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指导》资源 > 电大资源网2506《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形成性考核作业3及答案

电大资源网2506《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形成性考核作业3及答案

最近更新:2022-12-13
222

1:我们将学前儿童手工能力的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玩耍阶段(约2-4岁)、()阶段(约4-5岁)、样式化阶段(约5-7岁)。
2:学前儿童手工教学主要包含以下五个环节:一、激趣导入,二、感知与体验,三、(),四、创作与表现,五、欣赏与评议。
3:由于学前儿童注意力维持的时间较短,导入环节不宜占据过长的教学时间,通常()左右即可。
4:探索与发现环节在幼儿园手工活动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材料种类较少且不适宜幼儿使用,幼儿对手工材料的认识不足;第二();第三,刻板加入本环节,幼儿无法自主使用材料。
5:幼儿园在实践创作与表现环节时,常常出现以下问题:第一,;第二,手工表现形式单一,趣味性不足;第三,创作时教师干预过多,幼儿缺乏创意。
6:根据国内外已有学者的研究,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能力的发展可以划分为本能直觉阶段(0-2岁)、()(2-7岁)两个阶段。
7:学前儿童()教学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幼儿欣赏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激发其审美兴趣,丰富其审美经验,培养其审美情感、审美评价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
8: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化的幼儿园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应该包括整体感受、要素识别与形式分析、()、心理回忆与构思、创作与表现、作品评议六个基本环节。
9:以下属于小班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目标的是()
10:在成人的引导下,两岁以上的儿童已经开始初步关注作品的形式审美特征,具备感知、理解作品形式审美特征的初步能力,他们已经有了对线条与形状的感知、对色彩的感知、对空间构图的感知和()。
11:2-4岁的儿童由于认知水平有限,手部肌肉、骨骼发育尚不完善,他们对于手工工具和材料的性质、功用认识不足,也不能灵活地操作材料,他们对于材料的探索处于样式化阶段。
12:在直觉表现阶段,手工创作不具有目的性,儿童初步掌握拍打、撕拉等创作技法,作品效果较为凌乱。
13:5-7岁的儿童随着手部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能力的不断提高,熟练掌握了多种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创作目的性更加明确,合作能力有所提升,愿意付出努力将作品完成到满意为止。
14:在大班,在操作工具材料上提出的要求是初步掌握手工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15:学前儿童手工教学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直接用双手或操作简单工具,对具有可塑性的各种形态(点状、线状、面状、块状)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的、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
16:对幼儿作品的欣赏与评议是手工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成功的评议可以使幼儿获得更多创造的喜悦和成就感,也可以增强手工活动本身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17:科学研究显示,婴儿刚出生时没有明显的视觉偏好。
18:在幼儿园手工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教师适时进行必要的组织、引导、讲解、示范和总结,另一方面又要给幼儿提供自由探索、动手尝试、制作和表现的机会。
19:婴儿似乎天生对简单的图形有所偏爱。
20:美术作品中的要素指点、线、形、色等美学元素,形式关系指要素之间形成的审美形式,包括造型、色彩、构图及其所表现的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统一、夸张、变形等。
 

下载附件
下载题库需3积分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其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