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品属于 A.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B.N2胆碱受体阻断药 B.M胆碱受体阻断药 B.拟胆碱药 B.N1胆碱受体阻断药
半数有效量是指A.LD50;效应强度;50%的受试者有效;临床有效量的一半剂量;引起阳性反应50%的剂量
被动转运的特点是A.顺浓度差,耗能,不需载体;顺浓度差,不耗能,有饱和现象;顺浓度差,不耗能,有竞争现象;顺浓度差,不耗能,无竞争现象;逆浓度差,不耗能,无饱和现象
不属于胆碱能神经的是A.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窦房结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不属于副交感神经支配功能的是A.支气管收缩;血管收缩;唾液腺分泌增加;心率减慢;瞳孔缩小
不属于交感神经支配功能的是A.脂肪分解;瞳孔缩小;出汗增加;心率加快;冠状血管扩张
不属于毛果芸香碱不良反应的是A.心率加快;胃肠蠕动增加;加重哮喘;流涎;出汗
不属于新斯的明临床应用的是A.治疗重症肌无力;治疗腹痛腹泻;治疗术后尿潴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筒箭毒碱中毒解救
不属于乙酰胆碱激动N型胆碱受体作用的是A.运动终板去极化;肾上腺髓质兴奋;交感神经节兴奋;窦房结兴奋;副交感神经节兴奋
不属于乙酰胆碱M样作用的是A.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瞳孔缩小;心脏功能抑制;唾液分泌增加;骨骼肌收缩
不属于乙酰胆碱N样作用的是A.心率减慢;交感神经节兴奋;肾上腺髓质兴奋;骨骼肌收缩;副交感神经节兴奋
除儿童外眼科最常用的散瞳药是A.肾上腺素;匹鲁卡品;毒扁豆碱;阿托品;后马托品
胆碱能神经是指A.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合成神经递质需要胆碱;胆碱是其受体的拮抗剂;胆碱是其受体的激动剂;代谢物有胆碱
胆绞痛合理的用药是A.吗啡加阿托品;大剂量吗啡;大剂量阿托品;阿司匹林加吗啡;阿司匹林加阿托品
调节麻痹是指A.眼压过高视神经麻痹;瞳孔固定不能调节;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扁平;睫状肌松弛悬韧带拉紧晶状体扁平;睫状肌松弛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
对肾上腺髓质论述不正确的是A.主要释放乙酰胆碱;应激状态兴奋;属于胆碱能神经支配;主要释放肾上腺素;属于交感肾上腺素系统
关于肝药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只代谢19类药物 B.活性可被药物诱导 B.特异性不高 B.属P450酶系统 B.个体差异大
琥珀胆碱松弛骨骼肌的原理是 A.阻断N2胆碱受体 B.直接松弛骨骼肌 B.减少运动神经动作电位 B.减少运动神经末梢释放ACh B.持续激动N2胆碱受体
竞争性拮抗剂具有的特点是A.增加激动药剂量时不增加效应;与受体结合后能产生效应;同时具有激动药的性质;能抑制激动药的最大效应;使激动剂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可用新斯的明解救的药物中毒是A.去极化型肌松药;巴比妥类催眠药;金刚烷胺;毒扁豆碱中毒;非去极化肌松药
毛果芸香碱临床应用中错误的是A.治疗青光眼;缩瞳对抗散瞳药作用;盗汗时敛汗;阿托品中毒的解救;口腔黏膜干燥症
每个t1/2给恒量药一次,约经过几个t1/2可达稳态血药浓度 A.8个 B.5个 B.3个 B.1个 B.11个
美加明属于 A.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B.M胆碱受体阻断药 B.N2胆碱受体阻断药 B.拟胆碱药 B.N1胆碱受体阻断药
某药t1/2为8小时,一天给药三次,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是 A.60小时 B.40小时 B.32小时 B.16小时 B.24小时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是指A.肾上腺素是其受体的拮抗剂;末梢释放肾上腺素;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神经递质需要酪氨酸;多巴胺是其受体的激动剂
去甲肾上腺素兴奋的受体最准确的是 A.β2肾上腺素受体 B.α肾上腺素受体 B.α、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 B.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 B.α和β1肾上腺素受体
弱酸性药物与抗酸药物同服时,比前者单用时A.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增多;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增多;解离和吸收无变化;在胃中解离增多,自胃吸收减少;在胃中解离减少,自胃吸收减少
神经节阻断药用于脑和血管手术主要目的是A.增加血管韧性;抑制内脏平滑肌收缩;抑制腺体分泌;控制血压减少出血;防止心律失常
肾上腺素兴奋的受体最准确的是 A.β2肾上腺素受体 B.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 B.β1肾上腺素受体 B.α肾上腺素受体 B.兴奋α、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
时量曲线的峰值浓度表明A.药物在体内分布开始;药物消除过程开始;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药物吸收过程已完;药物的疗效开始
受体部分激动剂的特点是A.只激动部分受体;没有内在活性;有较强的内在活性;不能与受体结合;具有激动药与拮抗药两重特性
受体激动剂的特点是A.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与受体不可逆地结合;能与受体结合;无内在活性;有较弱的内在活性
为延长局部麻醉药作用时间常加用微浓度的药物是A.异丙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加异丙肾上腺素
下列药物中可用于治疗多种休克的药物是A.异丙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加异丙肾上腺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血浆t1/2是指哪项指标下降一半的时间 A.最小有效血药阈浓度 B.血药稳态浓度 B.血药浓度 B.有效血药浓度 B.血药峰浓度
药理学是研究()A.药物作用于机体的科学;药物转化的科学;药物治疗疾病的科学;药物代谢的科学;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科学
药物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 A.ED50的10倍剂量 B.最大中毒量 B.致死量的一半剂量 B.百分之百动物死亡剂量的一半 B.引起半数实验动物死亡的剂量
药物产生副反应的药理学基础是A.用药剂量过大;药理效应选择性低;血药浓度过高;患者肝肾功能不良;特异质反应
药物产生作用的快慢取决于A.药物的转运方式;药物的吸收速度;药物的分布容积;药物的代谢速度;药物的排泄速度
药物的副作用是指A.长期用药引起的反应;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药理作用;用量过大引起的反应;与遗传有关的特殊反应;停药后出现的反应
药物的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A.药物消除至零;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为零;药物的吸收量与消除量达到平衡;单位时间内消除恒量的药物
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速度决定了其A.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后遗效应的有无;副作用的大小;起效的快慢;效能的大小
药物的治疗指数是指 A.LD50/ED50 B.ED95/LD5 B.ED90/LD10 B.ED50/LD50 B.ED50与LD50之间的距离
药物进入血循环后首先A.作用于靶器官;在肝脏代谢;由肾脏排泄;与血浆蛋白结合;储存在脂肪
药物量效关系是指A.最小有效量与药理效应的关系;药物作用时间与药理效应的关系;药物剂量(或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的关系;药物结构与药理效应的关系;半数有效量与药理效应的关系
药物效应强度是指A.越大则疗效越好;其值越小则药效越小;与药物的最大效能相关;反映药物与受体的解离;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剂量
药物自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A.吸收;转化;通透性;分布;代谢
药物作用是指A.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反应;药物具有的特异性作用;药理效应;对机体器官兴奋或抑制作用;对不同脏器的选择性作用
乙酰胆碱的消除主要是通过A.COMT代谢;乙酰胆碱酯酶水解;单胺氧化酶代谢;突触后膜摄取;突触前膜摄取
异丙肾上腺素兴奋的受体最准确的是 A.β2肾上腺素受体 B.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 B.α和β1肾上腺素受体 B.α肾上腺素受体 B.α、β1和β2肾上腺素受体
应用肌松药前禁用的抗生素是A.四环素类;红霉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应用氯丙嗪的患者要慎用肾上腺素是因为A.血压会明显升高;血压会明显降低;降低肾上腺素强心作用;降低氯丙嗪疗效;会诱发支气管痉挛
用双香豆素治疗血栓,加用苯巴比妥后抗凝血作用减弱是因为A.减慢双香豆素的吸收;苯巴比妥对抗双香豆素的作用;苯巴比妥促进血小板聚集;苯巴比妥抑制凝血酶;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使双香豆素代谢加速
用于治疗青光眼的药物是A.异丙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麻黄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
右旋筒箭毒碱属于 A.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B.M胆碱受体阻断药 B.拟胆碱药 B.N2胆碱受体阻断药 B.N1胆碱受体阻断药
治疗过敏性休克首选的药物是A.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加异丙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治疗哮喘可供选择的药物是A.异丙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或多巴胺;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或多巴胺
最常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治疗的药物是A.山莨菪碱;美加明;东莨菪碱;琥珀胆碱;阿托品
作为麻醉前给药东莨菪碱优于阿托品的是A.作用时间长;中枢抑制作用;止吐作用;防晕动作用;旋光性是左旋
pKa是指 A.药物全部解离时的pH值 B.药物不解离时的pH值 B.药物90%解离时的pH值 B.药物50%解离时的pH值 B.酸性药物解离的常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