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城市管理学》资源 > 电大资源网《城市管理学》形考作业二

电大资源网《城市管理学》形考作业二

最近更新:2020-04-06
1124

 

围绕科学发展观与城市管理这一主题,自行选择论述角度,撰写一篇不低于2000

字的论文。

本题主要考核同学们的综合分析、灵活运用能力。主要在同学们学习完第三章之后完成。

首先,同学们要认真审题。

本题就是要同学们写一篇论文,字数在2000字左右。论文的主题可以是和科学发展

观与城市管理有关的内容。由于科学发展观包含的内容很多,城市管理的内容也很多;因

此,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写作。

其次,弄清楚论文的文章结构。

论文应包含三个部分:

1.论点:即你该篇论文要论述的问题。

2.论据:即选用的证明你的论点的事实、数据等证据。

3.论证:即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再次,这篇小论文在写作中要注意:

1.内容是和科学发展观与城市管理有关的,深入分析;切忌浮于表面。

2.既要结合实际,又要运用本门课程中所学的理论。

3.要谈出自己的看法,最好是新颖的;但是一定要有理有据地进行论证。

4.题目自拟;最好不用科学发展观与城市管理这个题目,因为太大。

 

除了教材中的内容以外,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补充的知识点:

一、发展观的变迁

1.发展的涵义及其演变。

所谓发展,其目标是使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和公民权利的需要与欲望方面得到持续提

高。经济增长所强调的主要是物质生产方面的问题,而发展则是从更大的视野角度研究人类

的社会、经济、科技、环境的变迁、进化(或进步)状况。发展所要求的是康乐,是人的潜

力的充分发挥,发展的涵义不仅在于物质财富所带来的幸福,更在于给人提供选择的自

,即人的个性的创造性的公平、全面发展的自由。

发展是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进程而变化的,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人们

对发展的理解是走向工业化社会或技术社会的过程,也就是强调经济增长的过程,这一时期

从工业革命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前。第二阶段到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工业化进程,人

们将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和整个社会的变革的统一,即伴随着经济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法

律变革的经济增长过程。第三阶段,在1972年联合国斯德哥尔摩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

以来,人们将发展看作是追求和社会要素(政治、经济、文化、人)和谐平衡的过程,注重人

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第四阶段,80年代后期以来,人们将发展看作是人的基本需求逐

步得到满足、人的能力发展和人性自我实现的过程,以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和在全球取得共

识为标志。

2.发展与增长的关系。

经济学有时把发展增长作为同义词使用。现代发展理论认为,发展是社会、

经济、政治三者相互联系的进步过程。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对发展的定义是:发展就是

经济和社会循序前进的变革。狭义理解,发展进化又是同义词。增长主要是

指国民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是以产出的量的增加作为目标和衡量尺度的。发展比之

增长具有更广泛的涵义,既包括增长所强调的产出的扩大和增加,同时也包括生产和分配的

结构与机制的变革,社会和政治的变迁,人与自然的联系,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以及发展的自由选择和机会公平,等等。发展强调的是经济、社会、政治的的变迁或

进化。增长要求回答有多少,发展则既要回答有多少,还要回答有多好。发展与

增长存在逻辑上的联系与统一。没有进化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同样,没有量

的增长的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对发展说,增长是最基本的,但是过份重视增长或过份强调

发展都会导致发展的不平衡,妨碍未来进步。

3.新旧发展观。

传统的关于发展的观点是线性的。它假设只有一条单一的轨道供所有的国家循其发展。

那些在这一轨道上落后的国家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赶上其它国家,于是最便利的发展方法就

是仿效那些走在前面的国家。资金和技术的转化就是达到这一目的手段。传统的发展观鼓励

发展中国家摒弃他们的传统。新的发展观注重多样性:即有可能存在许多并行的发展轨道。

在很多层次上,即使有共同的长期的发展目标,不同的国家很可能会找到实现这一目标的不

同路线。这就促使对创新能力而非效仿能力加以鼓励。传统并不是一种依靠而是一种财富。

新的发展观还将人的能动作用放在中心位置,重视人类的自身发展、教育以及建立使协同工

作更加有效的体制。发展所依赖的资本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资本,而非物质资本。

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

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中国实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提出来的,切合当代世界发展趋势

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

的发展观,促进经济让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说:“树立和

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

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20多年改革开放启示我们: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不是单纯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而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仅要有利

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要有利于全面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要求,实现社会和谐与

全面进步。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鲜明提出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城乡发展,是从全局出发看三农,抓住了要害和关键,必将有利于逐步改变城

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新阶段社会经济发

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 展,切实关注和解决诸如失业、贫

困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统筹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

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课题。五个统筹的思想体现了经济社会和

人的全面发展观,丰富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总结起来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正如曾培炎同志所概括的,它包含以下五个方面: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促进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的;保持

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实行统

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详见浙江绿谷网/网上党校相关栏目文章)。科学发展观

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

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实践

科学发展观虽然是在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正式提出的,但其精神内核却早已贯穿在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行动中。一年多来,新届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统筹安排国内

外各项工作,推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表现出亲民务实的良好作风,赢得了国际国内的普

遍认同。

(1)2003年初,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保障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文件,针对部分单位和

一部分雇主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以及在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的歧视性做法,作出了明

确要改正的指示。年底,又掀起了规模浩大的清欠行动。此举得到了数千万农民工的普遍欢

迎。

(2)20034月,孙志刚事件发生后,国务院专门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废止收容遣送条

例,对流浪乞讨人员,实行救助服务,社会各界反应热烈。

(3)“非典疫情,是2003年发生的一次特殊而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痛定思痛,

其中的教训也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其中之一是从一个侧面论证了党的十六大指出的:经过

20多年的奋斗,我们实现的总体小康目标,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很不平衡的。尤其

是在社会事务领域,管理意识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已经是多年的事实。因此,抗击非典

取得决定性胜利后不久,中央就提出要贯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

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方针。

(4)2003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到统筹城乡

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的要求,总起来说,就是要树立新的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5)改进GDP核算和数据发布制度。今后各省、区、市要统一使用人口统计中的常住人

口计算人均GDP,并对历史数据做同口径调整;过去采用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的地区,作

为过渡性措施,可在两年内同时计算两种口径的人均GDP,两年后取消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

GDP

(6)2003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正确

的政绩观。科学发展观必须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前提,才能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7)20041月,国务院发布了推进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的九条意见,首次明确指出。

要保护投资者特别是社会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重视资本市场的投资回报。要采取切实措

施,改变部分上市公司重上市、轻转制,重筹资、轻回报的状况,提高上市公司的整体质量,

为投资者提供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增加财富的机会。

(8)2004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发布。这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首次发布有关农民增收的一号文件,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

思路和总体要求。即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继续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

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继续

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一号文件体现了坚持

人为本,体现了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从上面简单的回顾可以看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工作一年多来取得的最重大成就之一,就

是提出和实践新的发展观。2004年必须在新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把五个统筹工作做好,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开好局

参考论文: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城市管理工作

 

 

作为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应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坚持做到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法为民,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利益观。在城市管理中,要

从洪湖的宏观和微观经济来综合管理城市,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解决多头执法、重复

执法入手,改革管理体制,拓宽管理模式,在硬件上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资,全面促进洪湖

形象实现质的飞跃。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指导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理论武器,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城市管理的工作产生根本性、全面性

的影响。因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城市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和本质

 

以人为本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五个统筹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

质要求,是城市管理的全部内容,在城市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严格按照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要求,做到立党为公、执法为民,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想百

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要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尊重劳动者的生活和生存权利,

保障他们享有的自由。作为执法部门,要树立正确的权利观,把人民赋予的权利用来对人民

负责,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不能置群众的生存发展而不顾,不考虑群众的心理承受能

力,乱收费、乱罚款。城管部门面对着社会的各个阶层,特别是一大批失业下岗人员,当前

洪湖经济落后,工矿企业破产倒闭,为了谋生计,有的占道为市,有的流动经营,严重影响

洪湖的市容环境卫生,影响了洪湖招商形象,面对这柄双刃剑,城管部门一方面坚持文明执

法,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规范法律程序,实行柔情操作。对极少数家庭特别困难的,

帮助其办理最低生活保障,为其解决后顾之忧;二是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兴办市场,并以

最低的市价让经营户入场,这样既盘活了经济,减少了占道经营,同时减少了城管工作的矛

盾,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达到了共赢的效果。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更是城管工作坚持的根本原则。

 

二、加强城市管理,必须走科学发展之路

 

城市管理是一项系统、复杂、长期的人文工程,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的加速器和助力剂,它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在

当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不断丰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的基础条

件下,坚持城市管理科学发展就是坚持走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之路,按照三个代表的重

要思想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00435,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改革行政执法体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和

行政处罚权,推进综合执法试点,解决多头执法和乱罚款问题。2002年,国务院就如何加

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出台了国发2002<17 >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

作的决定》,它为城市管理明确了科学的发展观。它的范围主要包括: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

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强制拆除不符合城市容貌标准、环境卫生标准的

建筑物和设施;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或者部分行政处罚权;城市

绿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

行政处罚权;环境保护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部分行政处罚权;工商行政管理

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对无照商贩的行政处罚权;公安交通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

规章规定的对侵占城市道路行为的行政处罚权。随后20032月日,中央编办、国务院法

制办联合下发了中编办发2003< 4 >号文件《关于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执法试点

有关问题的通知》。目前全国已有许多县、市、区开展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试点,这是

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步伐。城市管理要跟进,洪湖经济要发展,必

须走综合执法之路,这样才能杜绝多头执法、重复收费,才能彻底改善洪湖经济环境

 

三、加强城市管理,必须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统筹兼顾。经济社会是物质基础,是上层建筑,城

市管理是建立在经济社会的基础上,城市管理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影响着城市

管理的进程,两者如何做到有机结合,予认为必须在城市管理工作上一是不能贪大求远,要

密切结合洪湖市经济的实际情况,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建城区格局、行政区划分、基础设施

建设、人民生活需要来综合平衡,不能凭一时长官意识,脱离当前实际,乱审批、乱规划、

滥圈地,造成城市配套不合理,城市建设无规模;二是要尽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

功能的利用率,对破损路实行完全修复,整修断头路,完善主路、主干道的路坎、路坡、路

肩建设,对示范街实行分段的彩板铺装,对园林花草树木实行整枝修剪,以共同达到整齐划

一,对主干道花带进行拆除,对人行道实行重新均匀划分,解决人行道东高西低,南宽北窄

的问题。

 

城市管理是一门科学,我们必须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理论来指导我们实际的工作,从

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才能不断掌握城管工作的精髓和实质,才能实现城管工作质的飞跃。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
《城市管理学》其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