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简明中国史》资源 > 电大资源网《简明中国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答案

电大资源网《简明中国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答案

最近更新:2020-04-11
587

 《简明中国史》形成性考核4

一、单项选择题

1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B

A . 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B . 实行“三三制”原则

C . 开展整风运动

D . 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2 1938 10 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华战略方针,这是因为(A

A .日军战线太长,兵力与财力不足

B .英美等国政府支援强国抗战

C .国民政府在抗日问题上出现动摇

D .汪精卫成立了效忠日本的伪政权

3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C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中共七大

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4 .“地道战”“地雷战”“鸡毛信”“小兵张嘎”是哪个时期的象征(C

A .北伐战争

B .解放战争

C .抗日战争

D .十年内战

5.1937 年日本积极策划全面侵华的根本原因是(C

A .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 .扩大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C .摆脱国内经济危机

D .制定了所谓的“国策基准”

6 、在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军队不断发动对解放区的进攻。这说明国民党(A

A. 内战失真,和谈是假 B. 企图以军事优势争取谈判优势

C. 根本不把中国共产党放在眼里 D. 军队纪律败坏,根本不服从调遣

7 、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蒋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准确表述是(D

A. 国统区的学生运动 B. 国统区的工农运动

C. 国统区的地下斗争 D. 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8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共同点是(C

A. 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B. 消灭封建剥削

C. 维护农民基本利益 D.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9 1947 6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战略反攻的战略意图是(D

A. 与敌军主力进行决战 B. 全面扩大解放区

C. 解放中原,进取华中 D. 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

10 、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党的一切工作的中心从此应是(A

A. 恢复和发展生产 B. 从乡村转移到城市

C. 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D. 完成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革命

11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因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几经转移。下列按转移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

A. 上海、瑞金、延安、西柏坡、北平

B. 上海、延安、瑞金、西柏坡、北平

C. 上海、瑞金、西柏坡、延安、北平

D. 上海、西柏坡、瑞金、延安、北平

12. 所谓“国中之国”是指(C

A 、帝国主义在华的势力范围 B 、帝国主义强迫我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C 、租借地 D 、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割让的土地

13. 中国的关税权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是在哪个条约(D

A 、《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南京条约》

14.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B

A 、虎门销烟 B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 、香港工人大罢工 D 、台湾人民反抗日本割台斗争

15. “中国不败而败”是指下列哪场战争(C

A 、中日甲午战争 B 、鸦片战争 C 、中法战争 D 、第二次鸦片战争

16 .中国工人阶级政党最早的组织是在(B)建立的

A .北京

B .上海

C .武汉

D .东京

17 .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的第一个工会是(A

A .上海机器工会

B .长辛店工人俱乐部

C .武汉工会

D .长沙工会

18 . “中国现存的各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比较是真的民主派”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A

A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封建斗争

B .孙中山代表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

C .国民党在广东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和军队

D .国民党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

19 .(D)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A .共产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B .共产党二大的成功召开

C .共产党三大的成功召开

D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

20 1925 年,以(A)为起点,国共两党掀起了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

A .国民党一大

B .成立黄埔军校

C .五卅运动

D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二、多项选择题

1.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利用以下条约共割去中国 10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ABCD

A 、《瑷珲条约》 B 、中俄《北京条约》 C 、《勘分西北界约记》

D 、《改订伊犁条约》 E 、《马关条约》

2. 《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有(ABCDE

A 、广州 B 、厦门 C 、福州 D 、宁波 E 、上海

3. 列强控制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所采取的手段有(ABCDE

A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B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 、实行商品倾销

D 、实行资本输出 E 、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4.19 世纪 70 80 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边疆危机”包括(ABCD

A 、英国侵入西藏、云南 B 、法国侵犯广西 C 、日本侵犯中国台湾

D 、俄国入侵新疆 E 、德国占领胶州半岛

5 、下列关于重庆谈判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BCE

A. 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 B. 通过的决议是人民力量的胜利

C. 国民党被迫承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D. 谈判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被动局面

E. 共产党通过谈判团结和教育了广大人民

6 、国民党军被迫放弃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而改为对下列哪些解放区的重点进攻(AB

A. 陕北 B. 山东 C. 山西 D. 河南 E. 河北

7 、全面内战爆发前后,国民党反动派在国统区内制造了一系列暴行,主要有(ABCDE

A. 一二 . 一血案 B. 较场口血案 C. 五二 O 血案 D. 下关惨案 E. 李闻惨案

8 、中国的民主党派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是(ADE

A. 中国民主同盟 B. 中国民主建社会 C. 中国民主促进会 D. 九三学社 E. 中国致公党

9 .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陆续成立的革命团体有(ABCD

A .华兴会

B .科学补习所

C .光复会

D .岳王会

E .强国会

10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ABCE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创立民国

D .建立联合政府

E .平均地权

二、 名词解释

1 、南京临时政府

政权性质:是一个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法令措施:废除了一些封建制度和陋习,促使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减轻了人民负担,使民主共和观点进一步深入人心,具有进步意义。
对外政策:《告友邦书》对帝国主义国家抱有幻想。

2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就是关于什么是指导真理的标准展开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左倾"思想的泛滥导致国民经济和国家遭受了巨大损失,并且浮夸风盛行,到后来又坚持对毛泽东的两个"凡是"原则,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在真正意义上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把党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思想!    
 
四.简答题 

1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的提出及其意义.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共产党这一时代课题,对党的性质。宗旨、历史任务作出了新概括,涵盖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贯通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形成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深化了党的建设总目标的内涵。纵观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史,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代表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为什么要建党、建党干什么、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的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人新活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供了衡量我们党执政兴国成败的标准,进一步回答了如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问题。面向新世纪,我们党承担着执政兴国的重要任务。怎样才能把这个任务完成好?检验执政兴国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什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依据。江泽民同志指出:全党同志在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时,在从事的各项事业中,都要牢记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看看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符合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完全符合的需要调整补充的积极调整补充,不符合的就勇于实事求是地纠正,以使我们的改革和建设不断向前迈进,充分体现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面向未来,怎样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根本上就是要在坚持三个代表、当好三个代表上下工夫。

2、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及其意义。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一新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包括四层含义:

1、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发展也依靠人,要注重人的需要,人的利益。以人为本的人,即人民,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

2、全面发展。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进。其中物质文明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3、协调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结合。即是说,我们讲的发展不能仅仅理解为速度和数量,而要把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上去实现速度的增长和数量的提高。必须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放在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

必须在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4、可持续发展。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使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中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接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成了2005年政治生活中的重大政治命题和理论课题,国内理论界在这方面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其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指发展的目的,“全面发展”是指发展的内容,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发展的原则。科学发展观解决了何为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怎样评价发展的问题。

其二,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进入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发展敏感期;(2)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系列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3)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客观上要求我们转变发展观念;(4)以往的各种经验教训促使我们实施新的战略决策;(5)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水平使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

其三,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理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来的,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的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2)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发展本质的新揭示、发展主体的新阐述、发展内涵的新界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发展目的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3)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4)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行动纲领。

分析论述题

1949 1956 年,新中国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有那些创造性的重大举措?结合有关情况说明这些重大举措依据是什么?

1949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 这就是著名的“四面八方”政策。“四面八方”政策,是以毛泽东和刘少奇为代表的中共领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即将转移到经济恢复和建设的关键时刻提出并确立的。“四面八方”政策高度概括了公私、劳资、城乡、内外这四对关系和八个方面,是一个具有高度求实精神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该政策的目的就是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为稳定社会,发展生产,支援战争服务,并进一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四面八方”政策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也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策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借鉴。

 由于国内外形势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土地改革政策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区土改的需要。因此,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就开始进行新区土地政策的制定工作,于19506月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法》共六章四十条。该法确定土地改革的方针是: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该法指出,为了减少土地改革运动的阻力和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保存富农经济和政治上孤立富农的政策。该法强调,土地改革必须是有领导、有计划、有秩序、有组织地进行。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3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得了约7亿亩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1950年启动的土地改革,是近代以来中国农村社会最大的政治和经济变革。通过土地改革,党和政府的权威及组织动员能力空前提高,为后来的社会制度变革和大规模动员社会资源奠定了基础,对中国的制度变革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一化三改”政策

从建国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化三改”、“一体两翼”。“一化”就是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主体;“三改”既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两翼”。一方面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使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有决定意义的领导力量;另一方面,要求把农民手工业者的个体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把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支持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一化”和“三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因此,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1955年:加快农业合作化政策

     为了缓解农副产品供应日趋紧张,解决农业拖工业后腿的问题。中共中央在1953年底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此后,农业合作社从试办进入发展时期。但是由于农业合作社数量增加太快,许多合作社的建社条件并不成熟,造成不少新社在经营管理方面遇到很大困难,存在较多问题。19541月,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提出两项建议:一是制订一个全国性的农业合作社章程;二是将合作化运动转入“控制发展,着重巩固”阶段。中共中央采纳了邓子恢的建议,于110发出《关于整顿和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通知》。本来毛泽东是同意对合作社进行整顿的,但是他在195545月外出视察期间,以及在515个省市委书记会议期间,发现许多地方干部对合作化是积极的,大家认为农业社“好得很”,农业生产形势也不象原来听说的那样严重。毛泽东由此感到中央农村工作部对农业合作化形势的反映不够真实,他对邓子恢和中央农村工作部的合作化方针及整顿工作产生了不同看法。1955731,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作了著名的《关于农业合作社问题》的报告。对邓子恢进行了严厉批评,认为在合作化问题上,邓子恢及有些人像小脚女人一样,已经落在了群众运动后面。毛泽东提出:农业合作化目前不是“下马”问题,而是赶快“上马”的问题。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将其主持编写的《怎样办农业合作社》(195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时改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印发与会同志,以此为标志,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入高潮。到1955年底,在中国的1.1亿农户中,7000多万农户加入了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加快农业合作化政策,客观上为中国工业化快速推进,为加快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了条件。但同时,这种在速度上求快、在规模上求大、在所有制上求公的倾向,给仍处于传统发展水平的中国农业,带来了许多问题

1956年: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194910月到1956年底,中国的私营工商业大致经历了两个不同阶段。1949年至1952年为第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央和各级政府基本上是根据《共同纲领》提出的“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对私营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即利用其有利于国计民生和恢复发展经济的积极作用,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作用,改造其从旧社会带来的不符合新民主主义社会要求的弊病。这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改造,但它为后来的社会主义改造准备了相当有利的条件。1953年到1956年为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央和各级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的政策是以公私合营的形式,先是逐步地、有计划地合营。后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影响下,1956年内迅速地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通过1956年的全行业公私合营,中央和各级政府所实施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完成了决定性的步骤,这对于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加快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改造中也存在过急过快的倾向、对原资产阶级人士认识和安排使用不当、工作过于粗糙等缺点和问题。

1957年:“一五”计划的评估

      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53年到1957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它是在原苏联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国制定和实施的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它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5个五年计划中最成功的一个中长期计划。“一五”时期也是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经济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时期。“一五”计划从1951年开始试编,到1955730全国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通过。此时,“一五”计划已经执行过半。根据中国共产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指导方针,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基础;基本上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地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建立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计划所规定的各项建设任务,到1957年底基本完成,使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一五”计划的不足和问题,一是在制定中该计划形成较晚,变化较大。二是在施行中农业生产跟不上工业生产的步伐,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并且出现过全局性的冒进,造成国家财政紧张。三是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遗留了许多问题。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
《简明中国史》其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