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教育组织行为与管理案例》资源 > 电大资源网《教育组织行为与管理案例》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及答案(课程号:99999)

电大资源网《教育组织行为与管理案例》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及答案(课程号:99999)2025年春

最近更新:2024-11-29
54

第一次形成性考核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编号写在题前括号里,每题4分,共计40分)

1.以下()不是态度的心理成分。

A.认知

B.情感

C.意向行为

D.能力

2.以下()不是复杂人人性假设的主要观点:

A.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会相互结合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

B.一个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

C.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的普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D.对员工应该采取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

3.以下()不是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

A.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

B.生产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又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的人际关系。

C.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种无形的组织有其特殊的规范,对其群体成员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D.人的天性就是好逸恶劳、不愿意承担责任的。

4.以下()不是美国心理学家~McGregor提出的X理论的主要观点:

A.多数人天生懒惰,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B.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指导。

C.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与组织目标相矛盾,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目标而工作。

D.多数人能自我鼓励、自我控制。

5.以下()不属于宏观教育组织行为的范畴。

A.教育组织学习

B.教育组织变革

C.教育组织创新

D.个体行为

6.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也假定他人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人际知觉偏差是()。

A.投射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刻板印象

7.在实现集体目标时得约束和限制个人行为,这反映了人的()对组织情境中的个体行为影响。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单一性

D.家庭属性

8.有些教师会偏爱优等生,把对学生优秀学习成绩的印象延伸到对其道德品质和其他能力素质的各方面评价,这反映了以下()社会知觉偏差。

A.近因效应

B.第一印象

C.刻板印象

D.晕轮效应

9.根据海德的归因理论,外部归因是指归于个体的()本身的素质,如能力、努力等。

A.能力

B.努力

C.运气

D.动机

10.社会知觉偏差中的()使人们倾向于按自己的模样来知觉他人,而忽视或掩盖了对别人真实情况的知觉。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对比效应

D.投射效应

二、判断正误题(请在题后括号里标明“正确”或者“错误”,每题3分,共计30分)

11.A型人格的人总愿意从事高强度的竞争活动,并长期有种时间上的紧迫感。()

A.

B.

12.低自我监控者在根据外部环境因素调整自己行为方面表现出相当高的适应性,他们对环境线索十分敏感,能根据不同情境采取不同行为。()

A.

B.

13.基于文化人假设,教育组织对人的行为的塑造,也越加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提出各种样的办学理念,提炼校训和学校追求的价值观等,来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

A.

B.

14.外控者适合于要求创造性和独立性的工作活动。()

A.

B.

15.孟子的性善论与西方的“经济人”假设相近。()

A.

B.

16.对于教师这样复杂的,结构化程度低的工作,人格在其中发挥很大作用,直接影响其授课和班级管理的风格与方式。()

A.

B.

17.根据人格特质,内控者对于结构明确、规范清楚、只有严格遵从指示才会成功的工作来说,会做的更好。()

A.

B.

18.经济人假设认为领导者在了解人们合乎逻辑的行为的同时,还须了解不合乎逻辑的行为,要善于倾听和沟通职工的意见,使正式组织的经济需要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需要取得平衡。()

A.

B.

19.美国心理学家~McGregor提出的Y理论是对“经济人”观点的概括。()

A.

B.

20.自我实现人性假设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

A.

B.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21.学校管理者如何应用人性假设开展管理?

22.学校管理者如何转变教师态度?简答题(15)

 

下载地址1
3积分
下载附件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