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三:
一、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就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
2.成就动机:是指个体对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不但愿意做,且力求达到更高标准的内在心理过程。简言之,就是要求获得优秀成绩的欲望。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3、表现性目标:P251
4、个别化教学:P259
5、课堂评价:P263
6、课堂气氛:P281
7、移情:情又叫感情移入,是指在人际关往中,当一个人感知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相应的情绪。即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去体察其心情。
8.课堂中的学生问题行为: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主要是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具体来说,是指那些直接指向环境和他人的不良行为,直接妨碍教学或学习过程的行为,以及某些适应不良的行为。总之,问题行为包括品行和人格两个方面。
9、趋-避式冲突:
10、教学设计:P243
二、简答题
1、简述成就目标理论的主要内容P220
2、简述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情绪P233
3、简述愉快教育的教学策略P238
4、简述加涅的学习目标分类体系P247
5、简述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设计要求。P253
6、简述现代课堂学习管理应遵循的原则。P278
7、简述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P285
8、简述课堂纪律的功能。P290
六、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动机。P226——228
2、论述维持课堂纪律的基本策略。P293
3、联系实际论述如何保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P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