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乡基层的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B)。
A.2年B.3年
C.4年D.5年
2.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农村村民委员会成员通过(B)选举产生。
A.村民代表会议B.村民直接
C.村民户代表会议D.村民小组代表会议
3.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的标志是(B)。
A.1987年武汉工作会议
B.1993年14部委颁发的加快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意见
C.1995年民政部颁发的全国城市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
D.1999年民政部开展全国26个社区建设试验城区试点
4.根据1993年14部委文件,城市社区服务应该坚持的性质宗旨是(A)。
A.福利性为目的,经营性为手段B.福利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并重
C.市场为导向、营利为核心D.需求为导向、福利为核心
5.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服务对象主要是指(A)。
A.民政部门负责的“三无”对象B.农村“五保对象”
C.企业负责的职工福利对象D.城市社区居民
6.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人际关系主要是靠(A)维系的。
A.自然的情感、血缘或亲缘关系B.法规规则
C.契约约束D.礼节仪式
7.英国社区照顾的理论基础是(B)。
A.标签化理论B.正常化理论
C.人道主义理论D.社会关系网络
8.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通过(ABC)选举产生。
A.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直接B.每居民户派代表
C.居民小组推选代表D.全体居民
9.我国城乡社区民主自治的基本方式是(ABCD)。
A.民主选举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D.民主监督
10.城市社区服务的内容体系包括(ABC)。
A.福利性服务B.居民生活服务
C.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D.街道居委会和驻区单位之间的共建服务
包括为下岗职工提供的再就业服务,其实是一种混合着社会政策支持和促进社区市场化就业的混合服务;二是两者的服务对象的差异:英国社区照顾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围绕着社会福利对象,以及相关的福利照顾者,不包括一般的社区居民,而中国的社区服务则由一开始的社会福利对象扩大到一般的社区居民,最后又包括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缺乏稳定性;三是两者运行机制的差异性:英国的社区照顾虽然也实行一种准市场化的运行机制,把服务对象当做服务消费者,但主要是由政府作为购买者来支持的,而不是完全的市场化,不是由消费者自己负责掏钱买服务,而中国的社区服务在强调社会福利社会化时,过分强调了社会部门、社会关系和市场力量的作用,淡化政府的责任,出现一种泛市场化趋势。社区服务机构主要根据市场化服务通过自己创收来维持自己的福利性服务,专业化水平不高。
2.论述社区服务当中政府职责和公民参与的关系。
答题要点:在社区服务中政府的资金援助和政策扶持以及规划安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当前政府关于社区服务的规定是比较完善的,但是一份关于残疾人社区康复的实地研究却显示,当前我国的社区服务中政府的职责是不到位的,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社区服务中心或单项的社区服务机构要么偏重于经营性服务忽视了福利性服务,要么整个机构设备老化、人员流失、服务缺乏,很少有机构能够做好经营性服务和福利性服务的协调发展;
公民参与是社区服务的灵魂,只有公民参与才能促进社区服务的普及推广,只有公民参与才能促进资源的动员开发,只有公民参与才能监督正式福利机构的服务成效。当前中国社区建设中行政强化和居民自治的两种力量交互影响,缺乏一种稳定的基层民主自治的制度,影响了基层社区公民的参与。另一方面,即使在基层完全的民主自治体制下,公民参与需要公民教育和公民支持,然后才有公民参与。
政府在公民参与中的职责是要做好动员公民前的工作,即进行公民教育和公民支持。政府应该聘请专职的社区工作者,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开展公民教育活动,支持公民集体聚会,诗集社区问题,参与社区服务,促进社区福利和社区公益事业的发展;
总之,在政府支持和公民参与问题上,政府应该在法律制度安排上,提供一种基层民主自治的空间,同时提供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聘请专职工作者开展公民教育和公民组织,促进公民的参与,公民逐渐通过意识敏感,形成和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需求,学会通过民主的方式讨论社区问题,提升社区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