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考任务二
1.我国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的未成年人.
A.14周岁
B.15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2.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是()
A.用人单位与劳动管理部门
B.劳动者与劳动管理部门
C.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D.工会与劳动行政管理部门
3.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的范围是()
A.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
B.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财产纠纷
C.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权利和义务纠纷
D.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发生的婚姻家庭纠纷
4.《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机构是()
A.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C.人民法院
D.其他权力机构
5.劳动争议仲裁中,委托代理人的产生是基于()
A.法律规定
B.侵权
C.当事人委托
D.仲裁委员会指定
6.我国人民法院判决劳动争议案件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合议制
B.独任制
C.复合制
D.多层制
7.一般仲裁庭的组成人员是()
A.1人
B.3人
C.5人
D.7人
8.劳动争议诉讼证据的形式特征是()
A.合法性
B.客观性
C.关联性
D.主观性
9.《劳动法》专门在企业内部设置的调解劳动争议的机构是()
A.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B.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C.劳动争议协调委员会
D.劳动争议处理委员会
10.劳动争议诉讼证据的形式特征是()
A.合法性
B.客观性
C.关联性
D.主观性
11.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下列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的是()
A.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六个月金额的争议
B.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C.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条件、劳动环境等劳动标准方面发生的争议
D.因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对妇女怀孕期的规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
12.我国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合议制
B.独任制
C.复合制
D.多层制
13.两个以上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诉讼,当事人分别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该案件应当由()
A.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B.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C.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
D.几个有管辖权的共同的上级人民法院管辖
14.人民法院收到劳动争议当事人的起诉状后,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
A.在5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B.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C.在10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D.在15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15.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性质是()
A.民间机构
B.准司法机构
C.国家机关
D.特殊的事业单位法人
16.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A.5日内
B.10日内
C.15日内
D.20日内
17.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各项能作为劳动争议主体的是()
A.不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
B.所有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外国公民
C.各类独立的企业法人
D.非法组织
18.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因素的作用至关重要.
A.政治
B.经济
C.法律
D.思想
19.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的举证原则是()
A.谁主张谁不举证
B.谁主张谁举证
C.谁不主张谁举证
D.当事双方均举证
20.下列属于人民法院应当终结劳动争议诉讼的情形是()
A.作为原告的用人单位终止,无法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
B.劳动者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C.本案件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无法审结的
D.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活动的
21.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劳动争议时,实行()
A.两审复议制
B.一审终审制
C.两审终审制
D.一裁两审制
2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一定条件,下列不符合担当仲裁员条件的是()
A.曾任审判员的
B.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
C.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三年的
D.律师执业满三年的
23.仲裁委员会公告送达仲裁文书的,自发出公告之日起,视为送达的日期是()回答错误
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24.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的构成是()
A.用人单位与劳动管理部
B.劳动者与劳动管理部门
C.具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D.工会与劳动行政管理部门
25.下列关于劳动争议诉讼中的共同诉讼及共同诉讼人的说法错误的是()回答错误
A.共同诉讼是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人数在二人或二人以上,并且多数当事人一方与双方当事人之间的诉讼标的是共同或者同一种类的诉讼
B.共同诉讼是与一对一的原告和被告单独进行的诉讼相对应的复数诉讼形式
C.共同诉讼人也有必要共同诉讼人和普通共同诉讼人之分
D.必要共同诉讼是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或二人以上,其诉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共同诉讼
26.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可以引起仲裁时效中止的法定条件有()
A.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
B.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C.应当受理的仲裁申请被仲裁委员会办事机构错误拒绝受理的,经仲裁委员会事后审查认为应当受理的
D.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的
E.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和解的
27.仲裁庭审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A.举证
B.质证
C.辩论
D.调解
E.诉讼
28.我国目前解决劳动争议的主要途径包括()
A.自行和解
B.调解
C.仲裁
D.庭上和解
E.诉讼
29.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而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的有().
A.劳动者未达到法定就业年龄
B.劳动合同的内容不合法
C.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不合
D.用人单位的职能部门直接跟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E.用人单位采用胁迫手段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
30.1949年至1957年,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处于中断时期.()
A.正确
B.错误
3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2009年5月1日实施的.()
A.正确
B.错误
32.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工单位的违法用工行为属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主体适用范围.()
A.正确
B.错误
33.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内容适用范围.()
A.正确
B.错误
3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于2010年发布.()
A.正确
B.错误
35.简述申诉人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必须具备的条件。
36.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37.简述我国劳动争议会议调解的程序。
38.劳动争议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区别?
39.劳动争议仲裁当事人应履行的义务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