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区域经济学》资源 > 电大资源网《区域经济学》终结性考核及答案(课程号:99999)

电大资源网《区域经济学》终结性考核及答案(课程号:99999)2025年春

最近更新:2024-11-30
94

终结性考核

1.关于区域经济的特点,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5)0分(难易度:易)

A.一个地区的发展可以借鉴其他区域的经验,但都必须与当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才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体现的是区域经济的区域性特点。

B.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要求决策者在区域投资的问题上,要兼顾公平和效率。

C.区域经济具有很强的连续性,这决定了发展战略规划不能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去制定。

D.区域之间在发展上如果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则开放程度会更高

2.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包括()、区域政策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

A.供给学派

B.古典学派

C.新经济地理学派

D.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3.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的前提条件不包括()

A.研究的区域是一块均质的平原,其上人口均匀分布,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方式完全一致

B.有一个统一的交通系统,对同一等级规模的城市的便捷性相同,交通费用和距离成正比

C.在均质的平原上,沿任何方向运输条件都相同;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分布

D.平原上货物可以完全自由地向各方向流动,不受任何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限制

4.区域产业结构多层次分析包括()、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分析、农轻重产值结构分析、农业行业结构分析、工业结构分析、生产要素密集度结构分析等

A.区域社会总产值结构分析

B.产业的比较优势度

C.产业专门化率

D.产业结构变化率

5.根据节点、轴线和域面的不同组合,形成的空间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节点与节点共同组成的空间系统是城镇系统

B.由节点和域面组成的空间系统是城乡系统

C.由轴线与轴线、轴线与节点和轴线与域面组成的系统是城市群系统

D.由节点、轴线和域面共同组成的系统,是区域空间系统

6.有关区位、区位条件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区位是一项经济活动或者经济景观在区域空间中所占据的位置

B.相对区域是区域内景观之间的位置,即一个景观相对于另一个景观的位置

C.区位条件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要素对于一项特定经济活动的条件

D.江汉大平原肥沃的土质、平整的地貌和方便的灌溉条件,使农业生产快速发展

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5)0分(难易度:中)

A.由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一定数量的企业聚集,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B.在一定市场范围内寻找生产成本最低的企业区位,是产业布局的基本规律

C.区域化的过程,是生产要素或资源向优势区位运动和集中的过程

D.技术进步和交通设施的完善,可以加强流动性因素的影响程度

8.关税同盟要求各成员相互取消外贸限制,且要求各成员规定统一的外贸税率和实行()

A.独立的关税壁垒

B.共同的外贸政策

C.具有一定协调程度的货币、财政政策

D.商品、资本等完全的自由流通

9.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包括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和人地关系理论等。

A.外部性理论

B.人口承载力理论

C.代际公平分配理论

D.资源永续利用理论

10.城市空间结构决定城市竞争力,进而决定()

A.城市空间结构

B.区域增长极

C.经济协调发展

D.区域竞争力

11.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生产要素禀赋指的是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

B.利用比较优势可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选择问题

C.增长极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产生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D.梯度推移的原因之一是低梯度地区生产费用上升,从降低生产成本角度看,要求产业向成本低的区域转移

12.关于经济特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0(计分规则:全部选对则得分)(难易度:中)

A.经济特区产生极化效应的力量是特殊制度安排

B.集聚经济效应的发生会进一步吸引生产要素的集聚,从而进一步推动特区经济的发展

C.经济特区随着自身发展,本地市场逐渐饱和,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价格逐渐上升,区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上升

D.经济特区对周边地区的技术溢出效应主要通过人员的自由流动和企业发展的示范效应等两种途径实现

13.关于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三种效应,包括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其中后两种效应起着主导作用

B.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优势体现在,强大的科技力量,便捷的交通联系,完备的基础设施与优越的写作条件,雄厚的资本,集中的消费市场

C.骨干企业的合理规模与区域聚集经济规模在向大型化方向发展,这使得发达地区在竞争中的优势下降

D.在扩散效应的作用下,处在较低发展梯度的国家,可能在简单劳动密集型工业上得到发展,而回流效应至少在竞争能力对比上,迫使不发达地区发展那些衰退部门,无法改善落后的产业结构

14.经济辐射的特点表现在()

A.经济辐射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对外开放和资源自由流动

B.辐射的速度和程度与其距离和关系有关

C.经济辐射的媒介主要是交通网、信息网和关系网等

D.经济辐射以空间和产业为途径,以资源的流动为纽带来完成

15.给定素材,请完成三道题

报道一

标题: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举办签约资金总额超2万亿元

时间:2024119

媒体:百家号

内容摘要:118日,以“投资大湾区,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在广州举办。本届大会由粤港澳三地政府联合举办,共达成签约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2.26万亿元。大会吸引中国欧盟商会、华南美国商会等外国商协会代表,以及巴斯夫、特斯拉、辉瑞等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代表参会。大会延续前两届大会的积极成果,持续吸引全球优质资源集聚大湾区,为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报道二

标题:大湾区大机遇大未来

时间:2024118

媒体:南方新闻网

内容摘要: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本次招商大会是粤港澳三地第三次携手办会,大会向全球展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果,共达成签约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2.26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从超10万亿元上升至超14万亿元,以不到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报道还提到,大湾区发展条件优越、环境一流,各项优惠政策为企业和个人带来实打实利好,粤港澳三地携手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报道三

标题: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大会举办彰显引资“强磁力”

时间:20241111

媒体: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

内容摘要: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共达成签约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2.26万亿元。大会吸引了众多外国商协会和世界500强、行业龙头企业代表参会。报道强调,政策红利不断释放,进一步强化大湾区引资“强磁场”。广东先后出台多项措施吸引外资,香港和澳门也发挥各自优势,推动大湾区高端人才流动和要素流通,共同助力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

综合题(15)

(1)关于2024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大会于2024118日在广州举办

B.大会由粤港澳三地政府首次联合举办

C.大会共达成签约项目1933个,资金总额2.26万亿元

D.大会主要吸引了国内企业和商协会代表参会

(2)粤港澳大湾区在我国发展大局中占据怎样的地位?以下哪些描述是准确的?()

A.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B.经济总量已超过全国总量的50%

C.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D.以全国0.6%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1/9的经济总量

(3)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愿景包括哪些方面?以下哪些选项可能符合?()

A.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B.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唯一引擎

C.吸引全球优质资源集聚,助力高质量发展

D.推动绿色、智能、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16.素材:《大城市边缘区城乡多维空间冲突特征与形成机制——以韶关市转溪村为例》这篇学术论文的主要观点如下:

大城市边缘区的特性:

大城市边缘区作为城乡功能过渡与要素交汇区,经济社会持续演变,空间冲突日趋激烈。这一区域具有特殊的地理和经济位置,是城乡融合与冲突的重要地带。

城乡多维空间冲突特征:

用地空间冲突:城镇用地快速增长,侵占优质区位,导致农村用地空间明显缩减,生态位不断缩窄。这种冲突体现在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和土地资源的竞争上。

经济社会冲突:城乡经济差距与冲突显著,外来企业带动作用小,村庄经济发展滞后,城乡收入和公共服务差距大。这种冲突反映了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不均衡。

生态环境冲突:城市工业等企业嵌入导致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水污染,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这种冲突体现了工业化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城乡空间冲突的形成机制:

城乡空间冲突是多维冲突的交织复合体,主要受城乡地域功能分工、乡村多元价值认知、空间组织与统筹治理、城乡协同发展制度供给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城乡空间冲突的形成和发展。

解决策略与建议:

应基于生态文明进行功能协调,促进城乡等值发展。这意味着在城乡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基于城乡统筹开展空间重构,优化三生空间(生产、生活、生态)治理。这要求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城乡融合的需求,优化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

基于共同繁荣建立协同机制,保障乡村发展权益。这需要建立有效的城乡协同发展机制,促进城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共同繁荣。

综合题(15)

(1)大城市边缘区城乡空间冲突涉及哪些维度?()

A.用地空间

B.经济社会

C.政治制度

D.生态环境

(2)以下哪些因素影响了大城市边缘区城乡空间冲突的形成?()

A.城乡地域功能分工

B.乡村单一价值认知

C.空间组织与统筹治理

D.城乡协同发展制度供给

(3)韶关市转溪村作为大城市边缘区的典型案例,其城乡空间冲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A.城镇用地快速增长,侵占优质区位

B.村庄经济发展迅速,城乡收入差距小

C.村民对公共服务满意度高

D.存在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水污染问题

 

下载地址1
3积分
下载附件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