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资源 > 电大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

电大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2025年春

最近更新:2020-04-15

 一、     名词解释

1、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既包括学科课程,又包括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既包括显性课程,又包括隐性课程。

2、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3、语文学科课程:主要由语言学和文学的基础知识按照教学理论的规范组成。它的研究对象既包括书面语言,也包括口头语言;既涵盖外部语言,又涵盖内部语言;既有现代汉语,又有古代汉语;既包含语音、文字,又包含语用、文章;既有语体文,又有文言文;既涉及文学语体,又涉及实用语体。

4、《学记》:是我国最早的教育理论专著,全文1229字,但内容十分丰富。它对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启发诱导、教学相长、长善救失是教育思想方面的精华之所在。

5、《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记录和传闻整理而成。《论语》全书基本采用问答体裁,分二十章。其中,蕴含的教育方面的思想是《论语》艺术的精华之所在。《论语》记载了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因材施教、学思结合是教育思想方面的精华之所在。

6、朱子读书法 :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它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读书法,特别是有关读书法的论述记录了朱熹丰富的语文教学思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养、切忌体察、着紧用力和居敬持志是朱子读书六法的基本内涵。

7、蒙学读本: 我国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机构叫做“蒙学”,它所使用的教材叫做“ 蒙学读本”。蒙学读本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己种: 《急就篇》和《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简称“三、百、千”)。

8、四书五经:中国学校教育的儒家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伍经(《诗》、《书》、《易》、《礼》,《春秋》。

二、填空题

1、语文基础知识    2、工具性   3、《急就篇》  4、“以人为本” 

5、国文   6、儒家   7、《学记》   8、道德   9、 教材   10、“四书”、“五经”   11、《蒙学课本》   12、甲骨卜辞

三、简答题

1、①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②由重视知识的积累向重视能力和智力的培养发展;③由着重培养学生的共性向着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2、①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②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③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④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3、(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关系。(2)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关系。(3)知识、能力、情感的关系。情感是文章的主旨。(4)课内与课外的关系。(5)提高教师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系。

4、①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③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或热爱中国文化的感情,体现中国文化的素质。

5、小学语文教材是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主要凭借。早期的小学语文教材主要是小学语文教科书,既小学语文课本,这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材改革的日渐深入,它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除了教科书之外,还包括教学指导书(或称教学参考书)、教学挂图、补充读物、幻灯片、字词卡片、录音带、录相带、激光视盘、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显然这是从广义上来理解的,其中小学语文教科书(课本)是主体、核心。

6、(1)教材是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国家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主要凭借。(2)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3)教材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凭借。

7 (1)基础性。(2)规范性。(3)权威性。(4)整体性。(5)导向性。

8、(1)要符合时代的需要。(2)语言文字要规范。(3)教材体系和编排要科学合理。(4)要为发展学生智能素质、培养自学能力创造条件。(5)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四、论述题

1、(1)从“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到“着力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态度、情感、习惯、方法和文化底蕴等基础素质的培养”。

2)从“高要求高效益”到“适当降低要求,留有发展空间”。

3)从“思想道德教育”到“全面提高人文素养”。

4)从“传授、被动接受”到“注重学生主体、培养创新精神”。

5)从“繁琐分析”到“重视积累、感悟、熏陶、运用、迁移”。

6)从“以客观题为主的评价”到 “以主观题为主的评价”。

2、(1)政治:己乎在所有的国家或地区,政治对课程设置都有很大影响,因为任何教育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而存在,直接决定着一种制度所培养的接鞍的标准。

 (2)经济:当今世界,经济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标准,对学校课程所产生的影响也是复杂而间接的,教育经济学就是专扪用来研究它们关系的一扪边缘学科。

 (3)哲学思想和文化:哲学思想是许多学科的渊源,持什么样的哲学观对教育目标的制订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它与历史上传统文化一起制约着课程的设置与发展。

4)科学技术: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学科的设置,语文就是影响最大的一扪课程。

5)学习心理学:在西方,行为心理学、人文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等流哌的心理观点对课程设置影响较大,语文课程设置及发展上的巨大变化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1)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2)要正确处理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关系。 (3)要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