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管理哲学》资源 > 电大资源网9713《管理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

电大资源网9713《管理哲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2025年春

最近更新:2020-04-10
223

 一、填空题

1、管理哲学属于(新兴交叉)学科,正在形成和发展中。

2、管理哲学是从(世界观)高度,对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括。

3、经验管理是管理理论的萌芽时期,主要指从人类社会产生到19世纪)

4、中国古代儒家的孔子、孟子主张以(礼)治国。

5、中国古代法家提出以(法)治国。

6、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总是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

7、要成为管理主体,除了具有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之外,还必须拥有相应的(权威)

8、管理客体主要由(人、财、物)三种基本要素组成。

9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10、重视人的需要是管好人的关键。

二、选择题

1、(ABCDE2、(ABCD3、(ABCDE4、(ABCD5、(ABCD

三、名词解释

1管理哲学是研究管理领域中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学问。

2管理主体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管理素质,有一定权威,担负管理工作的人。

3管理客体即管理对象,是指进入管理主体管理实践活动领域,接受管理主体协调和组织、指挥、使用的客观对象。主要由人、财、物三种基本要素组成。

4定性思维方法是指根据事物的性质来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

四、简答题

1.管理哲学和一般哲学的关系

答: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一般哲学要概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虽然也存在于管理领域中,但没有反映管理活动的特点。管理哲学是从世界观的高度,对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括,带有管理领域的特点。(2)联系:管理哲学受一般哲学观点的指导和影响。管理哲学在建立自己的概念、范畴、基本理论时,要在一般哲学观点指导下进行,要吸收一般哲学的合理成分和有益的因素。

2.管理哲学与管理科学的关系

答: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区别:管理哲学研究的是管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是关于管理的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哲学范畴。而管理学属于具体科学范畴,它研究的是管理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具体理论、具体问题,比如,管理决策、管理目标、管理组织、管理控制等。(2)联系:管理哲学与管理科学二者之间存在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管理科学要受管理哲学的指导和影响。管理哲学研究管理领域中更高层次、更一般的共性,它注重从管理的整体性上揭示各种管理活动中深层次的本质和规律,这些本质和规律适用于管理科学和各种管理活动。

3.管理哲学的特点

答:管理哲学具有两方面特点:(1)与管理科学相比较,管理哲学属于哲学范畴,具有较高层次的概括性。(2)与一般哲学相比较,它的概括层次低于一般哲学。简言之:就理论概括层次而言,管理哲学低于一般哲学,而高于管理科学。

4.管理哲学的作用

答:(1)管理哲学能够把一般哲学具体化,成为联系一般哲学和管理科学、管理实践的桥梁和纽带,有利于发挥一般哲学的指导作用。(2)管理哲学能促进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有利于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

5.人为什么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

答:人之所以是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看:(1)从人的作用看:有了人的作用,物和财才可能成为社会生活的因素,成为管理客体。(2)从管好人的意义上看:在管理过程中,只有管好了人,才能通过人实现对物力和财力的管理。(3)从人的特性上看: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管理客体系统中,人的要素不是消极被动地适应管理主体的管理,不像管理客体中的物和财那样只是机械地接受管理。

五、论述题

1.简述的管理哲学思想要点

答: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主张以为本、正名知天命,提倡先富后教,以礼乐为教,修己治人等。在行政管理上主张施行仁政;在教育管理上主张以学为基本内容,并倡导不耻下问举一反三的学习态度和教学方法;经济管理上主张节用薄敛使命以时。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从物质利益是一切争斗的原因这一思想出发,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尚贤节用尚俭”“节葬天志明鬼等。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从生万物、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哲学思想出发,反对人为地制造出一些不符合自然规律的规则,主张自然无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提倡损有余而补不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提出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从趋利避害的人性观出发,主张法、术、势相结合的统治术,提出抱法处势的管理思想。以孙子为代表的兵家强调全局的重要性,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争取主动权;提出奇正相生的观点,着重奇正形胜的管理思想。

2.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关系

答:(1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相互区别与对立。A、二者所处地位不同:管理主体处于指挥地位,管理客体处于服从地位,形成指挥与服从的关系。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也是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B、二者存在着自控和受控的矛盾。(按:教材对管理主体的自控和管理客体的受控所作的解释值得商榷。)

2)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相互依赖、相互统一。A.二者互为前提,离开一方,另一方不复存在;B.二者的区分具有相对性:(a)在管理活动中,人既可以作为管理主体,也可以作为管理客体。(b)在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管理主体,在另一时空条件下则可能成为管理客体。(c)每一个人既可以把自己当作管理主体,也可以把自己当作管理客体。C.二者的相互作用使管理客体不断凝结为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东西,不断转变为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从而实现管理目标。

3.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法

答:1)矛盾分析的思维方法:A、矛盾的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B、矛盾的特殊性:每一事物的矛盾在存在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各不相同,各有自己的个性;C、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2)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思维方法:A.两点论:(a)存在于同一事物的诸矛盾中,有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分;(b)在同一矛盾的两方面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B.重点论: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中要着重抓主要矛盾的解决,在同一矛盾中要着重抓矛盾的主要方面的解决;C.两点论和重点论要相结合、相统一:在抓好主要矛盾解决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要注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转化。(3)联系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A.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一种客观存在;B.联系的普遍性:a、任何事物内部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的b、任何事物和周围其他事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c、每一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也是相互联系的。(4)过程论的思维方法。A.任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B.事物变化和发展的状态:量变到质变;C.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