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资源 > 电大资源网11289《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6试题及答案(课程号:02558)

电大资源网11289《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6试题及答案(课程号:02558)2025年春

最近更新:2023-12-07
121

 

形考任务6

 

问答题(100分,每小题20分)

题目1

如何确定一个字符是意符、音符还是记号?

字符可以分为意符、音符和记号。确定一个字符是意符、音符还是记号,需要结合具体的汉字来分析,如“木”在“桃”这个字里是“意符”,在“沐”这个字中是音符。

 

题目2

繁体字“馬”简化为“马”,所以“媽瑪碼”中的右偏旁都类推简化为“马”,这几个字写作“妈玛码”,“徹”简化为“彻”,请问“澈”中间和右边的偏旁可否简化为“切”?为什么?“澉、橄”中的字符“敢”能不能简化为“干”?为什么?

“澈”字的右边不可以简化为“切”,因为简化后会与汉字“沏”混淆。后两个字中的“敢”也不能简化为“干”,因为简化后会与汉字“汉”“杆”混淆。

 

题目3

什么是现代汉字的规范化?为什么要推行字形规范?

所谓汉字规范化就是根据汉字的发展规律,确定和推广现行汉字的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个标准去消除现行汉字使用中的一些错误,使汉字的应用复合这个标准。

 

题目4

举例说明什么是网络语言发展的补位、过滤、虚位和挤位?

语言随着交际的深入发展,总会出现语言不能满足交际需要的情况,这时就会出现词语的暂时缺位的现像,这时候我们就要想办法利用其他的词补齐,这就是词语的补位。

根据使用情况对语言的多种形式进行选择,选择那些得到公认并广泛应用的语言形式,逐步淘汰另外一些语言形式,这就是过滤。

一个词形同时代表多种意思,这就使得这个词语位置表面上具有补位词而实际上仍然空缺的情况,这就是词语的虚位。

在词语的补位阶段,由于缺乏规范和引导,各自为政,就会出现一种事物会有多种词形来表示,形成挤位现象。

 

题目5

网络语言会不会对现实语言产生负面影响?应该如何规范?谈谈你的看法。

 

下载地址1
3积分
下载附件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