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管理概论》资源 > 电大资源网《管理概论》形考任务3及答案-阶段性测验(一)

电大资源网《管理概论》形考任务3及答案-阶段性测验(一)2025年春

最近更新:2024-11-29
60

 

管理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

阶段性测验(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管理成为一种专门的社会活动是从()开始的。

A、原始社会B、奴隶制社会C、封建社会D、近现代社会

2、以下()不是管理行为特点的正确描述。

A、管理是一种感性行为

B、管理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行为

C、管理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影响的双边行为

D、管理就是对人、财、物等各个要素进行合理的搭配、组合的行为

3、根据法约尔的观点,以下()是管理的协调职能。

A、探索未来,制定行动计划

B、建立企业的物质和社会的双重结构

C、连接、联合、调和所有的活动及力量

D、注意是否一切都按已制定的规章和下达的命令进行

4、根据罗宾斯的观点,()是管理的首要职能,一切管理活动从此开始。

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

5、以下()不是古典管理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C、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D、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6、“凡是权力行使的地方,就有责任,应该规定其责任范围,使权力与责任统一起来”,这体现了法约尔提出的()原则。

A、权责统一B、劳动分工C、统一指挥D、等级制度

7、科层制组织理论是()提出的。

A、泰罗B、法约尔C、韦伯D、巴纳德

8、以下()不是霍桑试验得出的结论。

A、工作条件是影响工人劳动生产率的唯一因素

B、在正式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组织

C、对职工来说,在群体中的融洽性和安全性比工资、奖金等物质因素有更重要的作用

D、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等社会因素

9、巴纳德认为,作为正式组织的协作系统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以下()不是他所说的要素之一。

A、协作的意愿B、共同的目标C、信息联系和沟通D、决策

10、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他认为决策应以“令人满意的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

A、西蒙B、巴纳德C、德鲁克D、戴尔

11、权变理论的理论基础是以“()假设”为依据的超Y理论。

A、经纪人B、决策人C、社会人D、复杂人

12、组织的各级部门自上而下实行垂直领导、不设职能部门实行专业分工的结构形式是()。

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矩阵制

13、()组织结构是在上级组织的领导下,在第二级机构按照不同职能实行专业分工,按专业分工设置若干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直接对上级领导负责,并在其业务范围内对下级有指挥、协调、监督、控制权力的组织结构形式。

A、直线制B、职能制C、直线职能制D、矩阵制

14、()是指定义组织中的职务以及履行职务所需的行为,具体包括职责是什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技术与能力等。

A、人力资源需求评估B、招聘C、解聘D、职务分析

15、根据霍兰德职业选择的相斥原则,社会型人格类型从事与其相斥的()型人格类型的职业,最难适应。

A、企业型B、艺术型C、现实型D、研究型

16、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以下()不属于保健因素。

A、人际关系B、薪酬C、政策D、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

17、根据期望理论,()反映了期望值的大小。

A、努力——绩效关系B、绩效——奖励关系

C、奖励——满足个人需要关系D、效价

18、人们将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四个因素,其中属于内在、不稳定、可控制的因素是()。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机遇

19、根据布莱克和莫顿的管理方格理论,对下属和工作都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的管理方式是()。

A1.1型领导B1.9型领导C5.5型领导D9.1型领导

20、根据费德勒的权变理论,当()时,关系导向型领导者的领导最有效。

A、领导与下属的关系恶劣或者非常友好

B、任务结构十分模糊或者十分明确

C、领导职位权力很缺乏或者很高

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任务结构、领导者的职位权力处于中等程度

二、简答题  

1、简述韦伯理想行政组织的特征及其优缺点。

 

2、简述组织五项修炼的主要内容。

 

3、简述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联系实际论述题

结合服务型领导理论,说明领导者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修养?

 

四、案例分析与思考题

中小学校的末位淘汰制

20世纪90年代,基于“强制淘汰曲线理论”的末位淘汰制引入我国,首先是在厂矿企业推行,接着是在政府部门和新闻媒体推广,然后是在中小学试行。在中小学的具体运作程序是:先制定教师绩效考核标准或教师业绩考核标准;然后,由全体教师或教师代表和所任教学生对述职对象(所有教师)逐一进行民主评议;最后,经过汇总统计,按照事先规定的比例(如5%10%),把排名末位的或排名靠后的教师予以淘汰。

倡导者认为实行末位淘汰制,可以在学校中形成竞争机制,敦促教师不断提高个人工作绩效,提高学校工作整体效率和效益。反对者认为实行末位淘汰制,不符合我国劳动法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容易产生法律纠纷;不符合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等相关规定(一旦持证上岗、受聘未满,不能随意辞退);不符合教师需求和劳动特点(知识性行业、专业性强、不易替代、创新性强、考核指标难以量化);并且我国学习组织不具备以“坦率和公开”为基石的组织文化,不利于推行强制淘汰,否则会助长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妨碍其合作,甚至在监督不力的学校中会演变为某些领导打击“异己”堂而皇之的借口,变成了某种内部利益交易。

案例分析与思考:

对于这种强迫排序、开除排名靠后的教师的做法,您如何看待其有效性和灵活性?应该如何对教师进行绩效管理?

下载地址1
3积分
下载附件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