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基础》形成性考核(一)答案
以下三个讨论题目,三选一。
1、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2、“互联网+”环境下政府服务模式转变的动因。
3、新技术环境下电子政务发展环境面临的变革。
考核形式及要求:从以上3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进行小组讨论。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要提交字数不低于500字的讨论提纲,提纲需要包括以下内容: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的提纲给每一位学生评分。
【参考答案】
以下是为【“互联网+”环境下政府服务模式转变动因】的小组讨论提纲,包含个人提纲、实际案例及整合后的小组提纲:
个人讨论提纲
一、技术革新驱动
1.大数据技术实现精准决策
-人口、经济数据实时分析能力提升
2.移动互联网普及需求
-2023年手机网民达10.9亿(工信部数据)
3.区块链技术保障政务安全
-电子证照防篡改系统应用
二、公众需求升级
1.年轻群体数字化生存习惯
-90%受访者倾向线上办事(2022政务服务报告)
2.个性化服务期待
-企业开办”套餐式”服务需求激增
3.透明化监督诉求
-政府预算公开平台访问量年增35%
三、体制机制改革要求
1.放管服改革深化
-行政许可事项5年精简45%
2.跨部门协同需求
-市场监管需打通15个部门数据壁垒
3.绩效考核指标变化
-线上办结率纳入部门考核体系
四、效率提升压力
1.突发事件应对考验
-疫情期间健康码日均调用30亿次
2.行政成本控制
-电子证照节约纸张成本超10亿元/年
3.国际营商环境竞争
-世界银行政务服务效率排名提升要求
联系实际案例:
-浙江”浙里办”APP集成800余项服务,用户突破4500万
-深圳”秒批”系统实现企业注册自动审批(3分钟办结)
-上海”一网统管”城市运行系统日均处理事件5万件
小组讨论后整合提纲
一、核心动因体系
1.技术推力(权重30%)
-5G/云计算基建完成(建成162万5G基站)
-AI审批系统错误率降至0.05%
-政务云平台覆盖率超90%
2.需求拉力(权重35%)
-网民规模10.67亿(CNNIC第51次报告)
-线上办事接受度达78%(较2019年提升40%)
-企业数字化转型率超60%
3.政策压力(权重25%)
-“十四五”数字政府建设指标
-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全覆盖
-数据共享责任清单制度
4.国际引力(权重10%)
-联合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排名
-RCEP数字贸易规则对接
-全球数字政府建设浪潮
二、创新驱动机制
技术-需求双螺旋模型:
政务服务APP迭代周期从年缩短至季度
用户差评→算法优化→功能升级闭环
三、典型实践案例
1.北京市”接诉即办”系统
-整合12345等38条热线
-响应时长缩短至12分钟
2.广东省”跨省通办”体系
-与9省市实现148项服务互通
-累计办理量超200万件
3.杭州市”亲清在线”平台
-政策资金”秒兑付”模式
-2022年兑付资金83亿元
四、现存挑战
1.数字鸿沟问题
-老年人专属通道覆盖率仅41%
2.数据安全风险
-2022年拦截政务系统攻击2.4亿次
3.标准规范滞后
-32%跨省事项存在标准差异
五、优化路径建议
1.建立动态需求感知系统
2.构建政务数字孪生平台
3.完善数字政务服务立法
4.培育政企协同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