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汉语专题(2)》资源 > 电大资源网1082《汉语专题(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

电大资源网1082《汉语专题(2)》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

最近更新:2020-04-11
100

 《汉语专题》(2)作业三(语法部分)参考答案

 一、填空(20分)

1、古代汉语的名词有两项基本的语法功能是现代汉语名词不具备的,一是作判断句谓语,二是作状语。

2、在先秦汉语里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3、古代汉语没有数的语法范畴,人称代词在形式上没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

4、由于谓词性代词的意义相当于一个述宾结构,故称为谓词性代词。

5、基数词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都要加“有”字。

6、古代汉语的副词一般只能作状语,不能作其他句法成分。

7、介词多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成的一类词。

8、从位置上看,古代汉语的语气词有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句末语气词三类。

9、句末语气词“矣”表示对动态变化的报道。

10、分析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词序,二是句法结构直接成分间的结构关系,三是句法结构的语法性质。

11、古代汉语连谓结构两项之间往往有连词,而现代汉语一般没有。

12、古今汉语的叙述句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词类活用、语序、被动句三方面。

二、名词解释:

1、意动动词:是及物动词的小类,它的语义特征是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认为宾语是某类人或事物。它都是由名词或形容词活用而成的动词,不可能是本原属于动词词类的动词。意动动词所带的宾语称为意动宾语。

2、无定代词:有“或”和“莫”。这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指示代词,没有确定的指代对象,“或”是肯定的,意为“有的”“有人”“某人”;“莫”是否定的,意为“没有什么”“没有人”。它只能作主语。“或”单用一般都是指人;“莫”单用一般指人,表示广泛的否定。

3、表敬副词:它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副词,一般都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说话人对听话人表示敬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敬辞向对方表达敬意,另一种是用谦辞表示自谦,这是间接向听话人表达敬意的方式。

4、转指:是指谓词性成分由陈述转而指称动作行为的施事者或受事者,或者说谓词性成分转指化以后就“提取”了原谓词性成分的施事或受事。

5、自指:指谓词性成分没有转指动作行为的施事者或受事者,只是自身一般地事物化了,不再是一个陈述。

三、问答题(30分)

1、举例说明判断性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标准。

1)形容词后带有宾语: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如形容词后面有宾语说明它活用作动词了。

2)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代词是不受别的词修饰的,形容在代词前,只能构成述宾结构,由此可判断出这个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了。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史记·淮阴侯列传》)——“以……为奇”义。

3)形容词出现在助词“所”之后:助词“所”经常与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行为的对象,因此“所”字后面的形容词,也就活用作动词了。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庄子·盗跖》)——“认为高的”义。

4)形容词出现在助动词“能”“可”“足”等后面,活用为动词:因为助动词一般只修饰动词,所以,可判断出它后面的受它修饰的形容词也就活用作动词了。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天论》)——“使……贫”。

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荀子·修身》)——“枯竭”义。

子胥比干,皆不足贵也。(《庄子·盗跖》)——“成为显贵”义。

2、举例说明助词“之”和连词“之”的差异。

“之”是一个很特殊的连词,只之大致能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的”,但二者有明显的差别,“的”总是粘着于其他成分,是定语的后附性成分,而“之”是介接性的,总是插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也就是说,连词“之”的语法分布是“定语++中心语”。如: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逍遥游》)

而助词“之”的语法分布是“主语++谓语”。“之”字结构是指称化的主谓结构,它不会提取与谓语核心动词相关的成分,只是表示原主谓结构自身事物化、事件化,因而“之”字结构都是自指的,它的语法性质是谓词性的。如: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举例说明判断句的表达功能。

1)表示类属关系,即主语表达的人或事物属于谓语所表达的人或事物的同类,如:

陈胜者邮电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2)表示等同关系,即主语表达的人或事物就是谓语所表达的人或事物,如: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3)表示比喻关系,即主语表达的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就像谓语表达式的人或事物一样,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4)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某种复杂的语义关系,即说话人把复杂的表达式内容,用判断句的形式表达出来,以求达到强烈确认的表达效果,如: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5)谓语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如: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斫也。(《庄子·养生主》)

4、举例说明如何识别一个句子是主动意义还是被动意义。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考察和识别一个句子是主动意义还是被动意义:

1)谓语动词如果是表示人的动作,而主语却是一个非指人的名词,那么,这个句子是被动句,如“草犹不可除”,动词“除”表示人有意识的动作,而主语“草”是一个非指人的名词,所以句子是被动意义。

2)谓语是及物动词,从表面上看主语也可以认为是这个及物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但是谓语动词后没有宾语,并且也无法补出宾语,在这种情况下,句子是被动意义,如“文王拘”“屈原放逐”,“拘”和“放逐”都是及物动词,主语“文王”“屈原”脱离具体语境也可以认为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但是两个句子动词后都没有宾语,并且在具体语境中也无法补出宾语,因此,“文王”和“屈原”只能是受事主语,两个句子都表达被动意义。

3)在主动宾完备的句子里,如果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属于主语所表达自身的一部分,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又是对主语不利的,句子一般也是表示被动意义的,如“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中,“孙子膑脚”是主动宾完备的句子,宾语“脚”是主语“孙子”的一部分,“膑”是刑罚动词,表示对孙子不利,孙子不可能对自己施以“膑”刑,所以句子是表示被动意义的。

以上所列的三项识别标准不是绝对的,各自都有一些例外,但这三项标准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出绝大部分无标记的被动句。

5、举例说明介宾结构作状语的单句的类型。

有三类:(1)介宾结构表示原因,如:

左右以君同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

上例介词“以”连同后面的谓词性成分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或补语,表示原因,整个句子是单句。

2)介宾结构表示假设条件,如: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梁惠王上》)

上例的“若”有人认为是连词,它连接的是假设条件分句。本教材把它处理为介词,这个介词同后面的谓词性成分一起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修饰句法核心,因而整个句子不是复句而是单句。

3)介宾结构表示让步条件,如:

纵子忘之,山川鬼神其忘诸乎?(《左传·定公元年》)

上例的“纵”意思是“即使”“虽然”,一般认为是让步连词,连接让步分句。本教材把它处理为介词,“纵”同后面的谓词性成分一起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修饰句法核心。

四、分析题(40分)

1、指出下文中的于、以、其、所的用法,是什么词,意义或作用是什么?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引介与事对象。

2)敢以烦执事:介词,引介凭借(文中省略“之——亡郑这件事”)

越国以鄙远:连词,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越国”、“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亡郑”、“陪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引介凭借(文中省略“之——郑国”)

阙秦以利晋:连词,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阙秦”、“利晋”

3)君知其难也:代词,其+名词“难处”

共其乏困:代词,其+名词“馆舍和资粮的不足”

又欲肆其西封:代词,其+名词“西面边界”

4)君亦无所害:所:助词,“所害”是转指化的结构,语义为“害的东西”,这个偏正结构的中心语是动词的宾语,定语就是动词本身。

君之所知也:所:助词,“所知”是转指化的结构,语义为“知的东西”,这个偏正结构的中心语是动词的宾语,定语就是动词本身。

2、指出下文中的“之、者”的用法,是什么词,意义或作用是什么?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王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1)诚有百姓者:代词,“名词+者”。

2)故以羊易之也:代词,代指“牛”。

3)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助词,“百姓之以王为爱”即为“主语++谓语”格式

4)彼恶知之:代词,那件事

5)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代词,代指“牛”。

6)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助词,“百姓之谓我爱”即为“主语++谓语”格式

7)君子之于禽兽也:助词,“君子之于禽兽”即为“主语++谓语”格式

3、指出下文中“者”的词性及用法

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唯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用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1)凡吏于土者:助词,“者”字结构发生转指,指“在地方上做官的人”,表示施事,句中做主语。

2)凡民之食于土者:助词,“者”字结构发生转指,指“靠种田吃饭的人”,表示施事,句中做主语。

3)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助词,“者”字结构发生自指;指“受其直,怠其事”这种情况,谓词性成分自身事物化、事件化,句中做主语。

4)有达于理者:助词,“者”字结构发生转指,指“有明白这个道理的人”,表示施事,句中做主语。

4、指出下文中的判断句和被动句,并分析其形式和功能。

公孙鞅曰:“臣闻之:疑行无成,疑事无功。君亟定变法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之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语曰:‘愚者暗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郭偃之法曰:‘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1)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负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骜于民:

被动句:固见负于世,必见骜于民,构成“见+及物动词++施事”组合,靠介词“于”来引介施事者。

2)法者,所以爱民也;礼者,所以便事也:

判断句:用“……者,……也”构成。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
《汉语专题(2)》其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