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资源 > 电大资源网118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

电大资源网1187《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2025年春

最近更新:2020-04-11
883

 作业3.(答题要点)

一、填空:

1行政许可权的行使,应当以(行政相对方)申请为前提。
2
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3
按照行政机关所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以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4机关的民事行为同公务行为可以根据各自行为的特征来确认:具有纵向管理性质的行为属于(公务行为),具有平等有偿特点的行为一般是(民事行为)。
5
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民主原则)(效率原则

6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
7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
8
行政赔偿的责任形式是(损害赔偿)。
9
(行政侵权行为)是构成行政赔偿责任的首要条件。
10
行政诉讼参与人包括(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11
当事人在不同的诉讼程序中有不同的称谓。在第二审程序中,称为(上诉人)和(被上诉人)。
12
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原告。
13
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不得以调解为必经审理程序及结案方式。但是,(行政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

14行政判决分为(一审判决)和(二审判决)。

二、选择:

1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AB)。
A
行政相对方是不可少的B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C必有一方是国家行政机关D权利义务关系是平等的

2下列各项中,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D)。
A
乡镇人民政府B公安派出所C街道办事处D公安局法制科
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职权的是(D)。
A
行政处罚权B行政复议权C行政指导权D行政审判权
4
甲乙二人的违法事实和情节相同,但公安机关对甲裁决拘留,而对乙只罚款50元,这显然是不公正的。这种行为属于(BD)。
A
不同情况,相同处罚B同等情况,不同处罚C违法行为D违反公正的程序。
5
李某是县办公室的安全保卫干部,被借调到县公安局,在借调的一次执行任务中,违法剥夺某人人身自由。在这里,(B)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A
县办公室B县公安局C县人民政府D县人事部门
6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AB)人民法院管辖。

A被告所在地B原告所在地C公安机关所在地D原告选择
7
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是基于亲权或监护权而产生的,因而其在诉讼中居于(AB)的诉讼地位。
A
与被告相类似B与原告相类似C核心D主导
8
行政诉讼第三人包括(ABD)。
A
原告B被告C代理人D第三人
9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有(BC)。
A
人民法院B诉讼参加人C诉讼参与人D人民检察院
10
决定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A)。
A
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决定一律不准上诉
B
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决定之日起10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C
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决定之日起7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D当事人不服时,有权在接到决定之日起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名词解释

1.行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简称法律事实。

2.资格许可:是允许其享有某种资格或具备某种能力的许可。

3.要式行政行为:指必须根据法定方式进行或者必须具备法定的形式才能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4.行政不当:也叫行政失当,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执行行政管理过程中作出的行政行为合法但不合理。

四.简答

1.行政法的法源的形式有哪些?

答:行政法的法源共有以下表现形式:(1)宪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一切立法的根据。我国宪法所包含的行政法规范主要有: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组成及基本职权、职责的规范;关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活动基本原则的规范;关于公民在有关行政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的规范。(2)法律。作为行政法主要渊源的法律,有两种情况:一是某一项法律的全部法律规范都属于行政法规范。二是某一项法律,只有其中一部分和某一条款属于行政法规范,其他部分或条款属于其他性质的法律规范。(3)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这是行政法最主要的渊源,但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并不全部是行政法规范,它们也可以是其它部门法的渊源。(4)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行政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与行政法有关的法律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和地方解释。此外,我国政府所签订、加入或承认的国际条约,以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布的法律文件,其中涉及行政内容的也是行政法的法源。

2.行政许可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2).行政许可的内容是国家一般禁止的活动.(3).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赋予行政相对方某种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具体行政行为.(4).行政许可是一种外部行政行为.(5).行政许可是一种要式行政行为.

3.一般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答: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目前一般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1)报告工作。听取、审查报告,是上级政府监督下级政府、各级政府监督其工作部门执行情况的主要方式。(2)执法监督检查。执法检查大致有三类:一是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二是单独检查和联合检查。三是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3)审查批准。审查批准是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的普遍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如对财政预算、决算、账册、报表等进行审阅核对并加以确定的行为。(4)备案。备案是根据法律规定或上级行政机关要求,监督对象将其他规范性文件或某些重大行政行为的书面材料报上级行政机关供其了解情况的行为。(5)行政复议。行政复议制度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实施行政法制监督的一项重要制度。(6)惩戒。惩戒处分分为两种:一是对行政机关适用的。另一种是对违法机关的领导人或直接责任人的行政处分。

.论述

1.行政主体的特征。

:(一)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
(二)行政主体是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三)行政主体是能够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2.论述追偿制度与赔偿制度的关系

答:追偿,是国家向行政赔偿请求人支付赔偿费用以后,依法责令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公务员,受委托组织和人员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的法律制度。追偿制度与国家赔偿制度是直接有关的,追偿制度本身并不是与国家赔偿制度同时发展的,而是国家赔偿制度发展完善的一个重要体现。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人员或受委托的组织和个人承担部分或全部赔偿费用,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有关机关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分析

行政复议法第12条规定,对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根据该条规定,市自考办作出决定处罚考生,考生可以向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省自考委申请行政复议.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