然性,观察结果不易重复;还要考虑道德问题。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
《医护心理学》其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