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三
1.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发生劳动争议,下列不属于当事人可以申请调解的调解组织是()
A.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C.企业工会组织
D.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2.劳动争议的客体是劳动争议主体的权利义务所指的对象,下列不属于劳动争议客体的是()
A.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辞职、自动离职等行为
B.具体的工资、奖金的数额
C.劳动保护用品、设施
D.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下列不能作为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是()
A.用人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用人单位工会
C.地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D.地方人民法院
4.下列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职责的是()
A.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
B.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
C.依法发出支付令
D.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
5.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哪一级组织申请调解?()
A.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人民法院
C.企业工会
D.组织单位
6.《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员应当公道正派并符合一定条件,下列不符合担当仲裁员条件的是()
A.曾任审判员的
B.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
C.具有法律知识、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者工会等专业工作满三年的
D.律师执业满三年的
7.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
A.30天
B.60天
C.90天
D.1年
8.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
A.5日内
B.10日内
C.15日内
D.20日内
9.《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
A.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30日内
B.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
C.不受法律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
D.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90日内
10.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的范围是()
A.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
B.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财产纠纷
C.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权利和义务纠纷
D.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发生的婚姻家庭纠纷
11.与其他争议相比而言,劳动争议的特征有()
A.劳动争议主体特定性
B.劳动争议主体关系双重性
C.劳动争议内容多样性
D.劳动争议影响严重性
E.劳动争议主体多元性
12.我国劳动争议处理的劳动实体法律规范包括()
A.劳动法律与劳动行政法规
B.劳动法律与法规解释
C.劳动规章
D.地方性劳动法规与劳动规章
E.劳动自治条例和单位条例
13.下列属于劳动争议处理机构的有()。
A.用人单位工会
B.用人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人民法院
E.当地人大常委会
14.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下列属于仲裁时效中断的有()。
A.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
B.当事人一方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
C.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D.由于地震、水灾等不可抗力事件
E.由于当事人突然患病住院或者深受重伤等事由,无法在时效期内提出仲裁申请
15.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行政处罚的种类主要包括()。
A.警告与通报批评
B.罚款
C.吊销劳动行政许可证
D.责令停产停业
E.征收滞纳金
16.《劳动法》于1990年发布,其中第十章对劳动争议进行了叙述。()
A.正确
B.错误
17.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A.正确
B.错误
18.国务院《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于1993年发布。()
A.正确
B.错误
1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于2005年发布。()
A.正确
B.错误
20.劳动争议处理的途径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A.正确
B.错误
21.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A.正确
B.错误
22.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A.正确
B.错误
23.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内容适用范围。()
A.正确
B.错误
24.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A.正确
B.错误
25.1956年至1987年,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处于建立时期。()
A.正确
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