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资源 > 国开电大网考《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期末考试小抄题库简化版(2019年5月)_电大资源网

国开电大网考《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期末考试小抄题库简化版(2019年5月)_电大资源网2025年春

最近更新:2021-12-12
500

适用科目:《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课程号:04288

总题量(120): 单选(80) 配伍(40)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
下载地址
20积分
下载附件

附件已包含答案

使用说明:下载的附件为zip压缩包,需解压,解压后PDF文档,已按题目首字首写字母排版整理,直接打印使用。

(点击下列按钮即可跳转对应的题型位置)
[单选] 1. 自1997年赛里格曼在就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一职后提出积极心理学这一思想以来,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研究领域,下列对于积极心理学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 2. 著名心理学家()曾说过,健康有以下三个标准:足够的自我安全感,生活理想符合实际,保持人际关系良好。
[单选] 3. 中国人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产生了大量合乎科学的心理学的理论观点与具体方法,形成了中国健康心理学思想的整体观,下列属于这种整体观的是()。
[单选] 4. 中国人强调整体思维模式,主张兼顾生理、心理、自然和社会四个方面的要素,形成()模式。
[单选] 5.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末年的中医学典籍《皇帝内经》用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关系状态来表达人的健康问题,提出了形神合一的观点、以及内伤七情与外感六淫的病因说,主张对身体疾病采取()的治疗观点。
[单选] 6. 致力于将个人的利益最大化,不考虑群体中其他人的得失,这类人称之为()。
[单选] 7. 早在1947年,心理学家()就研究了自我与说服的问题,发现人们自己寻找说服原因要比由说服者提供原因更为有效。
[单选] 8. 在《雍也》偏里记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要求人在交际过程中应懂得替他人着想,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这是指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单选] 9. 有研究发现,()的最佳来源可能并非是朋友,而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宠物狗。
[单选] 10. 有人认为,发生物质依赖者,其人格往往有缺陷,称为成瘾人格,通常认为有人格缺陷者易产生物质依赖,下列不属于此类人格的是()。