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形考任务二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作为一个已经制造好了的小型成人降生到世界来的,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仅仅是身体大小及知识的多少而已。
2、1922年11月公布的《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是在美国资产阶级教育家孟禄影响下制定的。
3、中世纪基督教会教育的儿童观是()。
4、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的年龄分期思想主要基于其灵魂论观点,他把人的灵魂分为两部分,即理性灵魂和()。
5、古希腊学前教育的特点是都重视采用优生、优选的方法保证儿童的体质健康,()的学前教育更注重体育和德育,其儿童公有公育的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6、古希腊的学前教育以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为典型,()学前教育以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为出发点,其教育内容比较全面。
7、古希腊的学前教育以斯巴达和雅典两个城邦为典型,()学前教育服从于城邦的军事目的,教育内容十分单调。
8、古罗马著名的雄辩家和教育家()在总结罗马教育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写出了《雄辩术原理》一书。
9、张宗麟在《幼稚园的社会》一书中提出幼稚园各种活动都应当是倾向于()的,因为教育的灵魂乃在于培养适合于某种社会生活的人。
10、张雪门于1966年出版了《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一书,初步形成了他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11、张雪门的()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
窗体顶端
12、新中国成立后,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由职前培养和职后继续教育构成,其中()包括中等幼儿师范、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层次。
13、昆体良提出儿童教育应(),认为未来雄辩家的培养和教育是伴随着婴儿的出生而开始的。
14、陈鹤琴以其长子一鸣为对象,从出生时起,逐日对其身心发展变化和各种刺激反应进行周密的观察和实验,写成()一书。
15、()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
16、()一生涉足了众多的科学领域,建树颇丰。《政治学》和《伦理学》两部著作集中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
17、()以其子女为对象,研究家庭教育,写了《家庭教育》一书。
18、()的学前教育注重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教育,更为符合儿童发展的需要。
19、()主要著作《理想国》和《法律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教育学说。
20、()创办南京鼓楼幼稚园,不久又以该园作为东南大学教育科的幼教实验园地,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
21、中世纪的儿童观主要有()。
22、亚里士多德认为非理性灵魂包括两部分,即()和()。
23、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
24、在学前教育的内容方面,昆体良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双语教育问题,双语是指
25、在行为课程中,为了使幼儿获得完满的学习结果,张雪门将教学活动计划分为()三个部分。
26、张宗麟强调在实施社会化课程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培养儿童的()。
27、斯巴达的学前教育更注重()和(),其儿童公有公育的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28、新中国成立后,学前教师教育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由()和()构成。
29、柏拉图提出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30、陈鹤琴认为儿童具有()等主要特点。
三、判断题(每题2分)
31、1927年11月,以陶行知为领导的多名教育工作者在南京郊区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南京鼓楼幼稚园。
32、《儿童权利公约》的四个基本原则是指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尊重儿童尊严的原则、尊重儿童的观点与意见的原则、无歧视原则。
33、亚里士多德认为增进儿童的健康和体质是学前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
34、受性恶论儿童观的影响,人们否认儿童在身心特点上与成人的质的差异,否认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性、阶段性,忽视儿童的爱好及需要。
35、张雪门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
36、张雪门明确提出“五指活动课程”的概念是在1966年出版的《增订幼稚园行为课程》一书中。
37、昆体良支持儿童教育中的体罚现象。他认为体罚是一种正当的教育行为。
38、远古时期的学前教育以私有、私育为基本形式,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平等地对儿童实施多方面的教育,尚没有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和教师,是非形式化的教育。
39、陶行知为陈鹤琴的《大教学论》一书所作《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的序言中赞誉道:“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
40、雅典的学前教育更注重体育和德育,其儿童公有公育的思想对后世有较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