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管理思想史》资源 > 电大资源网1149《管理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

电大资源网1149《管理思想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

最近更新:2020-04-08
465

 作业3(七、八、九章)

一、           填空题

1、《人类动机理论》    2、埃德加沙因       3、非正式组织      4、社会关系计量学     5、对人的关心    6、最好的    7、发言人    8、对人的领导  

 9、系统论   信息论 控制论

二、           选择题

1A    2B    3D    4A    5D    6D  7D   8A   9A   10A

三、           名词解释

1、  Y理论:麦格雷戈提出的建立在对人的特性及其行为动机的更为恰当的认识基础上的关于人员管理工作的新理论。他把Y理论叫做“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结合”,认为它能使组织的成员在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最好地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

2、  管理方格论: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等人1964年指出,企业中的领导方式,存在着对“人的关心”和“对生产的关心”两种不同的结合。他们提出的管理方格法,主要是为了避免在企业管理的领导中趋于极端的方式,即或者是科学管理,或者是人际管理;或者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人为中心;或者以X理论为依据,或者以Y理论为依据。应该采取各种综合领导方式,该领导方式可用方格表示:纵轴表示对人的关心,自下而上,关心的程度由低而高;横轴表示对生产的关心,自左而右,关心的程度由低而高。共有81个小方格,代表着81种“对生产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这两个基本因素以不同的比例相结合的领导方式。管理方格论可用来培训管理人员。

3、  突变理论:突变论是研究客观世界非连续性突然变化现象的一门新兴学科,自本世纪70年代创立以来,十数年间获得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突变一词,法文原意是灾变,是强调变化过程的间断或突然转换的意思。突变论的主要特点是用形象而精确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和预测事物的连续性中断的质变过程。

突变论的创始人是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突变论认为,系统所处的状态,可用一组参数描述。当系统处于稳定态时,标志该系统状态的某个函数就取唯一的值。当参数在某个范围内变化,该函数值有不止一个极值时,系统必然处于不稳定状态。雷内·托姆指出:系统从一种稳定状态进入不稳定状态,随参数的再变化,又使不稳定状态进入另一种稳定状态,那么,系统状态就在这一刹那间发生了突变。突变论给出了系统状态的参数变化区域。

突变论提出,高度优化的设计很可能有许多不理想的性质,因为结构上最优,常常联系着对缺陷的高度敏感性,就会产生特别难于对付的破坏性,以致发生真正的灾变

四、           简答题

1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马斯洛于1943年和1954 年先后发表了《人类动机理论》和《动机和人》两部著作,阐述了他的需要理论。马斯洛也认为,人有各类需要,人的行为过程就是需要满足的过程。

1.人类需要是有层次的。马斯洛把人的各种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即生理上的需要、安全上的需要、感情和归属上的需要、地位或受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这些需要的层次并不都是一定按这个顺序,有时候人的需要是模糊不清的,对某种需要表现的强度也不一样,需要因人而异。

3.人们一般按照这个等级系列从低级到高级地来追求各项需要的满足。

4.一般讲来,只有在较低级别的需要得到合理满足以后,较高级别的需要才会发展起来,起推动作用。但当较低级别的需要受到威胁时,也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5.人的需要还带有发展的、动态的性质。同年龄和地位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关。

2、权变管理理论在组织结构方面的观点:权变理论学派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点是,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式系统,是一个受外界环境影响而又对外界环境施加影响的系统。

按照生产系统的工艺技术复杂性和连续性的程度,可以把这种组织复杂性的结构因素分为5种:

工作的专业化程度;

程序标准化程度;

规划或信息正规化(以书面形式记录)程度;

集权化程度(由具有正式决策权力的等级层次数目来判断);

权力结构的形式(由管理幅度和等级层次数目来判断)。

权变理论学者研究发现,组织面貌同企业的规模大小和企业对其他单位的依赖程度是密切相关的。

3、简述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特征:现代管理理论的各个学派,虽各有所长,各有不同,但不难寻求其共性。现代管理理论的共性实质上也就是现代管理学的特点,它们可概括如下一些方面。

1.强调系统化。系统化就要求人们要认识到一个组织就是一个系统,同时也是另一个更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现代管理论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来指导管理的实践活动。

2.重视人的因素。人是生活在客观环境中的,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管人。重视人的因素,就是要注意人的社会性,对人的需要予以研究和探索,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尽最大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3.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也就是在不违背组织原则的前提下,发挥非正式群体在组织中的积极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非正式组织是人们以感情为基础而结成的集体,这个集体有约定俗成的信念。

4.广泛地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这样以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

5.加强信息工作。现代管理理论强调通讯设备和控制系统在管理中的作用,所以如何采集信息、分析信息以及有效、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和使用信息,以促进管理的现代化,成为现代管理论的重要研究课题。

6.把效率效果结合起来。

7.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现代管理理论来自众多的人们的实践,把实践归纳总结,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将不断发展。

8.强调预见能力。社会是迅速发展的,客观环境在不断变化,现代管理论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以保证管理活动的顺利进行。

9.强调不断创新。管理就是创新。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者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变革,从而使组织更加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10.强调权力集中。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现代管理论认为组织中的权力应趋向于集中。管理者通过有效的集权,把组织管理统一化,以达到统一指挥、统一管理的目的。

五、           论述题

1、  联系实际论述期望理论的应用价值: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人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或努力程度是效价和期望值的乘积。当行为者对某项活动及其结果的效用评价很多,而且估计自己获得这种效用的可能性很大,那么领导者用这种活动和结果来激励他就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弗鲁姆的期望机率模式表示:激励力=某项活动成果的吸引力期望机率

1某项活动成果的吸引力即一个人对某项活动可能产生的成果的评价。从逻辑上讲,某项活动成果对一个人的吸引力的大小,会激励他去实现、或不去实现这项活动。一定大小的负的吸引力(即排斥力)也会从反方向产生同等程度的激励作用。

2期望机率即一个人对某项活动导致某一成果的可能性大小的判断。它是个人主观的估计和评价,同客观上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无关。至于它是否对个人起激励作用,以及所起激励作用的大小,也以这种主观判定的期望机率为依据。

3激励力是促使一个人采取某一活动的内驱力的强度。所以,为了激励职工,企业管理者应该一方面使职工了解某项活动成果的吸引力大小,并尽可能加大这种吸引力;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帮助职工实现其期望,提高其期望机率,以便提高激励力。

2、  论述造成各种管理理论和管理学派相互盘根错节的这一现象的原因。

孔茨在他的《管理理论丛林》一文中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它们是:

1.语义上的混乱。在管理学中,存在着严重的语义混乱现象。如管理一词,多数人都同意是指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道去完成工作。但这里说的别人是指正式组织中的人,还是所有群体活动中的人,就有不同的解释了。

2.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这样,就降低了管理理论的科学价值,不能对实际管理人员起指导作用。

3.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先验而加以抛弃。比如法约尔、厄威克、古利克等人将管理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提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分析和见解,却被人认为是先验的假设而加以抛弃,这只会造成管理学理论上的混乱。

4.曲解和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当代的某些管理学者往往把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加以曲解,认为只不过是老生常谈而予以抛弃,然后提出一些貌似不同的原则。其实,这些原则正是前人早已发现的基本原则,只不过是用不同的话语表述出来而已。

5.管理大师缺乏沟通。孔茨在1980年发表的《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进一步指出,在本世纪早期从事管理理论的研究和著述的,都是有实际管理经验的人员,而从50年代中期以来,从事管理理论研究的主要是高等学府中受过专门训练但却缺乏实际管理经验的人。这有点像医学院中教外科学的教授,却从来不曾给病人做过外科手术,于是难免造成混乱,并失去实际管理人员的信任。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
《管理思想史》其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